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个“千亿县”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山南镇美丽乡村

  肥西长庄村赏荷风景廊道

  江淮汽车展现肥西“智造”实力

  金秋的肥西,“丰”景怡然,处处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从有条不紊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到人才聚集的医药研究策源地,从设施齐全、生态宜居的特色田园乡村到鳞次栉比的沿街楼宇,肥西迎来了产、城、人的不断蝶变,它的传奇故事正在江淮大地书写。

  十年间,肥西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百强持续进位,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县,目前位居第46位,提升43个位次;经济总量连跨6个百亿台阶,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县”。这里,日益成为安徽县域开放合作的发展高地,长三角创新创业的投资热土,是全省县域发展的排头兵。

  经济: 

战新产业集群特色鲜明

  在江汽轻卡生产基地的车间内,一台台机器人正在对江淮新一代轻卡进行着焊接工作。现代化的工艺布局、高效的物流技术、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伴随着机器人的操作,每一分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诠释着高效率的肥西制造。

  十年来,肥西全力打造“三大战新产业集群”,按照每个产业一套专班、一个政策、一支基金、一个产业发展集聚区、一个项目库的“五个一”思路,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设立总规模100亿的产业母基金,精准摸排目标企业建立项目推进库,高效做好要素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主动围绕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八大产业布局,不断延链补链强链,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汽车、家电产业产值均超200亿元,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快速发展。全县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48家,规上工业产值超过1600亿元,较十年前实现翻番。

  “这十年,肥西始终坚持推动创新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加速迈向中高端,产业质效实现大提升。”肥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新华介绍。

  安道拓、均胜安全、华翔电子、力劲科技、华霆动力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派能科技、金力隔膜、亿帆医药等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先后落户;同时,还储备了一批牵动性战新产业大项目,“高质量千亿县”的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建设:

  城乡面貌变得靓丽多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2012年起至今,十年砥砺奋进,肥西城乡面貌走过了日新月异的辉煌历程。

  巢湖路桥是人们联通两岸的重要通道,它伴随肥西人每一个日出日落,见证派河上繁忙的船来船往,如今经过升级改造后,成为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路,携手江淮大运河,见证肥西新的发展与变迁。随着引江济淮工程在肥西穿城而过,一批飞架运河两岸的桥梁陆续建成,就在今年10月份,新建的青龙桥也将具备通车条件,方便肥西和合肥中心城区往来。

  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的能级息息相关。肥西坚持将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城市更新同步推进,邀请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领衔操刀,编制了肥西“三区一带”优化提升规划方案。

  其中,“三区”分别为紫云湖片区、群英湖片区与潭冲河以南片区,“一带”为江淮运河带。紫云湖片区产、学、研、用、居功能齐全;群英湖片区图书馆、文化馆会陆续在湖畔耸立,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之美;潭冲河以南片区,致力于打造功能完善的高端社区组团,不仅聚集大量安徽省高端医疗资源,教育、生活资源也在持续完善。

  十年来,肥西坚持拓空间、强功能、优形态、提品质并举,加快构建城市大格局,新老城区同步推进、全面构筑对外大通道,地铁与市政主干快捷方便。十八大以来,开工大建设项目超100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千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较十年前扩大一倍,公路总里程较2012年翻一番,全长29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国家级试点项目建成运行。

  肥西还坚持“整县提升、全域美丽”原则,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提升,建成省级中心村62个、市级中心村26个,24个中心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了“烟雨水乡”、“湖光山色”和“岭上风光”三大板块的肥西特色美丽乡村。

  环境:

  交出绿色生态“高分答卷”

  派河,被誉为肥西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派河及其支流滋养了一辈又一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然而随着肥西经济的突飞猛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增长,这条肥西母亲河所承载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肥西政府深入分析了派河及其支流水质恶化成因和污染结构特点,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各项改善水质措施相继上马。启动派河“一干十支”所有排水口和主城区雨污管网全面排查,对发现的2.6万个问题点位开展全面整治,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经过科学生态治理,派河城河共生,澎湃不息。

  十年来,肥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得到大改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揭牌。

  全县绿化率由36%提高到42.15%,空气质量优良率由69%提高到85.8%,派河干流水质提升到Ⅲ类水标准,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魅力日益展现。

  奔走在城乡大地,秋风伴着绿意生机盎然。潭冲河公园、卞小河公园、滨河公园等建成开放,总面积超2000亩的人民公园加速建设,人均公共绿地达12.34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肥西交出了绿色生态高分答卷。

  民生:

  既要“美家园”也要“富荷包”

  想让生活更有幸福感,既要“美家园”,也要“富荷包”。

  相约长庄,“莲”动山南。在山南镇长庄村的合肥植物园长庄创新科研基地,大片的清丽莲花亭亭绽放,小小莲花带着村民们走向康庄大道。长庄村培育着各色各样的太空莲,只见莲叶连连,池塘里的大白鹅惬意地滑水,不远处荷香咖啡厅的玻璃外墙在暖阳照射下闪着莹莹光亮。

  “以前,这里的路都是泥路,路也不通。现在大家跟着基地的技术人员学习种植莲花、发展产业,人均年收入翻了好几倍,生活越来越好!”长庄村第一书记方德稳欣慰地说。如今,长庄村已经从昔日黄泥岗上的村落,蝶变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发展以太空莲种植与观赏相结合的生态休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这十年,肥西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福祉大幅改善。千方百计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老百姓收获更多的实惠“红包”和民生“福袋”。

  十年来,肥西不断加大民生投入。2021年全县民生支出达75.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6%,较2012年提高13.1个百分点。老百姓的收入更高了,十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595元,年均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64元,年均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77缩小至1.65。

  居民不仅生活殷实,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提高集团化办学覆盖率,成功引进合肥八中、安师大“四附”、南门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主动承接国家和省重大公共服务平台转移,省疾控中心、安徽师范大学高等研究院等相继落户,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省胸科医院等加快建设,就近可享受更高质量教育医疗服务。

  产业兴盛、城乡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科技肥西、美丽肥西、幸福肥西的故事仍将继续书写。未来,涌动活力的肥西,会以更高标准、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走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见习记者 詹慈媛/文 记者 高勇/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