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花:平齐光亮净 针法存匠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代表性传承人王素花——

平齐光亮净 针法存匠心

【绝活看点】

王素花:河南开封人,专注汴绣60多年,创出蒙针绣、平针绣等十几种新针法。其作品针法细腻、造型生动,内容囊括人物、花鸟、亭台楼阁等,所绣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具有鲜明的立体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她创新运用乱针绣等针法技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汴绣技艺的空白。

“刺绣的基础是针法。”展开《清明上河图》汴绣作品长卷,王素花(见图,本报记者任胜利摄)讲起了汴绣针法:“你看,绣这牛车棚,用的是席蔑绣;这瓦,得用反戗绣,才有立体感;大船上纤绳要用双合绣,才能栩栩如生。柳树的枝条,用的是蒙针绣,看上去枝条柔软,又有朦胧的意境。”

一件汴绣绣品,得经过选料、扎制、上绷子、上浆子、上图、描摹、配线、绣制、整理等十几道工序。“选料,得根据所绣作品选择缎料颜色、规格,还不能有细微的瑕疵;上绷子,就是把要绣的缎料固定在绷架上,根据作品尺寸大小选择合适的绷子,要松紧适度、使缎面平直……”王素花说,要使绣品达到平、齐、光、亮、净的要求,每道工序都得精细入微、做到完美,这得靠长年的经验积累和每时每刻的精心琢磨。

1935年,王素花出生在河南省封丘县的农村家庭。受长辈的熏陶和影响,王素花自小就喜爱汴绣。1957年,她入职开封汴绣厂。

1958年,王素花接到绣出《清明上河图》的任务。为了能把作品绣好,王素花首先带领专项小组沿街串户,收集老的绣片,从中细心琢磨传统针法。同时,她一有空就到乡下,观察毛驴的毛色、耕牛的形态、骆驼的习性;多次跑到黄河边,到大船上体验生活,看纤绳有几股、船工怎样盘绳;只要看到树上有鸟窝,就要仰头看上一阵子,看它的结构、材料、色泽。

之后,她又到北京看到了《清明上河图》真迹。边看边琢磨边念叨着:“小毛驴,白肚脐儿,悠针绣,可传神儿;乌鸦窝,柴草多,交叉绣,有鸟落……”

回到厂里,她就带着姐妹们反复试验,创出了十几种新的针法,又结合传统针法,绣制出《清明上河图》,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针法有数,艺无止境。几十年来,王素花心不离绣、针不离手、手不离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风格。

“色彩淡雅、工艺精细、层次分明、生动逼真,这是我对每幅绣品的基本要求。”王素花指着刚绣制的张大千的《写意莲花》说,达到基本要求不是很难,难的是要看懂原作,巧用针法、赋予它新的艺术生命力。“你看,这莲花的叶子,用蒙针绣,重在写意;这朵莲花,用悠针绣,看着花瓣都鼓了起来,突出了写实效果。虚实结合,就丰富了原作的意蕴。”

“这是几年前绣的《千里江山图》长卷,今年央视虎年春晚舞台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选段惊艳亮相,我可高兴了,趁着热劲再绣几幅《千里江山图》局部小品。”说着,王素花坐在绣案前,运动几下手指,抽出一根丝线,又破成4股,捻起其中一股穿入细细针鼻,埋头专注绣起《千里江山图》……

(人民日报记者 任胜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