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庄行》:传递出时代最强音‖陈海龙

《李庄行》

传递出时代最强音

陈海龙

为中国李庄写一部长诗,用一部长诗来为李庄树碑立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这个课题需要勇气,把握这个课题需要胆识,写好这个课题需要耐心,传递这个课题需要热情。这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这是意志与意向的碰撞,这是高山与河流的交响,这是大地与天空的咏叹。

身逢盛世,蒋德均教授(笔名文生)创作的叙事长诗《李庄行》应运而生。

文化底蕴厚重的李庄值得书写,古镇千年沉淀的历史值得书写,特别是辉煌的抗战文化更是值得书写。用精炼的诗歌语言诠释历史文化,插入的角度至关重要;点与面的取舍至关重要;高度与深度的比例至关重要;人物与事物的轻重至关重要;宏大主旨与细节选择至关重要。

开篇很难:“一阵风吹过,叶遍地,树挺立,一道光穿越,迷雾与风雨”,你就这样开头了。结尾很难:李庄“以一滴水的方式,展示肌肉和灵魂的力量”,你就这样结尾了。中间更难!完全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如何规划开垦这片处女地,构建起一个宏大文学新区,命运赐给你的这支笔很沉重!只用墨水是写不出字来的,得用热血与忠诚!长诗《李庄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文学范本。

在古今的时空中自由穿越,将司空见惯的乡村风景,挥洒成泼墨的意象行草,唤醒那些沉睡的灵魂。是诗,不是诗;是哲学,不是哲学!我看应该就是一幅大写意的山水画。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面对如此纷纭复杂的世界、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与物,特定的时代给予了作者无限发挥的空间,中国李庄给予了诗歌鲜明的艺术色彩,让一段精彩的文化史、民族史,以诗歌形式成为公共生活和公共记忆的一部分。

当今社会,能够写出6000行长诗的作者,不是很多!能读完6000行长诗的读者,我相信,也不是很多!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是,诗歌就是诗歌,为鲜活的时代而写作的诗人,通过多维度的诗歌写作传播,将我们与时代更加紧密、广阔、深刻地连接在一起;真正热爱诗歌的读者,还是会从纷纭复杂的诗歌海洋中,打捞出有价值的佳作,延续诗歌的血脉,充实我们生存发展的空间。

《李庄行》跟随历史的当事人,见证正在发生的历史。作者穿越千年时光,在意向的天空下,构筑了一幅李庄古镇新的历史画卷,用简洁精彩的诗歌语言,克隆出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劲健与悲慨的笔调书写出充满沧桑的历史,还原一片明净高远的天空。

蒋德均先生是一位把心交给缪斯的真诗人,是一位与缪斯为伴的孤独者。他的孤独和诗歌源于深刻和超前,他的诗歌在感叹心灵世界浩瀚无垠的同时,把个人的心理生活与集体潜意识中的神话原型沟通起来,从而使诗人对物我同一的追求达到了新的高度。在理想主义重建的意义上,蒋德均先生留给我们的东西比那些风云人物要多得多。他是诗歌写作坚韧的实践者、也是诗歌研究的默默奉献者者,默默无闻的阅读和悄无声息的笔耕……看透生活再热爱生活,这是文生的理想主义,一种过程论的理想主义,他的诗歌就是理想的见证和留存。《李庄行》传递出时代不会停止前行的最强音,实质上就是蒋德均先生诗歌生命的一部分。

多元结构的长诗《李庄行》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对大师们的崇敬,就是对中华文明的礼赞。李庄独一无二的地理坐标、文化坐标,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地,其地位无可取代!诗歌无限拓展的疆域,为作者提供了挥洒自如的创作空间。直白的语言,本身就具有穿透力,传统的手法,挡不住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用近六千行的长诗,讲述中华文明的一段历史,聚光灯下的李庄,充满多种可能,留给读者久久的思考。

蒋德均先生在地方文化研究、鲁迅研究、传记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方面尤其是诗歌研究方面,均有很深的文学艺术造诣,他能够将各种体裁的技巧,融为一体,让作品发射出变化无穷的色彩。尝试、探索、创新,丰满着日渐模糊的历史。德均先生以金沙江畔淘金人的热情,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这方厚土,文化大师们在李庄的音容笑貌,瞬间在李庄复活,以浮雕的手法,站立在川南这片土地上,为李庄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为中国李庄写一部长诗,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作者良心的发现与坚守!

走向李庄

我必须保持一种谦卑的姿势

走向李庄

我必须怀有一种虔诚的心理

走向李庄

我必须葆有一颗纯净的灵魂

走向李庄

我必须怀揣一颗人性的良知

这样 我才能走近李庄

抵达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

一个又一个真实而自然的内心

感知并相互抚慰

——蒋德均著《李庄行》

作者简介

陈海龙,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航空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曾在《红岩》《西南军事文学》《特区文学》《四川文学》《星星》《散文选刊》《文学自由谈》《青年作家》《滇池》《鸭绿江》《神剑》等期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散文作品《寿头》获首届四川省散文奖。有作品入选同济大学诗歌教材《一江春水》(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另一种天问》(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陈海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