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两番 古老而年轻的鹤壁正振翅高飞

 9月25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鹤壁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十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两番 古老而年轻的鹤壁正振翅高飞

发布会上,中共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介绍,十年来,鹤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实现了翻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2年的2.1倍,荣获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91张“国字号”名片。

新丨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119家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

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鹤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一方面,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挂牌成立,鹤壁科创新城建设全面提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1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家,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7.4%,省光子集成中试基地、汽车电子电器研究院落户鹤壁,河南密码产业研究院、河南卫星产业研究院、省高性能尼龙纤维中试基地等加快建设,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达到28%,科技创新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获评“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另一方面,打造一流产业生态。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电子电器、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绿色食品、镁基新材料等4个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生物技术、现代物流等3个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同时破冰布局星链网、区块链、元宇宙等未来产业,京东、华为、360、龙芯中科、航天宏图等29家头部企业相继落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煤炭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7.1%下降到6.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3.5%提高到53.6%,第三产业占比由18%提高到35.3%。今年,鹤壁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继2018年之后再次受到国务院激励表彰。

项目丨2021年开放招商综合评价全省第二 企业满意度连续3年全省第一

坚持以项目为王带动全局提升,积蓄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一体推进开放招商、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把开放招商作为战略之举,创新“营商环境+产业生态+招商体系”招商模式,引进省外资金增幅连续4年保持全省前三,去年开放招商综合评价全省第二。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滚动推进“三个一批”,省重点项目投资进度连续3年保持全省前三,前三期“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全省第一。把营商环境作为命门之穴,统筹推进“万人助万企”、“两个健康”示范创建等,“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营商环境评价连续4年全省第三,企业满意度连续3年全省第一,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集体。

融合丨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 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全省第一

坚持以全域统筹促进城乡融合,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鹤壁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多规合一”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以此引领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通过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升城市颜值,通过城市创建提升城市气质,通过“三山”统筹、“三区”协同提升城市能级,2021年,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60.8平方公里拓展到80.4平方公里,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市47.7%。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鹤浚一体化、鹤淇一体化进程加快,两县主导产业和功能布局定位明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完成,2021年,浚县、淇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012年的1.8倍、2.2倍。推动乡村振兴“树标杆”,总投资12.7亿元、涉及130个村的乡村振兴PPP项目加快实施,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市试点,是全省唯一的整市创建数字乡村示范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全省第一,乡村振兴现实基础全省第二。

生态丨被评选为30个“中国美丽城市典范”之一 清洁取暖试点市终期考核全国第一

坚持以“两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擦亮高质量发展绿底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化全域植绿,近三年完成造林33.4万亩,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3.8%、39.3%、4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20平方米,“满城樱花、银杏绣城、处处竹园、绿满鹤壁”以及“春赏樱、夏看荷、秋观金、冬望雪”的美丽景象初步呈现,被评选为30个“中国美丽城市典范”之一。强化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淇河生态评价指数在海河流域排名第一、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基地。强化“双碳”牵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典型案例,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连续3年考核优秀,清洁取暖试点市终期考核全国第一,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成为“河南标准”,“十三五”节能控煤考核全省第三。

民生丨“一刻钟生活圈”试点社区覆盖率达到93% 年底实现全覆盖

第五,坚持以民生优先增进群众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鹤壁每年拿出八成左右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建立“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5.4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灾后恢复重建在全省9个极重和重灾区省辖市中排名第一,投入资金67.8亿元打造了涵盖养老服务圈、就学便利圈等10个圈的113个“一刻钟生活圈”试点社区、覆盖率达到93%,年底实现全覆盖,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全省唯一;着力推进高效能治理,建立社会治理“1+4+9”制度体系,颁布实施全省首部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和应急维稳专业队伍实现全覆盖,数字城市安全大脑投入运行,“五治”经验入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市巡礼”,社区“六强六化”、乡村“点线面”一体化工作法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着力实现高水平平安,扎实推进“三零”平安创建、“四大一送”活动等,疫情防控守住了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防汛工作守住了“金标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获评首批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为全省唯一蝉联“长安杯”的省辖市。

党建丨开展“清风”、“护航”、“暖心”三大工程 回引“头雁”书记240名、优秀人才800多名

坚持以“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第一要务”,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鹤壁统筹推进高质量党建“七项工程”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创新实施组织力提升行动,出台凝聚“五星”支部创建合力“十条举措”,开展“五强”乡镇(村)、“五优”街道(社区)评选,回引“头雁”书记240名、优秀人才800多名,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所有乡镇及偏远街道“五小”和周转房建成投用;激励“担当出彩、勇争一流”的精神,每年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表彰先进,出台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十五条措施”,近三年从重大斗争一线提拔重用干部391人、占比达到85%,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日益浓厚;倡树“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作风,落实“13710”工作制度,健全“1+5+10”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与干部选用、评先评优挂钩,推动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向目标奔;涵养“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生态,探索实施政治监督“三三”工作法,建立治未病“1+7+N”工作体系,开展“清风”、“护航”、“暖心”三大工程,推进“清廉鹤壁”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发展。

