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梯门镇:古树聚群众 “古稀”话时代

 梯门镇尚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旁有棵古槐树,一年四季,茶余饭后,拎个小马扎,到古槐树下谈天说地,是尚元村村民的习惯,如今,这里又有新用途。

“我们村的槐树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过去,村民习惯在这棵大树底下拉呱。”尚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成义介绍说,“如今镇上打造‘古树·古稀’宣讲品牌,我们村也在槐树下安装了健身器材和桌椅板凳,组织村民在古槐树底下听听党的理论政策、高效农业新技术,现在大家都管这里叫‘古树课堂’。”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古树下是村民最常去、最常聚的场所,为此,梯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选出尚元村古槐、大洼村皂角树、牛庄村槐树、西瓦庄村柏树、东沟流村一步十三槐等古树,打造出了“古树课堂”。

“古树课堂”建起来了,来听的村民也兴致勃勃,那么,“谁”来讲就成了关键。梯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各村的推荐下,从党员干部、乡贤能人、“五老”等人员中选拔了一批年龄在70-80岁间的古稀老人,组成“古稀”志愿服务队。通过故事、快板、小品、诗歌等方式,在“古树课堂”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讲变化、讲美德等志愿服务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群众身边的事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文明程度。

“镇上组建‘古稀’志愿队,村书记一问我,我立马就报名了,没想到退休十多年了还能给大家伙讲课听,也算是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呗!”梯门镇东门村陈瑞宝大爷谈起自己被选入“古稀”志愿者,笑得合不拢嘴。

初秋的傍晚惬意舒适,在梯门镇大洼村的皂角树下,“古树课堂”热热闹闹地开始了。身穿红马甲的“古稀”志愿者们正在表演梆子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围观,大家纷纷拿着马扎、搬着板凳围坐聆听,不时还响起阵阵掌声。

“这些志愿者们都是老邻居了,都很熟悉,改编的这些唱词唱出了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很有意义,真不孬。”梯门镇大洼村村民雷道菊满意地说。

近年来,梯门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创新理论宣讲方式,巧妙利用群众喜欢在古树下乘凉、聊天、消遣的习惯,因地制宜精选宣讲场地、多方联动组建志愿队伍,巧妙构思设计活动项目,创新打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古树·古稀”品牌,让“古树”变身文明实践新阵地,让“古稀”老人变身文明实践志愿者,推动群众主动参与,让文明实践更聚民心。(通讯员 刘珂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