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富show丨90后“茶三代”,让喝茶变时髦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艺潼 共享联盟·德清 章赟凯

 

家庭农场游客闹,村庄发展连成片,乡村学校来了名师,百姓“家门口”看好病……南太湖畔的绿水青山间,“绿色低碳共富”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温暖而美好。即日起,浙报集团湖州分社推出《绿富show》专栏,用“现场新闻+短视频”的方式将这些带着烟火气、露珠儿的共富好故事带给大家。

在德清莫干山脚下庾村文化广场,一幢掩映在梧桐树下灰墙黛瓦的建筑很吸睛。

这间名做云鹤山房的茶室装修既复古又现代,正如这座山房的主人沈婵樱的理念,将传统文化注入创新因子,焕活莫干黄芽。

沈婵樱是土生土长的德清莫干山人,祖辈、父辈都以种茶、制茶为生。受到家庭熏陶,她打小就对茶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潜心学习茶艺,并考取了高级茶艺师证。大学毕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一头扎回山里,创新莫干黄芽的推广和销售,用年轻人的奇思妙想,赋予这片叶子更大价值。

莫干黄芽是黄茶珍品之一,产于莫干山竹林间,曾和西湖龙井一并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省级名茶”名单。

但尽管品质出众,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沈婵樱返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炼内功,恢复莫干黄芽传统的焖黄工艺。这道工序复杂且极考验水平,几近失传。但也因为其小众和稀缺,口感更甘醇,市场价值很高。

焖黄工艺下的黄茶口感更甘醇 吴建勋 摄

提升茶叶竞争力,突破区域品牌局限性是第一步,沈婵樱首战在包装销售上突围。

“当地茶农都是将莫干黄芽按照绿茶销售,每次卖一大包半斤以上的茶叶,这样很难获得年轻人的好感。”焖黄工艺下的黄茶必须手工炒制,沈婵樱将炒制后的黄芽按克分成小罐,并且设计简约时尚的包装,附上莫干黄芽的历史,做成时下流行的精致伴手礼,“仅此一项,身价可倍增不少。”

沈婵樱

刚毕业的小妮子一回乡,能干出点什么名堂?当地茶农抱着观望的态度,想看看她到底能不能折腾出水花。

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茶和包装,咋卖出去呢?脑子活泛的沈婵樱想到和民宿一起抱团借力出圈。

这些年莫干山旅游兴起,来此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喝咖啡讲究氛围感,为何品茶就不能呢?

在绿水青山间,迎着微风赏茶艺,精美的茶具和翻滚的茶叶互相成就,品一口汤色蜜黄、入口回味甘甜的黄茶,沈婵樱创造的品茶氛围感,给游客带来沉浸式美妙体验。

“我们想撕掉茶叶‘中老年’的标签,让喝茶变得时髦和有美感。”学茶期间,沈婵樱就曾受邀去韩国参加亚洲文化交流盛典,进行问茶莫干的茶道表演,到布拉格参加世界名茶评比,让中国的茶香飘到了世界各地。前几年,她和当地西坡民宿负责人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向全国观众推介莫干黄芽。

沈婵樱(左)和西坡民宿负责人受邀参加湖南卫视节目录制

每次表演前,她都精心策划场景布置,通过服装、配乐、灯光与茶道表演的配合,让莫干黄芽以更惊艳的姿态亮相。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没错。这几年,莫干黄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当地500多户茶农主动找来,跟着沈婵樱转变种植、销售模式,茶农每户年均增收6000元。

眼下,金点子不断的她又有了新想法。和民宿合作打造茶旅路线,设置最美茶园打卡点,推出与露营结合的茶会活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打卡,“未来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一起将莫干黄芽茶文化传播得更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