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样的!记临朐县辛寨古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国宁

临朐融媒10月26日讯 尹大伟

深秋的临朐,降温已经较为明显。在临朐县辛寨街道古河村的山头上,一条5.5公里长的环山生产路正在加快建设。最近,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在古河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国宁天刚蒙蒙亮就来到施工现场查看进度:“昨晚气温低,我来看看情况。”一身休闲装扮、寸头,皮肤略显黝黑,刘国宁说,他驻村已满一年,早把自己当成了古河村人,村里的事必须上心。

  刘国宁通过直播帮助村民销售山枣。

  融入,是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课。

  说起刚到村里的情景,刘国宁仍眉头一紧:“第一次到村里,足足开车2个多小时才找到这里,然后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一切都很陌生。”

  古河村距离辛寨街道镇区12公里,一条名为杨家河的小溪穿村而过,村子前面是一座大山,后面也是一座大山,村子就孤零零夹在这山谷之间。

  更发愁的事还在后面。“驻村了解情况发现,该村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子的发展没方向。”刘国宁深深感到驻村工作之艰难,但也进一步增强了他的责任感和工作动力。

  “硬骨头需要一点一点啃,首先要融入到村里,成为村里的人。”刚到村里的几周时间里,刘国宁天天在村里转,东家聊聊、西家转转,找村干部了解情况并谈谈发展,找村里老人了解风俗听听建议,看到谁家有事也不忘搭把手,村前村后、山上山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很快就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刘国宁梳理出村里大大小小20多项问题——生产路、河道年久失修,农村生活污水未治理,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收入不高,村级事务开展困难、党务工作被动……每一项都必须要解决。

  通过摸底,刘国宁发现,根子还是在“人”上,因村集体没有钱,村集体活动开展不起来,村干部、党员和村民知识、观念也久不更新……久而久之,大家的心气儿都被磨没了。

  “我感觉核心是帮助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刘国宁说,对症开方,他着重帮助完善“两委”值班、“三会一课”等系列制度,带动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并创新构建“生态情 · 古河美”党建品牌,使全村43名党员都成为党建品牌的“初始会员”,大大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同时,筹措资金3.5万元,对党员活动室重新进行了装修,以空调取代了电风扇,以投影仪取代了小黑板。

  刘国宁(左)与古河村党支部书记李迎辉查看山枣树长势。

  一系列组合拳实施之后,组织生活正常化了,村班子战斗力大大提升,发展思路随之清晰。

  “大河有水小河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10月底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刘国宁真切见证这一实践经验带来的实效。

  古河村一直有种枣的传统。村里有2000多亩枣树依山种植,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山枣脆而甜。但由于交通不便,客户稀少,时常出现“货到地头死”现象,大家眼睁睁地看着辛辛苦苦的收成烂在了山上,只能望“枣”兴叹。何不就此发展枣产业?

  说干就干。他和村干部积极谋划,请农业专家到地头进行现场指导,请来地质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种植区土壤检测,观点得到印证。他随即倡导创办“临朐翔润瓜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800余亩土地种植古河山枣,注册“北旺泉”商标,带着村民建起了从采摘、推广、销售的一整套产业链。

  古河村民忙着把山枣装箱发车。资料图

  眼看产业一天天红火起来,老乡致富的激情被点燃了。

  “不仅村民有了‘铁饭碗’,村集体收入也大大提升了。”古河村党支部书记李迎辉说,如今,全村已有50多户果农加入合作社,村集体收入每年可达20万元以上。

  线下的销售框架雏形初现,刘国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群众融入电商直播带货的大潮。他给记者讲了一件小事。

  今年中秋节当天,刚返回潍坊的他接到了李迎辉的电话,由于天气等原因,山枣价格跌了很多,村民非常着急。

  想到辛苦了一年的乡亲的焦急,刘国宁一夜辗转反侧,第二天凌晨,他就赶回了村里,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商谈解决事项,最终决定发展网络销售。

  第三天,刘国宁就邀请盈羽生鲜等直播团队到古河村的枣园进行现场直播带货。“我自己也拍视频宣传,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刘国宁说,当日直播间累计超过了20万人次观看,销售山枣5000多单,交易额15万元。

  山枣销售的“梗阻”通了,乡亲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网络销售是电商平台带给山区农民的时代红利,这会让村民有可持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强的生活。”刘国宁坦言。

  直播团队到村里直播带货。

  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刘国宁帮助当地完成帮扶申报中央财政资金,彻底解决了村周边河道治理难题;协调上报临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让该县153个村庄受惠;多争取资金,开展村庄提绿行动,建成了古河文化广场……群众在一件件、一桩桩好事实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如今的古河村,部分惠民项目和民生实事已经落地,不仅增强了村子的“造血”功能,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发展新思路,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发展的信心和活力,共同绘就了一幅“生态情 · 古河美”的乡村振兴崭新图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文图
通讯员:刘明志 刘瑞华

来源:潍坊融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