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王磊:要做跨国药企本土化的标杆

# 独家健解 #

每个优秀的医药企业背后,都有一位睿智敬业的领军者,是他们的笃定,共建了今天中国医药健康行业的繁荣。2021年6月开始,健识局推出长期固定专栏,和卓越企业领袖面对面交流,独家拆解医药行业创新的原动力。

理想永立潮头。

在医药圈,王磊是棵常青树,也是最活跃的跨国药企高管,一直都是。

今年上半年,阿斯利康中国区的业绩增长势头和很多其他跨国药企一样都有所放缓,营收30.57亿美元,同比下降5%,没能像过去一样维持高增长。整体上看,阿斯利康中国区去年4季度销售额下滑4%。经过疫情此起彼伏的今年上半年,营收下降程度得到控制,也算不容易。1

尽管如此,阿斯利康依然是中国市场上收入最高的跨国药企,业务表现在呼吸、心血管、代谢、肾脏等多个领域排名第一2。“我对公司的现状十分满意。受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很多医药企业的营收都会出现下降。行业整体看不会保持前两年的增长势头,未来也将进入转型期。”王磊话锋一转,“但产品价格下降、销量上升,能造福更多患者。”

中国是阿斯利康的重要市场。2021年度,阿斯利康中国业绩优异,实现营收60.1亿美元,占整个新兴市场销售额的49%3。不过,阿斯利康中国从去年开始的公司构架调整和人员变动,也对阿斯利康的本土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至少有10位部门负责人级别以上的管理者离开阿斯利康。

种种挑战面前,王磊这位具备风向标意义的医药人并未过分担忧。作为掌舵者,王磊内心十分坚定,他深信:行业虽然有大的变化,但阿斯利康的发展路线不会变——持续专注研发创新,是药企今后在中国市场的唯一出路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 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 王磊

“如何能让公司研发的新药服务更多的中国百姓”是王磊近期谈论最多的话题。他希望在未来十年,如果公司在全球有20款新药上市,至少能有多款是在中国完成研发的。

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王磊必须“押宝”

2021年10月11日,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完成全面升级并正式在上海静安区开幕,成为阿斯利康中国研发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预计到2023年,阿斯利康在华研发投入将是2020年的2.5倍;在华研发人员计划将增长至800多人,人员增长率与2020年相比将达60%。4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

当下,大部分药企都在收缩管线、暂缓品种引进、深挖销售能力。在这样的大环境里,阿斯利康的动作尤显得与众不同。

事实上,过去10多年来,在跨国药企中,阿斯利康的中国区销售一直是一枝独秀。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如果只说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其对于研发创新和产业生态圈所拥有的精准的中长线发展眼光。

营收业绩增长受阻,调整架构聚焦创新药研发

在医药行业,唯一不变的,就是人员一直在频繁流动。

2010年以来,大批在外资药企工作的华人回到中国创业,造就了国内医药行业的繁荣。从那时开始,因公司结构、业务调整而变动的中高层管理者就频繁在业内流动。

“他们无论到医药产业的哪个环节中,都能很好地胜任工作,阿斯利康的员工都非常优秀。”王磊认为,每个同事的离开都有不同的原因。可喜的是,他们离开后都能在同行业公司获得不错的待遇。

今年2月,阿斯利康调整了业务条线,最终形成肿瘤事业部,呼吸、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事业部,以及罕见病事业部四大板块

受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等因素的影响,各大药企的产品销量都在大幅下降。阿斯利康不可能用过去的方式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药企若想在市场立于不败,就需要找到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维护住销售团队。

这一切正循环的源头,就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创新产品。今年,阿斯利康全球创新战略明确:到2030年,阿斯利康要在全球范围内上市20款突破性创新药物,而王磊希望其中5款能与中国本土研发相关。

今年7月,阿斯利康新冠中和抗体组合药物通过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先行先试”政策获得特殊进口审批,在博鳌率先临床使用;8月,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ADC新药Enhertu5 (trastuzumab deruxtecan,简称T-DXd)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8月,阿斯利康收购瑞颂制药以来首个罕见病药物依库珠单抗6注射液也收获里程碑进展等待上市;9月,阿斯利康自研产品达格列净片慢性肾病的新适应症获批上市。

这仅是阿斯利康众多创新研发管线中的代表品种。截至目前,阿斯利康中国的研发管线已拥有150多个项目,近90%已经和全球研发管线同步

王磊预计,今后5年内,阿斯利康将有60至65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在华上市。

王磊手握的,还有另一个杀手锏:拓展基层的慢病市场。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乡村医疗,阿斯利康建立全渠道事业部,帮助基层医生提高专科诊疗能力,同时将数字化的学术推广至基层。

朋友圈“扩容”,阿斯利康加码创新生态圈发展

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是:搭建新的药品销售循环还需时日。

与此同步,阿斯利康正在扩大“朋友圈”,从制药公司向健康创新生态圈的构建进发,助力公司长远布局和发展。

2021年3月,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正式宣布联合打造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聚焦全球新药研发、生产运营及商业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向海内外医疗健康产业创新项目提供支持。对于这类产业基金模式,外资药企中只有礼来成熟运作过。

