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一举结束了印尼文坛的死气沉沉

普拉姆迪亚

(Pramoedya Ananta Toer,1925—2006)

中译本初版前言

梁立基

一九八一年六月

在印度尼西亚现代文学史上,至今还没有一部小说像普拉姆迪亚的《人世间》那样,一发表就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这部小说于一九八〇年八月出版,第一版一万册在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内就销售一空,接着又在五个月内连续再版了四次,而且立即被翻译成荷兰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现在,由我们教研室部分教师翻译的中文本也出版了。

印尼原版“布鲁岛四部曲”

 

《人世间》发表后,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纷纷撰文推荐。印度尼西亚的评论家巴拉基特里在一篇评论中说:“普拉姆迪亚以这部小说一举结束了印度尼西亚文坛死气沉沉的局面。”他认为这部小说“将进入世界文学之林”,并且“不会比那些荣获诺贝尔奖的巨著逊色”。耶戈普·苏玛尔佐在评论中说:“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从印度尼西亚文坛上销声匿迹将近十五年后发表的第一部作品,证明他仍不失为印度尼西亚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小说家。”舆论界要求提名普拉姆迪亚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研究印度尼西亚文学的荷兰著名学者阿·德欧教授也认为,如果普拉姆迪亚在他后几部小说中仍能保持已达到的水平,那么,对他的提名“就必须予以认真的考虑”。阿·德欧教授还说,普拉姆迪亚是属于“在(印度尼西亚)一代人中或许只能出现一个的作家”。然而,也有一些人对这部小说的内容提出非议。

一部小说的发表为何如此轰动文坛?这似乎与作者本人所处的特殊地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小说本身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普拉姆迪亚被公认为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最优秀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坎坷的人生(将近三分之一的岁月是在狱中度过的)以及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使他具有与其他作家迥然相异的气质和风格。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时代在前进过程中留下的许多足迹。

普拉姆迪亚一九二五年生于中爪哇的小市镇布洛拉。父亲是位教师,一名早期的民族主义者,由于屡遭荷兰殖民政府的迫害,最后穷困潦倒而死。母亲是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一生含辛茹苦,操劳家务,对子女管教甚严。父母对他的成长和日后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普拉姆迪亚是长子,下有八个弟妹,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得挑起扶养全家的重担。但这也使他很早就进入了社会,接触劳苦大众,亲尝生活的艰辛。后来,这一段生活经历成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八月革命”。普拉姆迪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了捍卫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担任国民军的新闻军官,并亲自参加了著名的勿加西战斗。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勿加西河畔》写的就是这一段经历。此外他还写了一些讴歌独立战士的短篇小说,如《往何处去?》等,在文坛上初露头角。一九四七年荷兰发动第一次殖民战争,他在雅加达被捕,直到一九四九年底“移交主权”前夕才获释。狱中两年多可以说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像长篇小说《追捕》《被摧残的人们》《游击队之家》(已译成中文),短篇小说集《革命随笔》《布洛拉的故事》《黎明》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为获奖之作。这个时期写的小说大都以八月革命为题材,描写“八月革命”时期出现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包括他在狱中的所见所闻。孩提时代故乡下层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自己家庭的不幸遭遇,也是他这个时期描写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比较深刻,富有生活气息,笔锋犀利泼辣,语言生动简练,独具一格,因此他成为“八月革命”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八月革命”失败后,普拉姆迪亚曾一度彷徨和苦闷,对“移交主权”后的社会现实深感失望和不满。一九五三年他应邀到荷兰去进行考察,对荷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也大失所望。他把它比作“棺材”。这个时期他写的作品大都属暴露文学,对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寄予更大的同情。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贪污》,短篇小说集《雅加达的故事》等。

五十年代中期,普拉姆迪亚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他更加接近人民,认为悲观失望“减轻不了自己所负的重担”,文学不应为抽象的人性,而应为具体的人性,即为绝大多数的人民去斗争。他还访问过中国,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五十年代末,他加入了人民文化协会,并被选为人民文协和文学协会中央理事会副理事长。从此他的作品带有更鲜明的人民性和战斗性,代表作有《南万丹发生的故事》《铁锤大叔》等。

