忻州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按照我国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宫》,书中提到一种“中秋夜迎寒”的祭祀活动。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多有古老的渊源,且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如祭月、赏月、吃月饼等,这一点从忻州旧志记载中也可以看出。
中秋祭月始于先秦,最初是一种皇室礼仪,后演变成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祭祀仪式。早在周朝,帝王就会于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故《礼记》中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明嘉靖年间在北京修建的夕月坛,专供天子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延续下来。同时,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到了中秋夜,全家人欢聚一堂焚香祭月,面对月出方向设祭案,摆上月饼、美酒、西瓜等供品。雍正《定襄县志》中提到当时的供品除月饼、西瓜外,还有一些时令果蔬,如葡萄、毛豆等。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重要供品,象征着大团圆,故又称“月团”“团圆饼”等,有些人还会将其看作节日食品赠送亲友。祭月仪式结束后,众人在月下布设中秋家宴,一边品尝供品,一边欣赏明月。乾隆《崞县志》中载“供月毕,分神惠”,为供品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月饼切成扇形,家里有几口人就切成几份,孕妇需要多切一份,外出未归的也要留一份,这在忻州地区美名曰“月圆人全”。月饼的制作也很讲究,乾隆《五寨县志》载“用麦粉作饼,其坚似石”,然后包入用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制作而成的馅,放入炉内烘烤。做出的月饼表面金黄油润,平整饱满,外皮酥脆,内馅甜美,入口醇香,令人回味。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我国民间的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当时许多名篇佳作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北宋时期,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节已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然而与唐代不同的是,宋代关于赏月的作品多是感物伤怀,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游人络绎不绝,《东京梦华录》中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一些地方甚至流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的说法,于是有了守夜的习俗。守夜时,家里长辈通常会给小孩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孩子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一年四季皆有明月,为何偏要在中秋赏?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从天气角度给出了解释:“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据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都要在太液池赏月,后来还修了专供赏月的“赏月台”。
历史上喜欢中秋赏月的诗人可谓多矣,忻州名人元好问、萨都剌等皆以诗言志,留下了不少中秋咏月的名篇,被收录到光绪《忻州志》中。同治《河曲县志》选录了一首明正德年间山西参政刘泽写的《中秋待月》:“月落芜成暗,云深桂魄藏。山河迷旧影,星斗爽余芒。极目登梯望,空怀拥彗狂。洗天风雨急,万国仰清光。”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人们纷纷“设酒肴”邀请亲朋友邻“欢饮赏月”,光绪《繁峙县志》也曰:“中秋后宴饮旬日。”
事实上,除了祭月、赏月之外,古代忻州地区还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中秋习俗,如馈女家、占候、祭祖等。馈女家,指的是给出嫁的女儿送月饼,康熙《保德州志》中特别强调:“近俗多馈女家。”占候,即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古人通过观察中秋夜是阴是晴,预卜来年元宵节有雪无雪,正所谓“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在代县、繁峙等地,中秋节还会祭祀祖先,光绪《代州志》中提到,当地百姓在家摆设祖宗神位,供献月饼、水果等时令食品。(云 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