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荐书》火了,第三集推荐“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敦煌三书》

极目新闻记者徐颖

视频剪辑:徐颖

通讯员 竺佳怡 李丹 王俪颖 冯博

湖北省图书馆联合极目新闻推出《馆长荐书》刷屏文化圈,9月28日,第3集以“敦煌的足迹”为主题,推荐“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所著、其女常沙娜主编的《敦煌三书》。

第一代敦煌守护人就是常书鸿

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

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在视频中推荐说,谈及中国艺术,绕不开敦煌艺术。敦煌是陆上丝绸之路上最核心的城市。敦煌诞生了5万余件敦煌遗书和4.5万平方米的精美壁画。敦煌遗书,因为历史原因,许多散失海外。而敦煌壁画,在一代代敦煌人的守护下,得以传世。第一代敦煌守护人就是常书鸿。上世纪三十年代,常书鸿先生本是留学法国、前途无量的画坛新秀,只因在书摊偶然看到一本《敦煌石窟图录》,便决心放弃巴黎的舒适生活,于抗战期间毅然回国,投身到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中。

《敦煌三书》责任编辑之一、湖南文艺出版社谢朗宁谈及阅读感受说,在《敦煌三书》中最感人的细节,莫过于常书鸿先生描写临摹壁画的情形。在莫高窟中,大多数洞窟都是十分黑暗,没有电灯的,临摹者需要一只手拿着油灯,另一只手作画。特别是画窟顶时,许多精致而复杂的图案,都是在极费力的情形下临摹的。许多人因此熬坏了眼睛。

女儿接力完成出版

常书鸿坚守敦煌半个世纪,一万八千多个日夜,在荒芜凋敝、飞沙扬砾、物资匮乏的艰苦条件下,他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组织修复敦煌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论著,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使远在西北边地的敦煌石窟逐渐为世人所知。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回忆常先生时,写道:“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几乎没有提及敦煌艺术的,而50年代以后,谈中国传统美术的论著,几乎没有不提敦煌艺术的。这一重大转变,是与以常书鸿为首的敦煌研究所的美术工作者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分不开的。”

自常书鸿先生1994年辞世后,其女常沙娜教授继承父亲遗愿,继续守护、传承敦煌文化,历时20余年,梳理、集结常先生散见于数百种图书、报纸、期刊、内部资料中有关敦煌文化的文字,成此一套人人都能读懂的敦煌文化入门指南,将敦煌跨越千年之美尽数呈现在读者眼前。

体验在敦煌“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

《敦煌三书》照片《敦煌三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去敦煌前,非读不可的通识性读本,是常书鸿先生的匠心之作,由《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壁画漫谈》《敦煌彩塑纵论》组成。

这套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敦煌尘封已久的历史,感受莫高窟这颗“塞外明珠”的盛世流光与至暗时刻;臻选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壁画珍品,将技法源流和画里画外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细数各类“神采具足”的彩塑,全面揭示其时代特征和艺术奥妙。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千余年前,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塑等造诣已达到昌明精深的高度。遗憾的是,由于朝代更迭、变乱战祸和自然侵蚀,没有足够的实物作为例证。而位于深山旷漠中的莫高窟,却奇迹般地保留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的壁画、彩塑佳作。如今,只有在敦煌,才能“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系统而完整地目睹中国伟大的艺术宝藏和一脉相承的艺术传统。

莫高窟第3窟 主室北壁 婆臾仙

莫高窟第17窟 北壁 晚唐

莫高窟第194窟 菩萨 盛唐

(《敦煌三书》图片由出版社提供、来源于敦煌研究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