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已建设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将布局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

本报记者 郭冀川9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科技创新和“走出去”有关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表示,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计划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加强中药新药创制与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因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之一,便是拟订和组织实施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数据显示,国家中医药局会同科技部、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建设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医类国家医学临床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会同发展改革委,建设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布局建设17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研发创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吴振斗指出,十年来,通过临床和机理研究,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非小细胞肺癌、糖尿病、慢阻肺等一系列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批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案。如陈竺院士团队揭示了传统中药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升至90%以上,获得舍贝里奖。陈香美院士团队揭示了IgA肾病进展新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让IgA肾病导致的尿毒症患病率下降10.5%,疗效提高2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保延研究团队证实了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显著优势,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推动了针灸更好地走向世界。此外,人工麝香等一批珍稀濒危药材研究成果,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近日,科技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吴振斗说,该规划将持续加强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推动中医原创理论系统化诠释与创新,阐释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的核心病机,优化防治方案,加强中药新药创制与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引领和支撑作用。实施新一轮“走出去”发展规划在中医药“走出去”方面,相关建设步入快车道、迈出新步伐,同样取得系列显著成果。吴振斗介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75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如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陆续制定颁布89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推动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发布《世界卫生组织2014-2023年传统医学战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吴振斗介绍,目前“一带一路”的建设上,中医药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新亮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相关部委,特别是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新一轮的发展规划,《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该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的重点,聚焦政府间和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合作,国际科技交流、科研平台建设与重大的装备研发,扩大中医药类产品贸易,提升企业“走出去”水平,协同对接区域战略,加强国际学历教育与培训合作以及扩大国际传播等八个方面。计划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打造10个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品牌项目,建设50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一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加强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服务平台建设,组派中医援外医疗队,鼓励社会力量采用市场化方式探索建设中外友好中医医院。吴振斗表示,“我们的愿景是到2025年,中医药政府间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合作能够扎实地推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不断增强。”

图片 | 站酷海洛 包图网制作 | 张昕审核 | 朱宝琛编辑 | 白宝玉终审 | 董少鹏

推荐阅读

年内110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看多”公司发展前景成主因

超850亿元资金出手抢购东久REIT 公募REITs产品有望扩容至24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