在今年8月的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发起,无锡高新区、阿斯利康和智众医疗合作打造的代谢产业园(MCampus)正式启动,力争形成“临床+产业”的生态系统。

曾几何时,跨国药企的总部常常只把中国当做一个区域市场,只看重销售额的增幅。随着中国医药产业日渐强大,行业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目前,阿斯利康已经从单一的制药企业,转变成囊括医药领域在内的健康创新生态圈构建者。截至目前,阿斯利康的“朋友圈”企业已超过600家,从AI医疗、物联网、病理诊断、肿瘤筛查,以及制药等诸多领域,深入到医药产业的每个环节。可以说,阿斯利康作为一家跨国药企,深度参与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这一运营思路的变化,使销售指标不再是王磊追求的唯一目标。他现在考虑的是:无论哪种形式的创新,都要达到让患者最终受益的目标

这样的口号听起来可能有点虚,但从公司角度来看,只要掌握几个核心业务发展板块的主导权,未来无论是业绩分配,还是产品权益,都能有属于阿斯利康的成绩。

阿斯利康健康创新生态圈中,来自多方的合作伙伴负责提供覆盖多个细分领域、形态各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阿斯利康则通过适应市场需求,协同合作伙伴提供深耕多个垂直治疗领域的全病程解决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截至目前,GE医疗、华大基因、诺辉健康、和黄医药、百瑞医疗等数百家企业,都是阿斯利康的合作伙伴。在王磊看来,只要是双方理念一致,治疗领域互补,且都是为患者提供治疗解决方案,就可以加入阿斯利康的“生态圈”

现如今,阿斯利康产品的销售范围不仅限于中西药,还涉及医疗器械、基因检测、慢病管理等诸多领域,这也传出“阿斯利康要成中国最大的代理商”的言论。

事实上,阿斯利康的优势正是其多年来保持的研发实力、叠加专业学术的营销体系和前瞻性的生态布局,才能在当前的产业转型期确保不掉队。

靠几款重磅产品就能单打天下的年代过去了。“相比于曾经业绩高速发展的好日子,你想蜕变成伟大的公司,就必须熬过产业的生命周期,这个过程十分痛苦。”但在医药圈多年,王磊有理由保持乐观,他认为,随着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的崛起,这轮周期很快就会过去,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当下,整个行业的力量开始团结起来,将努力为中国患者提供覆盖多个治疗领域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

“引进来,走出去”,本土型跨国药企的标杆

1993年,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在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国家中,阿斯利康不断加大投资,目前正迈向其第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阿斯利康把全球新药带进中国,在华投资建厂,并逐步建立起涵盖研发、生产、物流、创新、资本和人才培养在内的生命健康全产业链环节;后来,阿斯利康通过加码中国研发创新布局发展,升级加快本土创新研发,将中国作为阿斯利康全球研发的重要创新来源;现如今,面向未来,王磊的目标是把阿斯利康在中国研发的创新药推向全球,惠及全世界患者

更多的底气,或许来自阿斯利康近些年的本土行业合作表现:

与和黄医药共同开发的沃瑞沙、与珐博进联合开发的罗沙司他、以及山东绿叶制药的血脂康,在阿斯利康的加持下,这三款产品都积极在欧美市场提交上市申请,通过合作、代理等多种方式推动中国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化。

王磊希望阿斯利康逐渐成为中国新药出海的桥梁,助力让全世界患者用上中国的创新药。与此同时,阿斯利康从海外引进的“令泽舒”、“泛福舒”、“富露施”和“可利美特”等创新产品,也让中国患者能够更快地用上全球的创新药。

今后,阿斯利康将成为集研发创新、生产运营、产品销售和创新生态发展于一体的本土型跨国药企。

为实现这一目标,自2019年以来,阿斯利康已分别在北京、杭州、成都、无锡、广州和青岛成立六个区域总部,并配套落地了多个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和各具地域产业特色的创新中心(CCiC)。特别是今年6月,阿斯利康在青岛宣布成立罕见病创新中心,希望能满足中国患者多元化、差异化、个体化的医疗需求。

王磊坚信,这一轮行业变革很快就会过去,中国医药产业在2至3年内就会迎来再次爆发。立足中国、扎根中国,阿斯利康正在蓄力,和中国的创新企业一道,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迎接下一波的创新浪潮。

声明:本资料涉及的部分药品和适应症尚未在中国大陆获批,阿斯利康不推荐任何未被批准的药品使用。

参考文献:

1.本段落相关数据来源:阿斯利康2021年年报和阿斯利康2022年半年报

2.数据来源:阿斯利康2022年半年报

3.数据来源:阿斯利康2022年半年报

4.数据来源:

https://www.astrazeneca.com.cn/zh/media/press-releases/2022/_0.html

5.注:该药品尚未在中国大陆获批

6.注:该药品尚未在中国大陆获批

撰稿 | 雷公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廿十三

#阿斯利康##国内创新药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