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重大项目获市级奖励 淄博发力培壮产业集群“领跑者”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王奇

近日,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关于组织申报“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集群领军企业2022年度市级激励资金支持项目的通知》要求,对2020年度我市列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及集群领军企业拟支持的项目开展了项目评审验收工作。新医药产业集群与聚氨酯产业集群内的5个重点项目脱颖而出,纳入市级400万元激励资金支持范围。据悉,这项政策从去年开始实行,目前已有10家企业获得了该项奖励。

今年获得激励的5个项目分别是: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6亿支预灌封注射器扩产改造项目、山东新马制药装备有限公司高端制药装备产业化项目、山东赫尔希胶囊有限公司年产165亿粒植物胶囊及智慧工厂提升改造项目、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6万吨/年高性能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淄博正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端氨基聚醚(聚醚胺)建设项目。

为何这5个项目从众多产业集群项目中脱颖而出?它们有何特点?梳理后可以看出,这些项目之所以获得奖励,都有其共性,那就是项目亮点优势明显、预期效益良好、项目实施质量高。

以新医药产业集群的山东赫尔希胶囊有限公司年产165亿粒植物胶囊及智慧工厂提升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2.08亿元,主要任务是新建标准厂房,新增全自动胶囊定制化生产线,并对各车间生产运行系统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截至目前,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建设完成,整个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3月底全部建成投产,新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赫尔希植物胶囊的总产能将达到350亿粒/年,跻身世界前三。随着全自动胶囊定制化生产线的投用,赫尔希可根据客户对胶囊规格、成分等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设计、按需生产,从而进一步增强行业竞争力。

好项目可以带动形成一个产业链,一个产业园就是一个产业集群。以高青县化工产业园的成长路径为例,从建设到招商,全部围绕集聚要素资源铺展而开,围绕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开展招商,以龙头企业的吸引、粘附、链接作用等无形之手,不断扩大“雨林型”生态圈。这样的形态如今在淄博已蔚然成风,通过建设产业园,聚焦创新链前沿、产业链下游、价值链高端,引进一批“链主”企业、龙头项目,通过发挥好大企业、龙头企业、央企国企的引领带动作用,举全市之力高强度投入、集群式培育,迅速扩大产能和市场规模,打造在国内外具有行业标杆地位的优势产业链群。

为了激发企业活力动力,淄博还不断放大政策资金效应,先后落实省市激励资金近1400万元,优先支持“雁阵形”产业集群、集群领军企业所属范围内的省优选、“双招双引”等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了合力促进集群和领军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不少产业集群已迸发创新能量。从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来看,通过围绕氟化工、硅化工和膜树脂配套等拉伸产业链,建成了从氟矿石到氟化工基础材料无水氟化氢,从甲烷氯化物到绿色环保制冷剂,从氟硅烷到有机硅,再到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其深加工,以至到尖端技术六氟丙烯、偏氟乙烯、全氟乙烯、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及离子膜等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集群主要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占同行业出口比重达30%;东岳氟硅科技集团集中突破燃料电池质子膜、水电解制氢膜、液流电池储能膜等,一大批关键材料项目落地转化并及时投入市场。

无论是以项目助推,还是以产业园引领,可以看出,淄博正通过产业集群培育,快马加鞭地推动先发优势变为领跑优势,使得更多产品变品牌,制造变创造,让“淄博制造”更有“含金量”。

一组数据说明淄博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1-6月份,我市10个列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总营业收入2447.6亿元、科研经费投入60.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户数1197家;17家列入省集群领军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57.6亿元,同比增长14.87%,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