育主体、建平台、引人才、创环境 鹤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

发布会上,中共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在答记者问中介绍,近年来,鹤壁坚持“自主”与“开放”双轮驱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突破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使“关键变量”变成“发展增量”。

科创新城正拔节生长 已入驻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

建设一流科创新城。鹤壁按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理念,整合现有规划区域,建设了53平方公里的鹤壁科创新城,探索“研究院+公司+园区”赋能产业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着力建设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地、新兴产业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地和新城市社区展示地,打造鹤壁科技创新新高地、未来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建成鹤壁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目前,科创新城“七纵十横”路网架构已经贯通,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大中小学校、高端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大头落地,鹤壁智慧岛即将命名授牌,“5+2”产业园、中原光谷、京恒智能制造产业园等27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已入驻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研发机构5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科创新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生长。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鹤壁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等,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养机制,4家企业被评为省“瞪羚”企业、数量全省第五,12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238家,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7.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0.6个百分点。

与127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搭建一流创新平台。鹤壁深入实施开放式创新工程,与127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比如,仕佳光子通过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合作,突破了41项核心技术,PLC光分路器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成为我省第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目前,鹤壁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的鹤壁科创服务中心已建成投用,与岳清瑞院士团队合作的河南卫星产业研究院、与王小云院士合作的河南密码产业研究院、与戴景瑞院士合作的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鹤壁研究院、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和省科学院共建的省集成光电子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在加快推进。

实施“1+N”人才新政对新引进人才连续发放3年生活补贴

引育一流创新人才。鹤壁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实施“1+N”人才新政,举办首届“鹤壁人才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350名、科技创新团队16个,帮助重点企业招录各类人才7682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前全市持证人员达到44.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5.1%。按照楼书记“办一流高校、办一流学科”和“新工科、应用型、国际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省属本科院校申建工作,目前新校区一期项目已经开工,二期项目将于下个月开工,计划2024年全部完工。当前,鹤壁正在积极创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立青年人才数据库,搭建“青年驿站”等平台,建成了1万套人才公寓,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做了非常优渥的政策,在租房、购房、生活等方面进行补贴,比如,对新引进并经过认定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双一流”本科生和本科生,按每人每月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3年生活补贴。

“在此,我代表鹤壁市,向全国、全省的优秀青年人才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到鹤壁这片沃土施展才干、成就梦想。”马富国表示。

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十年间增长4.8倍 一批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打造一流创新环境。鹤壁把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提出49项具体改革举措,同时在财政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36个配套政策文件,构建起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政策体系。设立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等13只基金、总规模超47亿元,建立“科技贷”、“科技保”等融资和风险分担机制,全市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较2012年增长了4.8倍,自2018年底鹤壁科技大市场建成投用以来,成交技术合同242项,一批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由“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 鹤壁推动产业“华丽转身”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

发布会上,鹤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郝志军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为引领,以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弯道超车,以新兴产业培育实现换道领跑,产业格局由“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继2018年之后,鹤壁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今年再次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

传统产业丨一大批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省级智能工厂(车间)达38个

强化转型带动,推动优势产业成链成群。鹤壁坚持以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一大批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省级智能工厂(车间)达38个,8个项目入选省首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名单、全省第3。汽车电子电器研究院入选省产业研究院,天海集团带动358家关联企业形成产业生态,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车载视听系统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光子集成中试基地入选省中试基地,仕佳光子吸引47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投资50亿元的中原光谷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国天眼”超1/3的反射面板产自鹤壁,电子核心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培育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现代煤化工、功能性新材料、日用化工等5大细分产业链,丁二酸酐装置生产能力国内第1,尼龙66特种纤维、高性能尼龙树脂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离子交换树脂、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占有率达60%、80%;美瑞聚氨酯产业园、30万吨聚甲醛等一大批龙头效应突出项目加快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禽肉制品年加工能力全省第1,永达食品7次随“神舟”飞船飘香太空。围绕镁基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终端应用场景,年综合加工能力30万吨、全国最大,高强韧镁合金国内市场份额达70%,投资110亿元的海尔镁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启动生产,着力打造“中国镁谷”。