一九六五年,普拉姆迪亚再度被捕,前后关押了近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底才从布鲁岛拘留营里被释放出来。在关押期间,他从未停止过创作,先后写了十来部作品。狱中十五年又成了他另一个创作旺盛时期。

普拉姆迪亚走过的创作道路确实曲折复杂,但是有两条主线却始终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一是坚定的民族立场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一是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的极大同情。这两条主线随着作家的成长和成熟而日益发扬光大,他的近作《人世间》就是一个明证。

《人世间》是普拉姆迪亚获释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在布鲁岛拘留营里写的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余三部是:《万国之子》《足迹》《玻璃屋》;《万国之子》已于一九八〇年底出版)。据作者说,他早在一九六一年就着手准备写这四部曲,并为此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一九七三年在布鲁岛拘留营里开始口述给难友们听,一九七五年才写成文字。这四部曲着重要反映的是一八九八至一九一八年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的过程。这是印度尼西亚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是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奏曲。普拉姆迪亚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出色地展现了这一历史画卷。

“布鲁岛”四部曲

敬请期待

《人世间》主要写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的萌芽阶段。作者在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时说:“故事本身是描写一个受压迫的妇女,她正是由于受到压迫而变得坚强起来。”他还说:“我只不过希望土著人被人踩在脚下时不至于被踩碎,被踩扁,不至于被踩成薄片。越是受压迫,他就越要起来反抗。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个看法,但这确是我所希望的。”这些话道出了作者在小说中所力求表现的主题思想。《人世间》就是要揭示印度尼西亚民族是怎样被荷兰殖民统治者踩在脚下的,他们又是怎样越受压迫越要起来反抗的。印度尼西亚民族的觉醒正是从这种压迫和反抗中被激发起来的。

《人世间》所反映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反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从十七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印度尼西亚以来,民族矛盾就一直存在着。印度尼西亚民族反抗荷兰殖民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也从未间断过。但过去的斗争都不是出自民族意识的觉醒,始终没有超出旧的封建主义的范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印度尼西亚也成了西方资本输出的场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想开始冲破印度尼西亚旧的封建思想的堡垒,为民族觉醒准备了外部条件,而受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识界的产生又为民族觉醒准备了内部条件。人们开始用新眼光和新观点去观察本民族的遭遇和命运,探索民族的出路。作者说,小说的中心内容“就是描述从一个传统的不合乎理性的思想方式过渡到合乎理性的思想方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民族觉醒的过程,也是《人世间》所反映的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的一个时代特征。

普拉姆迪亚把温托索罗姨娘的家作为小说的舞台中心是有其深刻的典型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温托索罗姨娘的“逸乐农场”实际上就是当时印度尼西亚殖民地社会的一个缩影。在那里所发生的一切,与其说是家庭的矛盾和冲突,倒不如说是民族的矛盾和冲突更为确切些。透过这个家庭,可以看出当时殖民地社会的畸形结构和内部的溃疡。农场主梅莱玛代表着拥有一切殖民特权的纯白人阶层,他的儿子罗伯特和女儿安娜丽丝却属于所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在半空的印欧混血儿阶层。这个阶层虽然也属于白人社会,但处处要低于纯白人一等,因此在不断地分化,有一部分人倾向于土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土著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兄妹俩恰好代表着朝两个截然相反方向分化的典型。温托索罗姨娘和明克则属于土著人阶层。前者代表着出身卑贱的下层平民,给白人当侍妾,处于最无权的地位;后者代表着封建贵族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虽然十分向往西方的科学文化,但仍能保持民族自尊心。在殖民压迫下,共同的民族命运把他们两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五个人彼此间的关系显然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一条无形的不可逾越的种族界线把他们划分成对立的两个阵营:以父亲梅莱玛和儿子罗伯特等为代表的白人殖民统治者阵营和以母亲温托索罗姨娘和女儿安娜丽丝、女婿明克等为代表的受殖民压迫的土著人阵营。双方围绕着爱情、婚姻、产业等展开的复杂斗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当时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个家庭里的具体反映和体现。这个斗争是有个发展过程的。温托索罗姨娘和明克等的反抗起初是出于自发的,是为了捍卫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个人反抗。可是他们面对的压迫却是白人殖民统治者对整个土著民族的压迫,因此他们的个人反抗最终必将与整个民族的反抗汇合在一起,并由此而唤起整个民族的觉醒。这是历史的必然。小说错落有致、细腻入微地描述了这个历史的必然。

