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周恩来总理日语翻译周斌:田中和大平在上海的19个小时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揭开了双边关系新的一页。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作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之一、前外交部高级翻译周斌仍然对记忆里的那一幕幕印象深刻。

上海也见证了中日关系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在《中日联合声明》公布后,日方当天前往在中国访问的最后一站上海。

作为当时中方的随行翻译,周斌记得,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和外相大平正芳一行9月29日下午1时30分离开北京,3时30分抵达上海参观访问,30日上午10时30分离沪回国——其间约19个小时的所见所闻,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周斌 受访者供图

同机抵沪相谈欢

1972年9月29日上午,《中日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结束后,周恩来总理向日方表示,几个小时后他将陪同日本朋友一起前往上海。“这个消息令田中和大平两人非常高兴。”周斌回忆道,田中首相提出希望和外相、官房长官一起乘坐总理专机抵沪,在途中展开进一步交流,得到总理的应允。

“那天,飞机上气氛极好。”在周斌印象中,“总理一直静静听着,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大平正芳外孙女渡边满子近日在中国媒体撰文时,也回忆起外祖父这段难忘的旅程。她至今还保留着一张那段旅程中从专机上拍摄的照片,“尽管这只是从北京到上海的一次短途飞行,但中国总理和日本首相乘坐同一架飞机出行,从近年来的国际形势以及风险管控的角度看,是难以想象的”。

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中)、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图源:CCTV

飞机上,田中的亲密盟友、外相大平正芳的一席话,让周斌印象尤为深刻。

大平透露,他和田中一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来北京的。他们知道,与中国复交、友好是战后日本政治外交领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大平还表示自己格外喜欢中国古典名著,其间更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请教周总理,这是他在北京学着写的一首中国七律诗。周斌记得大平在诗里似乎赞赏了北京的秋色,表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后的愉悦心情。而总理告诉大平,他认为那首诗有感而作,情景交融。

席间痛饮茅台酒

抵沪后,日方客人在中方陪同下前往嘉定,参观了当时的一家造船厂和家具厂。傍晚6时前,田中一行才回到下榻的锦江饭店。田中被安排住进当时条件最好的南楼11层特大套间。周总理表示,请田中好好休息几个小时后,再陪他出席上海市举办的“既欢迎又欢送”的宴会。

根据安排,翻译周斌在晚6时50分左右前往田中处迎接他赴会。

“只见他正趴在地板上,全神贯注地翻阅着东京来接他们的飞机捎带的这五天日本的各大报纸。”周斌回忆道,地板上排列着十几份报纸的头版和国际版版面。对此,田中解释说,趴着看可以“进行比较,看得更清楚”。

周斌还记得,田中突然抬高了声音对他说,“你看,90%以上的日本主流媒体都称赞这次访华,认为我执政不满三个月就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看来,我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当时,田中和大平一行人访华遭遇了日本国内不小的压力。动身前往北京之前,大平正芳据说曾对身边熟悉的记者表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在反对派的手中。如果上天肯帮助我的话,这次谈判应该会成功。”

幸而,经过双方政府和致力于中日友好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中日两国终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正是这种愉悦和放松的心情,让田中在上海的招待宴会上喝了至少20杯茅台酒,不停地与中国朋友和随他来访的几位下属干杯。”周斌记得,在上海举行的招待宴会气氛热烈。周总理也非常高兴,几次主动与田中干杯,祝贺他这次访华圆满成功。

而大平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也感慨地写道,“在餐桌上,周总理对每位在座者都很周到,不忘对大家表示敬意、关爱和称赞。”

周恩来与田中角荣举杯。图源:GJ

机场送别感盛情

30日上午10时多,周总理陪同田中和大平一行来到虹桥机场。田中见到了让他难忘的一幕:数千名上海民众兴高采烈地敲锣打鼓,高呼口号,前来送行。

一生从未见过这种情景的田中,一下车就惊讶地问周总理,这是为什么。周斌回忆道,周总理当时笑着告诉田中,中国人民为了祝贺你这次访华圆满成功,感谢你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才以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方式,赶来向你表示欢迎和欢送之意。

田中听后兴奋地表示,不但日本国民支持我这次中国之行,中国人民也是高度评价我这几天所做的工作。他说着便走近群众队伍,与上海民众握手告别。

登机前,田中再次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他的盛情款待,并邀请周总理访问日本。

临行之际,人们看到: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首相再一次紧紧握手……“这是历史性的一幕。”有日媒评论说。

田中在中国所感受到的善意,让他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

后来,周斌还曾与田中之女田中真纪子有过交流。他当时问对方,时常带着女儿外出访问的田中首相为何那次没有带田中真纪子一起去中国。

田中真纪子对周斌说,因为她的父亲对中国有信心——中国是礼仪之邦,即便谈判不成功,相信中国也会友好地招待他们,因此不需要女儿陪同照顾。

回顾历史有启示

50年前,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长远战略眼光和巨大政治勇气,作出了实现邦交正常化的重大政治决断,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也开创了东亚历史的新时代。

日本的两位亲历者事后在撰写回忆录和口述记忆中谈及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时,多次提到中国,认为毛主席和周总理给他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

田中角荣多年后曾表示,那是“自己一生中最强有力的时刻”。“虽然(自民党)内阻力非常大,但只要自己豁出命去大干一场,是可以心想事成的。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压倒多数的国民都支持、期盼日中恢复邦交。”田中真纪子说,父亲始终认为,日中邦交正常化是日本战后复兴的重要一环。

田中还表示,“中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十亿人民,它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后,也绝不会威胁日本。只要稍微读一点中国历史,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1972年,大熊猫首次在东京上野动物园亮相时,不少日本人记得“整个城市仿佛变成了黑白两色”。 图源:GJ

大平正芳回忆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时表示:“在正式谈判中,周总理是一位强有力的对手。他既能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又能换位思考。没有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特别关怀,日中邦交正常化是很难实现的。”

回顾历史,50年风云变幻,中日关系总体取得长足发展。

9月1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在即将开启下一个50年征程之际,中日双方要重温建交初心,汲取历史经验,推动中日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健康稳定发展,要赋予两国关系新的内涵和动力。

展望未来,周斌认为,希望今天日本的执政者在“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处理对华关系”时能够从与自己同属一个政党的两位前辈政治家一再鲜明表达的“中国观”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吴宇桢

编辑 深海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