新兴产业丨5G、种业、生物、物流等领域全面发力

提高发展能级,聚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全省首个5G产业园为载体,吸引带动519家相关企业聚集发展。京东、航天宏图、360在鹤壁设立区域总部,形成了一批政企合作经验模式,正在立足鹤壁、面向全省提供可靠服务;联想产业园、龙芯中科产业园、密码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正在构造完整产业链、打造优良产业生态。依托新拓洋、迪赛诺、飞天科技等龙头企业,建设生物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永优玉米、谊发种猪等54个优良品种通过国审省审,年畜禽良种供种量占全省的20%。浚县白寺物流产业园、现代煤炭物流园区等项目加速推进,京东、万邦、顺丰、韵达等10多家知名物流企业设立区域分拨中心,现代煤炭物流园获评国家示范物流园区,正在打造现代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基地。

未来产业丨努力打造全省元宇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奋力抢滩争先,加快未来产业破冰布局。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河南数字城市安全研究院成立,加快发展星链网、元宇宙、区块链等未来产业。依托航天宏图,建设星链产业“一星座、两中心、两基地”,明年拟发射“中原1号”和“鹤壁1、2、3号”4颗卫星,推动北斗数据中心、低轨卫星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形成“北斗+”应用体系。成立河南密码产业研究院,开展区块链技术研发及应用,孵化培育一批融合产品。瞄准元宇宙产业梳理出国内169家目标企业开展招商,投资55亿元的京富元宇宙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努力打造全省元宇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是2012年的3.6倍 鹤壁优化营商环境把“政策红利”变为“企业红利”

发布会上,中共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介绍,鹤壁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达到了903.8户、是2012年的3.6倍,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鹤壁的最亮品牌。

便利丨99.5%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不见面开标率达到100%

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放管服效”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基于“一张蓝图”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和智慧党政服务平台、5G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数量缩减了48%,办事效率提升了30%,99.5%的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注重从企业和企业家角度考虑问题,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容缺办理、并联审批,重大项目签约“企业作甲方、政府当乙方”,不见面开标率达到100%,京东亚洲一号8个月建成开仓、在全国74个京东仓项目中进度最快,赞宇科技两年工期7个月完成,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项目建设“鹤壁速度”不断刷新。

高效丨向全市企业选派了2521名服务管家 2447条惠企政策实现了“秒推直送”

创新实施“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向全市企业选派了2521名服务管家、9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和1766名首席金融服务员、警务专员、法律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做到了“墙外的事情管家办、墙内的事情企业干”。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成立74个市县助企工作组,常态化开展“访千企、解难题、促发展”等,今年以来帮助企业招工3.6万人、化解涉企纠纷415起,举办产销对接活动73场、达成合作意向13.6亿元;建成全省首家市级普惠金融共享平台,授信总额突破100亿元、发放贷款超过85亿元。我们还建立了省级政策落实、市级政策执行、新出台政策推进等“三个清单”,在全省率先上线“鹤必达”政策直达平台,2447条惠企政策实现了“秒推直送”,把“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红利”。

服务丨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两个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县乡三级民营企业家学院

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产业、企业和企业家上,聚焦培育产业生态,细化梳理出24个产业链条,全面推行“双长制”,天海集团带动358家关联企业形成汽车电子电器产业生态,仕佳光子吸引47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龙头引领、链群互动、生态发展的格局加快形成;聚焦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在全省率先开展“两个健康”示范市创建,专门设立了市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组建了8个行业专家委员会指导“四上”企业开展对标提升,8家企业进入河南2021年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聚焦企业家健康成长,将每年11月1日确定为“鹤壁市企业家节”,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两个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县乡三级民营企业家学院,2名企业家入选首届省民营经济“出彩河南人”十大年度人物,授予12名企业家“鹤壁功臣”、“鹤壁荣誉市民”称号,亲商重商、安商护商的氛围日益浓厚。

护航丨保障企业反映问题“事事有着落” 平安企事业单位创建达标率99.5%

着力推动涉企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完善43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机制,推出67种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首错免罚清单,搭建“互联网+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开通24小时服务专线,保障企业反映问题“事事有着落”、合法权益“时时受保护”。建立常态化“理旧账”机制,为132家企业解决了长期困扰的不动产登记问题,党政机关欠款在全省率先实现动态清零,让企业既有恒产、更有恒心。扎实开展“三零”平安创建,将各类市场主体纳入平安创建体系,平安企事业单位创建达标率99.5%。

同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激励与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实行评价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干部考核“三挂钩”,近3年优先提拔营商环境一线干部243人、重用280人,充分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强力推进“暖心”、“护航”、“清风”三大工程,出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十要十不准”,确定353名企业护航员、75名廉情监督员,为129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相关经验得到中纪委肯定推广。

