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省图镇馆之宝的这部经典到底写了些什么?

众所周知,《佛说北斗七星经》被誉为山西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刻印于山西绛州(山西新绛县),是迄今发现的我省境内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在山西刻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佛说北斗七星经》又称《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疑为唐代北斗信仰与佛教功德思想相融合而形成的伪经,在汉地佛教中不受重视,因此未被收入大藏经内,在敦煌卷子中也尚未发现,仅见于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编修的《大正新修大藏经》汉文本,并一直流行至今。

此经虽然篇幅短小,却较为系统完备,详述了北斗七星君及辅弼星神形貌、灵符及祭拜仪轨等。

经首是北斗七星君披头散发、手持笏板的图像,紧接着是各个星君的灵符,每个星君都管辖着不同时辰出生的人,有相应的供养祭拜方式,然后又将北斗七星君佛教化,以佛教中的七佛与之对应,经文中说:

南无贪狼星,是东方最胜世界运意通证如来佛。

南无巨门星,是东方妙宝世界光音自在如来佛。

南无禄存星,是东方圆满世界金色成就如来佛。

南无文曲星,是东方无忧世界最胜吉祥如来佛。

南无廉贞星,是东方净住世界广达智辩如来佛。

南无武曲星,是东方法意世界法音游戏如来佛。

南无破军星,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佛。

若遇年灾月厄,礼此经七拜。

此处“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之星名全部来自道经,道教以世人出生时辰的不同,依一日十二时分系于北斗七星,作为本命星,掌管自己的寿命生死。

在道教的影响下,佛经中逐渐将北斗七星君及其他星神推演为佛、菩萨之化身。

可以说,《佛说北斗七星经》是根据道教北斗信仰而衍生出的一部佛经。

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古代汉族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玉衡、开阳、瑶光组成斗柄。

由于北斗具有指方位和授时历的功能,对于古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而北斗神在古代被视为掌管人间生死祸福的至高无上的大神,膜拜北斗七星君可为人消灾解厄、延命致福,一直受到先民的崇拜与祭祀。

汉代以来,北斗信仰为道教所接受,到唐代,道教中的星占术、北斗信仰又为佛教所接纳吸收,在此基础上编译出一些有关北斗的佛经。

除《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外,《大正藏》密教部还收录了三部与北斗信仰有关的佛经,分别是印度僧人金刚智所译《北斗七星念诵仪轨》、僧一行撰写《北斗七星护摩法》、大兴善寺翻经院灌顶阿阇梨所述《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这四部佛经均成书于唐代,内容上也较为接近。

山西省图书馆藏的这件《佛说北斗七星经》卷首已残,文字也与《大正藏》本略有出入,由于其被赋予延命增寿、消灾解厄的神秘色彩,深受少数民族佛教徒的尊奉,在元代相继被翻译成回鹘文、蒙古文、藏文等多种文字。

如今,这部珍贵的汉文佛教经典在省图历史文献阅览室文源书院以复制品的形式长期展出,仍然静静地向千百年后的人们诉说着先民朴素的信仰和良好的愿望。

参考文献:

苏鲁格,《汉、回鹘、蒙古三种文字〈北斗七星经〉之考释》,《蒙古学信息》,2004年第4期。

赵贞,《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以P.2675 bis为中心》,《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上师文,《本命信仰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王红梅,《元代畏兀儿北斗信仰探析——以回鹘文〈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为例》,《民族论坛》,2013年第5期。                 

来源: 山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田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