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说 | 曹慧贞——巧手轻盈舞动,演绎精美河洛剪纸文化!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时代记忆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河洛剪纸传承人/曹慧贞

  曹慧贞,女,1957年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巩义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级民间艺术师,河南省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河南财经成功学院特聘教师,河南剪纸艺委会常务理事,巩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民俗研究会副会长。

河洛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镂空艺术,用剪刀将剪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年或新婚等喜庆的节日,人们便会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的更加热烈。

  河洛剪纸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在河洛大地经久不衰历代传承,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是河洛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一项千年中华古老艺术的传承,是无数传统手工艺匠人们智慧的结晶,流传到现在,已经衍生出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技艺手法,曹慧贞老师最初作为一名剪纸手工艺匠人,把这项古老的手艺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曹慧贞自幼喜欢剪纸,她对剪纸艺术,源于内心中最初的那一份赤诚热爱,由于自己平时在公司做着财会的工作,所以只能利用业余的时间进行剪纸的练习和创作,她在学习初期,从第一步折叠的基本功开始练习,然后进行阴、阳刻。这是最考验手艺人手法的步骤,刻去表示物象结构的轮廓线,在大的块面中表现线条的方法,这种效果厚重、结实、分量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感,被剪刻去的空白组成图案,线与线不相连接。

  曹慧贞在从事民间创作的数余年间,屡获全国各项大奖。2003年,《不夜城》、《丹阳》、《开普亭》、《豫化在我心中》获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剪纸展“银奖”;2004年《飞凤凰》获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艺术展“优秀奖”;2005年《老鹰捉小鸡》、《海的女儿》获中国对外友协艺术展(纪念安徒生200诞辰剪纸展)优秀奖,被永久收藏在丹麦国安徒生博物馆;

  2007年,《泉》获中国第八届艺术节“优秀奖”;2008年4月,作品《母爱》被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国际艺院永久收藏;2010年6月作品《月是故乡明》获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民间剪纸精品展优秀奖,被中国农展馆永久收藏,并获得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剪纸精品展个人突出贡献奖;2007-2011年四年连续获郑州市五个一工程精神文明艺术创作优秀奖;2012年12月,《警钟长鸣》获得中国三门峡第二届全国廉政剪纸艺术大赛优秀奖等等。

  自2015年注册成立曹慧贞河洛剪纸工作室以来,她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前行。河洛剪纸郑州市级非遗项目,“2018非遗进校园”走进郑州培育小学、陇海西路小学,走进巩义成功学院、走进外沟小学,走进三台县七一小学,走进康店焦湾小学,走进郑州58中学,等7所学校;走进社区桐本路社区、货场路社区,滨河路社区;走进乡镇 回郭镇、芝田镇、涉村镇、夹津口镇;走进村院、原村,康乐敬老院以及开展《每周一课》公益讲堂总第118期......

  “中国优秀的传统剪纸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有责任和义务让她在我的手中顺利地传承下去。”曹慧贞说道。

  而她作为河洛剪纸传承人,也将用脚踏实地的每一步,为河洛文化历史的书写涂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作者:非遗地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