上半年鹤壁公众安全感达99.5% 平安志愿者注册2.4万人足迹遍布城乡角落

发布会上,中共鹤壁市委副书记冯芳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鹤壁市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2021年成功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再夺“长安杯”,成为全省唯一蝉联“长安杯”的省辖市,市域社会治理多项经验做法先后在全国经验交流会、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

平安志愿者足记遍布城乡今年上半年全市公众安全感达到99.5%

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鹤壁市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为两大突破口,推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实现“城乡并进、双轮驱动”,全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创新推行“五强五优”乡镇(村)、街道(社区)创建,在社区探索“六强六化”工作法,在农村推行“点线面”一体化工作法,让群众自己来说事、自己来议事、自己来办事,形成“有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实施“三色”马甲、“红袖标”工程,开展邻里守望,“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建立各级各类巡防队伍1019支,平安志愿者队伍注册2.4万人,足迹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社会治安持续呈现“四降两升”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公众安全感达到99.5%。

维护群众利益 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全部规范化

坚持践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思想,把群众的事情放在首位,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投资3000余万元升级改造市综治中心,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全部规范化、实战化运作,将各级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主阵地”、群众难事问题的“终结地”。创新“一评四会”工作机制,整合公安、信访、司法、妇联、网格员等多方面力量来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行”。在全市范围持续开展了以“大走访、大宣传、大排查、大化解、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一送”活动,每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万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件,从源头上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了不稳定问题的发生,全市信访总量连年持续下降。

强化社会治理 全市实现连续11个月命案“零发生”

围绕“立标杆、树品牌、出亮点”不断强化社会治理,持续增强平安建设的底色和成色。出台实施全省首部市域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鹤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所有乡镇(街道)全部成立法律服务站,成功创建123个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被确定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市,建设智慧安防小区327个、“雪亮工程”视频监控1.6万余路,市县乡村覆盖率、联网率均达100%,智慧安防水平有力提升。加力推进“三零”创建、“六防六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命案防范等14项专项行动,建立“1+5+8”安保维稳机制,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全市实现了连续11个月命案“零发生”。

看!“鹤舞中原”的加减乘除“方程式”演算出鹤壁发展绿色动能

发布会上,鹤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郝志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立足于资源型城市实际,坚持削减污染排量和扩大环境容量“两手齐抓”,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治理“三管齐下”,强化规划引领,发挥好试点示范作用,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字号”名片,清洁取暖、海绵城市、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形成“鹤壁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加法:全市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3.8%、39.3%、45.2%

做好绿色发展“加法”。实施绿满鹤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近三年完成造林33.4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3.8%、39.3%、45.2%,呈现出“满城樱花、银杏绣城、处处竹园、绿满鹤壁”的美丽景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探索鹤壁特色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完成总投资8.5亿元的94个鹤壁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试点工程项目。将全市37家普通石料矿山整合为5个矿区,在全省率先完成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任务,新建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良好局面。下大力气抓好“母亲河”淇河的全域生态建设,构建了“乔灌草蓠藤湿”相结合的淇河生态保护圈层,淇河水质常年保持二类以上标准,持续保持河南省60条城市河流首位,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减法:有序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100%

做好低碳发展“减法”。有序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实施产业园区改造提升、蓝天碧水、绿色建筑、低碳交通、可再生能源等5个方面的节能减排工程,通过180个示范项目建设,带动单位城市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等5项指标连续3年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考核连续3年优秀,“十三五”节能控煤考核全省第三。强力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按照“清洁供、节约用、投资优、可持续”的思路,确定“电采暖、气做饭,房保温、煤清零”的技术路线,建立“补初装不补运行”的财政补贴机制,实施“六个一”推广建设标准,截至目前,受益于清洁取暖工程的村庄达到765个,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100%,清洁取暖试点市终期考核全国第一。

乘法:“三位一体”循环经济体系直接经济效益年均达8000余万元

做好循环发展“乘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社会“三位一体”循环经济体系,各产业要素之间横向耦合关系进一步增强,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年均达到8000余万元,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典型案例。以获批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投资34.11亿元,建设6大类273个项目和3个配套能力项目,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项目的生态系统功能,实现了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形成的“鹤壁模式”在北方地区推广。

除法: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做好污染防治“除法”。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主要生态环境指标稳中向好,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基地。一方面是打赢蓝天保卫战,高标准组织开展环境整治风暴等专项行动,连续5年全部完成国家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目标,2015年以来,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27.92%;PM10浓度下降26.55%;PM2.5浓度下降20%;二氧化硫浓度下降76.19%;二氧化氮浓度下降41.3%;一氧化碳浓度下降48.15%。另一方面是统筹推进碧水和净土保卫战,7个国控、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国控断面Ⅲ类水以上比例达到75%,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来源:大河网 申华 王怡潇

责编:赵地 审核:王世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