普拉姆迪亚说:“我是写小说,不是写历史。至于其中包含有历史的因素,那由读者自己去鉴定。作者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性去进行创作的。”的确,他主要致力于从艺术上去反映历史的真实和时代的面貌,通过典型环境的渲染和典型人物的刻画,把印度尼西亚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的篇章形象地、引人入胜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选择泗水这个城市作为整个故事发生的最初地点就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恰恰抓住了当时的典型环境。作者说:“当时泗水是一座最大的商业城市,在那里由于受到全世界的影响而产生新思想。……因此我选择的最恰当的地点应是泗水周围……”这就是说,泗水是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比较发达的典型的殖民地商业城市,现代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那里表现得最集中。这样一个环境不正是为民族觉醒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吗?此外,作者还进一步选择了“逸乐农场”这个由白人和土著人结合而成的殖民地怪胎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这就把殖民地社会纷纭交错的矛盾透过聚光镜更加集中地投射到一个焦点上,使环境更加高度地典型化。在人物的塑造上,同样可以看到作者是独具匠心的。书中诸多人物,个个都代表着一定的典型,同时又寓以一定的象征意义。作者把典型化和象征化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书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多余的。作者除了对温托索罗姨娘和明克这两个主人公用浓墨重彩加以精心刻画外,对其他次要人物也下了熔铸工夫,即使笔墨不多,也力求把人物的典型特征勾勒出来,做到出场见彩。明克见当县太爷的父亲的那一段描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妓院老板阿章也是一个典型,他是华人的败类,腐朽没落势力的代表。作者在第二部《万国之子》中还塑造了一个华人革命青年的典型许阿仕。他的革命言行给明克以积极的影响,反映了广大劳苦华人与当地人民的战斗情谊。两个典型,一正一反,十分鲜明。但在第一部《人世间》中只出现了阿章这个反面形象,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分析对待。

作者在语言风格上的新探索也值得一提。“普拉姆迪亚风格”在印度尼西亚文坛上早已驰名,但作者这次却采用了当代流行的通俗小说的语言风格,目的是使这部作品更容易为青年读者所接受。然而普拉姆迪亚毕竟是个文学巨匠,他使用的虽是通俗小说的语言,却能做到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质而不俚。他善于寄哲理于一般,寓丰富于单纯,不时迸发出语颇隽永的警句。

当然,一部作品再好,也会有其不足。《人世间》也不例外。普拉姆迪亚把典型化和象征化结合起来,这固然能赋予人物以更深刻的寓意,但有时不免要影响到对人物个性的刻画和对人物心理的剖析。例如安娜丽丝这个人物,显然象征意义多于典型意义。在描写手法上也还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对两性的不必要的细节描写,会有损于主题的严肃性,甚至损害了人物的形象。但总的说来,瑕不掩瑜。我认为《人世间》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印度尼西亚是没有其他作品可望其项背的,至少可以说,要大大超过作者自己以往的所有作品。普拉姆迪亚不愧是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人世间》等四部曲,无疑将被视为印度尼西亚文学中的瑰宝而载入史册。

印尼古拉格十年流放

二十世纪亚洲文学与良心之巅峰

印尼国宝级作家普拉姆迪亚“布鲁岛四部曲”第一部

“既坚信人类通往伟大的潜能,也深刻同情其弱点”

书名《人世间》

作者[印尼]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

译者:居三元、孔远志、陈培初、张玉安

校对:黄琛芳

重校:罗杰、对方

ISBN:978-7-5411-5833-9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定价78.00元

当当购买

京东购买

扫码进入官方微店购买

-  THE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