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52岁大学生“浪费教育资源”,有3个不靠谱

文 | 卢晓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最近,52岁的鲁新林走进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该校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新生。

对此,有人质疑鲁新林这么大年纪还来上大学,是“浪费教育资源”,他应该把上大学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这一质疑听上去既简单又直接,我们可以将其简称为“浪费论”。该论点的背后也有着理论基础的支撑,以及一些未言明的前提。我们需要一一进行分析和梳理。 

人力资本是指人通过参与教育和培训而凝聚的知识和能力,其在“未来”能增加个体的收益并促成宏观经济的增长。

在现代社会,相比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更高的回报率。在鲁新林的事例中,“未来”这个时间概念便是“浪费论”的关键。

52岁的鲁新林预计55岁大学毕业,假设其60岁退休,他未来工作/劳动的时间只有5年。与他同时入学的18岁同学A在毕业时只有21岁,离60岁退休还有39年。

单从“未来”的时间长短比较,在教育收益率相同的前提下,与投资给18岁的少年A相比,投资给52岁的鲁新林确实会让人们觉得是“浪费”。

此外,“浪费论”中还隐藏着三个并未言明的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同学A在未来39年工作中,会一直持续使用其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他的工作岗位不会变化,不会晋升,也不会失业和迁移。

同时,他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技术不会变化,甚至外部世界也没有很大变化。只有这样,同学A才能持续工作39年。

然而,在当下这个科学技术快速迭代进步的人工智能时代,A同学未来使用的机器和技术肯定会有进步和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化受阻的大背景下,外部世界没有很大变化的前提也难以成立,A同学必须持续学习以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在工作中,A同学很可能失业,然后再找到新工作,也可能因为在工作中的成绩突出获得晋升,因而需要学习之前在大学中未曾学习过的管理学知识和技能……

总之,A同学一生中的学习可能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学习、短期进修、岗位培训,也很可能需要再返校园,面对面地学习全新知识。

把A同学的漫长生涯如此展开后,我们会发现,今天52岁的鲁新林只是处于A同学未来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让鲁新林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也意味着让未来52岁的A同学有机会重返校园。

从这一点看,“浪费论”所质疑的对象其实也包括了18岁的同学A,甚至包括了我们所有人。

第二个前提是“浪费论”没有考虑创新和创造。创新和创造与时间长度的关系并不直接,颠覆性创新的时间特征反而是没有长度的“瞬间”。

假设A同学在未来39年工作中没有什么创新和创造,但鲁新林在未来5年的工作中却有所创新,那么鲁新林的5年其实比A同学的39年更有价值和意义。

据报道,鲁新林年轻时曾经专科毕业,这次再次入校学习,是在第二个专科专业学习。55岁毕业的鲁新林将有一个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鲁新林已工作多年,并已经积累了很多难以言说、无法表达的上手经验和缄默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将被他带入新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

对于已经52岁的鲁新林来说,其学习肯定不同于同学A——“内卷”对他而言早已丧失了价值,知识将发挥出本质的光芒。

此外,鲁新林连续工作多年,这次重返校园,相对于过去多年的连续工作就形成一个时间“间断”。

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他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全面反思。

短期而言,一个人一年到头都在劳动,甚至终其一生都在持续劳作,劳动就仅是“劳——动”。

促使劳动的教育意义发挥出来,特别需要时间间断。可以说,相比于同学A,鲁新林更有创新潜力。

第三个前提是“浪费论”完全将鲁新林当作了物质财富的生产者。

但在工作之外,鲁新林还是家庭中的父亲、社会中的成员;在职业之外,他还在持续探索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他的存在本身对周围世界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影响将显著地发挥于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其范围和价值难以用“收益率”度量。鲁新林影响的时间也不仅止于60岁,还可能更长。

以上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确认,鲁新林没有浪费什么教育资源,他对教育资源的利用不但正当,而且有着扎实的潜力。“浪费论”的基础完全建立于沙滩之上。

“浪费论”之所以发生于当下,是因为高校中的“高龄”大学生仍然稀缺。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视角下,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系统还存在缺陷,需要持续建设和改善。


《中国科学报》 (2022-09-27 第3版 大学观察 原标题为《为什么说“高龄”大学生不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编辑 | 赵路

排版 | 郭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