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主任杜晓勤: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北京大学中文系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

系主任杜晓勤老师致辞

d5fc7fae2897aba312070751658d3204.jpg

可爱的各位同学、尊敬的各位家长:

上午好!

首先,我要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热烈祝贺和欢迎经过多年奋斗、如愿进入我系学习的2022级新生。

其次,我要循往年惯例提醒诸位同学,请记住,从今天起,你们身上又多了一个身份:“北大中文人”。这个身份,既是荣誉和奖赏,又是责任和担当。

荣誉来自北大中文系110多年来,诸多先贤名师薪积火传的优秀学术传统和巨大社会贡献,责任则是诸位同学在接下来的在校期间和毕业之后要自觉传承和弘扬“北大中文人”精神。

何为“北大中文人”精神?

北大中文人精神,首先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北大精神是什么?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革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我观北大》)因为北大在建校一百二十多年的期间,是一直与时俱进的,北大是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乃至社会改革的引领者和策源地。

北大中文人精神,更是我们北大中文系优秀学术传统的结晶。早在20多年前,袁行霈先生就提出了“守正出新”的学术理念。“守正出新”,可以视为北大“常为新”精神的进一步阐发或深化,意思是我们的“为新”“出新”,不是为“新”而“新”,不是刻意标新立异,其所以“为新”者,是尊重学术传统,是因循学科规律,是顺应时代要求。

同学们进入北大中文系,毫无疑问是来求学的。但是,我们到北大中文系求学,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或者说与前一阶段主要听老师讲授、接受知识的那种“学习”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因为我们在这里求的是“学问”,求的是“学问”之道。

我们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也不是全盘接受,更不以博学为目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学”,更要善于“问”。我们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要常怀疑问之心。我们不仅对未知领域要充满好奇,而且对“常识”甚至“真理”也要有所“疑问”。因为过去和今天的“常识”或“真理”,到明天也许就会被发现有误。只有善“问”常“问”,才能从人所不疑处生疑,才可能去发现错误,揭示真知。此即 “学问”。

接下来,我还想与诸位同学分享北大中文系几位“大先生”对“学问”之道的理解和履践。

欲求“学问”之道,首先要有“学问的底气”。昨天是教师节,我在朋友圈分享了前不久仙逝的严绍璗先生的一篇文章《北大的老师们》。严先生在文章中引述了游国恩先生对“学问”的理解。游先生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家,学问渊博,成就卓著。游先生一直讲,人要有“中气”,学问要有“底气”。学问和人是一样的,有“气”才能活。游先生多次说:“我说的这个‘气’,讲的是‘底气’, 不是花里胡哨的‘气’。没有500篇古文打底,你就不会有这个‘气’,人文学科不论你专业是什么,这个‘底气’是重要的。500篇古文打下去,好比是造房子,就做了一个钢筋水泥的地基,再加上现代的知识,你才可以做学问。不然,你就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你就是墙头草!”游先生的教诲,对今天的我们也有启示:要做“学问”,首先就要埋头读书,尤其是精读原典、熟背经典。不读原典,不背经典,甚至积累不到一定的数量,即便有所思考、自诩为发现,有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谬误;即便不误,也绝不会是“第一义”的新见,当然也不可能在学问之路上走远。

欲求“学问”之道,还要讲究“学问的气象”。袁行霈先生曾经说过,“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之成蹊。”袁先生还为我们指点了成就大学问、养成“学问的气象”的门径:“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有气象的学问亦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学问的气象》)虽然在座的诸位同学今天是刚刚入学,甚至还未窥学术堂庑,但是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我们要铭记袁先生的这些勉励,从一开始就要立志做“大学问”、做有气象的“学问”。

欲求“学问”之道,更要弘扬“学问的精神”。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一百年校庆时曾经写过一篇充满深情而又富有理性的文章——《永远的校园》。谢先生把我们的北大礼赞为“一块圣地”,一块精神的圣地:“数十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这更是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赴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谢先生所言觉醒年代北大一批批学问家兼启蒙者、革命家的这种勇毅精神,对今天在座的诸位同学而言也具有新的意义。谢先生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青春曼妙的青年男女一旦进入这座校园,便因这种献身精神和使命感而变得沉稳起来。”谢先生所言,实际上就是“学问的精神”,“学者的精神”,“文士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会辉光四射,散发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人格的魅力、人文的魅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文艺。

我衷心祝愿诸位同学从今而后,能够正心明志,在此间紧紧追随“大先生”,孜孜以求“大学问”,渐渐蔚为 “大气象”,做一个精神上自豪的“北大中文人”。

谢谢!

2022年9月11日




编辑:刘绮涵

来源:北京大学中文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