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跑路”,谁来支付孩子抚养费?这份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指南,快收藏!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每一位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也是法院人努力的方向。9月20日,顺义法院召开涉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通报该院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审理情况及举措,并发布四起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典型案例。

通报会由顺义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兴国主持

据介绍,2019年以来,该院共审结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724件,相关案件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传统家事纠纷案件占比大。涉及变更抚养关系、抚养费纠纷、继承类纠纷案件共计397件,占比达54.8%;二是侵权纠纷案件不断增长。安全事故集中发生在校园及儿童娱乐场所内,案由涉及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教育机构责任纠纷及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三是涉及未成年人权益案件财产标的增大、精神赔偿诉讼请求增多。不少当事人非理性地提出过高的诉讼请求,也导致原告需自行承担较大比例的诉讼费用。

“顺义法院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利用司法救助、发送函令、家事回访、法治宣讲等多重方式,将特殊、优先保护和综合保护的政策精神贯彻到未成年民事案件领域,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全方位的司法服务。”通报会上,顺义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高蕾介绍了该院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有效举措:

——聚焦专业办案。成立综合审判庭,专门审理涉未成年人侵权、抚养、监护、探望等各类民事案件,组建未成年人专业化审判团队,提升涉未民事案件审判质效。

——延伸司法触角。近年来,该院共发送涉未成年人司法建议书9份,有针对性地对于学校存在安全管理漏洞、公共场馆存在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不足等典型性问题向学校及相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

——传递司法温情。近年来,该院已办结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12件,对19位未成年人及家庭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达208万元,用司法温暖点亮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

针对实践中的常见法律问题,高蕾建议:

据了解,通报会上,综合审判庭副庭长李永芝选取了四个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其中,顺义法院审结的一起家长“跑路”案件备受关注。该案中,刘某与李某结婚后育有一子晓东(化名),父亲李某每月仅回家一两次,每月支付几百到一千元不等的生活费。但自2021年底,李某最后一次回家之后就“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如今晓东已上初三,每月生活费、医疗费等支出近四千元,母亲刘某一人已无力承担,故晓东将父亲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李某与晓东之母刘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独自在外生活,自2021年12月起一直未与家里联系,李某未尽到抚养子女义务,故晓东有权要求李某支付抚养费。最终,顺义法院判决支持了晓东的诉讼请求。

据悉,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既有像上述案例那样涉及未年成人抚养权、健康权的案件,也有法院判后延续关怀,积极为儿童申请社会救助基金的案件,彰显法院坚持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松懈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同时呼吁全社会更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涉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扫码看全文 #

供稿:顺义法院

摄影:李玲昊

编辑:安杨 汪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