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传 | 乔十光(三)择漆一生

  联合发布单位:

  《小康》杂志社

  荣程新智研究院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时代记忆基金

  时代记忆(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致 敬

  心中有宇宙的人,眼里会藏着星空。

  乔十光说:“人太渺小,宇宙太博大,而漆就像宇宙一样,等待着人去探索,而我只是先行一步。”从事漆画艺术五十年,他用漆的黑来表达一个无穷无尽的世界,而蛋壳的白就是这片混沌宇宙中绽放的光芒。

  乔十光一生与漆相伴,以持守大漆之美、大漆之魂为己任。他从被漆“咬”到征服漆,从运用漆到顺从漆,不光开创了现代漆画这一艺术门类,同时还将处世哲学融汇于漆画艺术,醒世育人,堪为一代大师。

  大师传——乔十光

  乔十光(1937年-2022年6月9日),河北馆陶人,著名漆画艺术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漆画的开创者,被称为“中国漆画之父”。生前任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漆画研究会会长。乔十光作品注重漆性与绘画性的统一,使现代漆画在保持传统文化品格的同时不断创新,逐步走向独立。漆画代表作《泼水节》、《青藏高原》、《北斗》等。

择漆一生

  1961年,乔十光留校读研究生,壁画专业,为了寻找壁画的材料,结识并选择了漆。导师“庞薰琹”先生帮助制定漆画学习计划,到福州潜心学习漆艺的各项技法,吃生漆、褙布、刮漆灰、研磨、涂漆、推光、揩清、贴金、彩绘、镶嵌、变涂……。由于生漆过敏,吃尽了苦头。通过在福州的学习,乔十光掌握了漆艺的各项技法,也从此和漆结下一生之缘。

  关于乔十光立志研究漆画的细节,他的导师庞薫琹先生曾回忆过当年情景:“他(乔十光)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对我说他想研究‘漆画’,我问他:‘你不怕漆咬?’他说不怕。我又说:‘你要研究漆画,必须下去向民间艺师们学习。’他二话没说,真的下去了。”

  遇到天然大漆皮肤会红肿,奇痒,甚至起水泡,遍及全身,而且会反复发作,人们称此为“咬人”。1962年第一次进入制漆厂的时候,接触完一桶桶原装生漆,第二天早晨洗脸时,觉得脸皮特别厚,正纳闷着,眼皮耳朵突然肿胀起来,雷院长说这是被漆“咬”了。

  第二天,被漆“咬”的反应,从脸上扩散到全身,奇痒难耐,晩上睡不着觉,像小时候生冻疮的感觉一样,遇到凉的东西就缓和,于是接一盆凉水置于床边,将浸过凉水的毛巾搭在肚子上,痛痒便缓和下来,待毛巾被体温蒸干,痛痒继续发作,再敷凉毛巾……

  被漆“咬”过了,苦吃够了,人消瘦了,但他真正体察到了大漆的特殊与神秘。

  乔十光悟出了大漆的性格:没干的漆液有黏性,作为黏合剂,可贴可嵌;干后的漆有韧性、有硬度,可雕可刻,也可打磨;漆液有稠有稀,可堆可描,也可泼洒……

  乔十光悟出了大漆的静穆美:大漆深邃、蕴藉、含蓄、深厚,通过画家的加工,画的意境、作者的思想便具有了漆的属性。

  也许是由于我的艺术风格具有装饰倾向,1961年,我被留校读研究生,专业是壁画。为了寻找壁画的材料,我选择了漆。我的导师是庞薰琹先生。他当时虽然是“右派分子”,却敢于承担责任,帮助我制定学习漆画的计划,嘱咐我学习漆画要从技法开始。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林荫煊先生对我非常关心,安排我到由王长坤师傅主持的学校实习工场学习,吃住也在那里。开始由张长永师傅辅导做底胎,从吃生漆、褙布、刮漆灰、研磨、涂漆到推光、揩清,从头到尾做一遍,后来由李芝卿先生的弟子施萱荣女士辅导装饰技法,分别学习了贴金、彩绘、镶嵌、变涂等技法。李芝卿先生的漆艺技法样板是中国漆语言的宝库,我通过施萱荣女士学习了这些技法,还经常直接向李芝卿老师请教。半年后,我又到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及第二脱胎漆器厂实验室学习,接受著名漆器艺人陈端钿、盛继昌、郑忠厚等师傅的辅导。后来又到第一脱胎漆器厂,向张锦华、郑开朗、王维蕴师傅学习金银彩绘(俗称薄料)。在学习期间,和同辈的郑益坤、黄时中、郑崇尧、孙世浩、郑修钤、吴守端等师兄弟们成了朋友,经常一起切磋漆艺。

1963年《苏州风景》(水彩)

  由于生漆过敏,皮肤有时被漆咬(漆过敏),瘙痒难忍,必须脱离工作环境数日。每逢这时,我便背着画夹走街串巷,到处选景写生。闽江大桥、白马桥头、福州民居、榕城水巷……这些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场景,很多都成了我漆画作品的素材。《福州解放大桥》是从仓山俯视闽江所得。大桥南北贯通,闵水东西流过,中州岛像一颗宝石嵌在江中,景色非常秀丽壮观。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将近两年,这里到处留下了我的足迹。后来,我又十二次重访福州,福州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1962-1963年《福州解放大桥》

1963《鱼米乡》

1963《福州线面》

  在学习髹饰技法之外,我还尝试做了几幅小品漆画,如《鱼米乡》、《苏州风景》、《福建线面》等。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门前天天可以看到制作线面的场景,《福州线面》是在盛继昌师傅的辅导下完成的,在工艺上用单一的描金技法,线条组合曲直变化,富于韵律和节奏。我的导师庞薰琹先生看后,在全系师生大会上表扬我能“化”。我把这几张小画拿给张光宇先生看,他找来了住在同院里的王世襄先生,他们对我的漆画《苏州风景》用蛋壳表现白粉墙、用漆表现黑屋顶、用银表现天和水,一致赞扬,王世襄评价说有水墨的意蕴。研究生学业还未完成,就到了“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的年代了,我被调回到北京郊区和河北任县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到了广东农村参加文化工作队。值得欣慰的是,我在福州学到了实在的技能。我的漆画从福州迈出了第一步,福州的漆器师傅是我的漆画老师。我对朋友们戏言,我是“留闽”的。我把这个阶段称为到“南天取经”。1988年我在福州办个展时,福州朋友在给我的题辞中称我是“八闽师”,我岂敢称“八闽师”,我永远是“三山徒”啊。(因为福州有于山、乌山、屏山三山,所以又称“三山”)后来,我还请朋友刻了一枚图章:“三山门下”。

  选自《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展作品集》

  关于“漆画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除漆之外,还有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贝壳、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颜料除银朱之外,还有石黄、钛白、钛青蓝、钛青绿等。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品种。漆画有绘画和工艺的双重性。它既是艺术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成为壁饰、屏风和壁画等的表现形式。中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国家,漆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的朱漆碗,已有7000年的历史。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瑟,彩绘有狩猎乐舞和神怪龙蛇等形象的漆画,也有2000余年的历史。著名的还有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棺上的漆画、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以及明清大量的屏风漆画等。

  漆画越来越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了,成为室内甚至是室外的装饰品的同时,也增添了艺术感。

  出品人:张荣华  张凡 

策划:卫东  宁保平

编辑:田建广  郭晓飞  刘晨

  剪辑:王铁林

作者:时代记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