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金平湖丨这盏灯为何能常亮300年?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肖未 市委报道组 陆浩强 共享联盟平湖站 倪琦根 陈鑫誉 制图 郁馨怡


傍晚,与友人相约平湖东湖景区一角。

行走间,突然听到一声稚嫩的撒娇声,“妈妈,我们去湖边看西瓜灯吧!”回头一看,是个扎着羊角辫,约莫四岁的小姑娘。

小到蓬头稚子,大到耄耋老翁。似乎每到九月,平湖这座城,都浸润在了西瓜的清香里;这座城的人们,也沉醉在了那一盏盏泛着翠绿、美轮美奂的瓜灯中。

这瓜灯,一亮300年。是什么,让它历经岁月而不熄?

一盏奇妙的灯

世间灯,千千万。西瓜灯,唯此一盏。

有史料记载,在清乾隆十八年(1753),文人张逢年就曾在他的《怀永堂诗砘》中,收有七律《西瓜灯》诗一首。他是这样描述西瓜灯的:谁把甘瓜巧琢成,清荧别见一轮明。这也证明,至少在清乾隆初年,平湖人便已刻制西瓜灯。

西瓜灯,一种在西瓜上雕刻精美图画,再内置蜡烛或电灯而成的瓜灯。西瓜灯雕刻,是瓜乡平湖所独有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和创作艺术。

不妨想象一番。在300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们的先人在一天的劳作后,随手从地里捧回一颗翠绿的西瓜。趁着月色,一家人围坐品瓜。品尝完毕,主人未将瓜皮丢弃,而是随手拿起一个工具,或石或竹,在瓜皮上作起画来。在油灯的映照下,瓜灯上的景物影影绰绰,颇具诗情画意。

和古时相比,如今的西瓜灯更加多姿多彩。内容上,不局限于人物、花卉、虫鱼之戏,而是万物皆可入画。雕刻工艺也在绘、刻、挑、镂、刮基础之上,有了更多的改革创新。眼下,一盏优秀的瓜灯,不仅“形”、“色”、“光”要佳,还得“声”、“动”皆具。“形”即形体多样,“色”即五彩艳丽,“光”即透亮晶莹,“声”即伴乐动听,“动”可开合运转。因其独特的工艺,2009年,平湖西瓜灯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西瓜,缘何成为了一种艺术?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以说江南水乡温润的人文气质,赋予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勤俭、智慧与感恩。相传,西瓜自西域而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她长途跋涉,历经千帆,却唯有在江南,人民给予了她不一样的生命力。并且,这生命,因岁月而愈发鲜亮、光彩。

活着的非遗传承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如何在当代更好地传承、发扬非遗文化,让社会公众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同时让非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平湖西瓜灯给出了属于她的答案。

每年九月,平湖都会举行西瓜灯文化节。与其说这是一场文化盛宴,不如说这是一次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成全、相互融合。

这场共生,起源于1991年。当时,国务院批准平湖撤县设市,又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和平湖撤县设市,平湖市委、市政府决定,6月28日至7月1日举办全市性的西瓜灯节暨商品交易会。此后,平湖历届政府将之作为一年中的大事要事,一以贯之,加以重视。30年,30届,不曾间断。伴随招商引资效应的不断放大,关注西瓜灯这一非遗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

任何一种非遗文化,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唯有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这几天,不少平湖市民不约而同进入了西瓜灯雕刻培训时光。再过两天,他们就会带着自己的雕刻手艺,参加平湖一年一度的千人刻瓜灯比赛。他们中,大多数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西瓜灯这项非遗,近年来,平湖不仅将西瓜灯培训班开进了村社区,还常年开在学校、长在课堂。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专门开发了西瓜灯饰校本课程——瓜“样”年华。通过项目化学习,带领学生传承西瓜灯文化。

西瓜灯保存时间短,如何让这门“瞬间艺术”长久活在百姓的视野里?这些年,平湖不断将其活化。

如今,在平湖街头常年能看到的西瓜灯,大多为3D打印。而在此之前,用来装饰的西瓜灯多为纸、绸布制作,不耐保存。随着时代的变迁,西瓜灯也与时俱进,先进的材料和先进技术的采用,也让瓜灯在寻常日变得生动可亲。同时,平湖正在筹建一个西瓜灯文化博物馆,未来将通过打造一个综合的展馆,生动、全面地展示这一非遗文化。

放下“遗产”设定,才能走得更远

这是非遗文化传承最好的时代。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在倍速生长,人们主动探求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意愿,也比往昔更加强烈。而非遗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抓住这时代的脉搏,放下“遗产”的设定,去积极主动地寻找融入人们生活的机会。

像平湖“推销”西瓜灯一样,让非遗大众化、生活化,或许不失为一种传承路径。但不得不面对的是,有更多的非遗正沉寂在博物馆里,或者是留存在为数不多的非遗传承人手中。

据了解,平湖有200多个非遗项目,其中包括钹子书、平湖派琵琶等2个国家级非遗,以及九彩龙、平湖糟蛋等7个省级非遗。如何让这些非遗重新活起来,我们不妨多一些“非遗+”的理念。

平湖派琵琶

事实上,这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不少非遗传承达人。比如“90后”人物——李子柒,比如90后澄泥砚传承人蔺霄麟。

今年6月11日,李子柒从10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上榜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她虽不是某一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却通过学习制作蜀绣、盐井、活字印刷术等,并将制作过程视频记录下来,传播推广。这种独特有新意的传承方式,吸引着更多人去了解和学习非遗技艺。

而非遗传承人采取“新手段”,使非遗产品迸发新活力,也成为一股“新势力”。山西省新绛县蔺霄麟是一名90后澄泥砚传承人,多年前从黄土高原前往韩国学习现代陶瓷工艺。留学归来后,蔺霄麟大胆创新,通过调整窑温及窑内氛围,使澄泥砚的颜色从原来的3种增加到8种,并在设计上注入更多青春元素。同时,他还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开网店、直播等,让澄泥砚走入更多年轻人视野。

“非遗”重回生活,让我们更多一些期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