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持续热络 国台办介绍有关情况

▲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10月26日上午10时,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两岸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人民政协报记者: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当局不顾疫情实际和台胞呼吁,把2年内未返台的台胞户籍迁出,损害了台胞年底“九合一”选举投票权在内的权益,岛内舆论指出,民进党当局此举是为了选举利益,搞政治操弄。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民进党当局的有关做法,直接损害包括在大陆投资、学习、生活的广大台胞切身利益。民进党当局为谋取一党之私,在事关台胞权益问题上进行政治操弄,肆意损害台胞利益,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必将遭到民意惩罚。

福建厦门卫视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头面人物大肆鼓吹所谓“18岁公民权修宪”是台湾所谓“宪政改革”的关键一步,在今年年底“18岁修宪复决公投”过关后,将续推“宪政改革”让台湾迈向所谓“正常国家”。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这些言论充分暴露了民进党当局的谋“独”本性。其罔顾台湾老百姓要和平要安定要过好日子的强烈愿望,竭力炮制和鼓噪所谓“修宪公投”,根本目的是为继续操弄“修宪谋独”铺路造势。希望台湾社会各界和广大台湾同胞看穿民进党当局险恶用心,高度警惕由此带来的严重祸害,以实际行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和自身利益福祉。

总台海峡两岸记者:第90届国际刑警组织大会日前召开,民进党当局一再炒作操弄参会,国际刑警组织日前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再次拒绝台参会。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国际刑警组织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系统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允许中国台湾地区警察机构以国际刑警组织总秘书处为媒介,与各成员国中心局进行数据交流和案件协查。多年来,各国中心局与中国台湾地区警察机构通过现行机制进行的信息共享和案件合作涉及各个领域,得到了有效回复,这是有档可查的。台湾地区参与全球打击犯罪合作的渠道一直是畅通的,民进党当局反复炒作操弄所谓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本质上是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搞“台独”分裂,其图谋不会得逞。

总台国广记者:我们注意到,在落实防疫前提下,近期各地举办了一批较具规模和影响的两岸经贸交流活动,请发言人介绍有关情况,预计还有哪些经贸交流活动将举办?

马晓光:近期,有关部门和地方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两岸经贸交流活动,主要包括9月16日至18日在江西上饶举办的第18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9月20日在天津举办的天津•台湾商品博览会,9月22日、24日在山西临汾和太原举办的“台商台青走晋来”专场推介会。广大台商台企踊跃参与这些活动,充分展现了对大陆经济发展前景的看好和参与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热情。

目前还有一些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预计年底前举办。如,两岸企业家峰会将在湖南长沙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数字化、低碳化发展论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暨大健康产业合作泉城论坛将在山东济南举办。苏台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对接会和2022年长三角两岸企业家溱湖论坛将在江苏举办。云南将举办第10届云台会主题日活动、云台绿色食品产业合作对接会、云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对接会等活动。第14届重庆•台湾周、第17届湖北•武汉台湾周、第18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也即将举办。有关部门、地方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相关筹备工作,欢迎广大台胞台商台企积极参与。

中国台湾网记者:近期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持续热络,请发言人介绍有关情况,预计还有哪些重要交流活动将举办?

马晓光:暑期虽已结束,但近期两岸同胞交流依然热络,各地各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续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两岸交流活动。

在两岸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9月下旬,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在福州举办,两岸中医药专家和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共250人参加线下会议,3300余人以线上方式同步参会,围绕两岸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道地药材、服务基层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10月4日重阳节,两岸同胞在浙江丽水缙云县共同参加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缅怀人文始祖,凝聚民族精神。同一天,台湾大甲镇澜宫董事会与厦门海峡同根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闽南语原创歌曲《挂香》,共同弘扬妈祖文化。9、10月间,“守望精神家园——第八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美丽中华行旅游推广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办,集中呈现广西多彩的非遗文化,两岸同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第十二届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在台北举办,展出两岸名家书法篆刻作品200件(套)。“同上一堂非遗课”海峡两岸在线非遗教学活动,北京和高雄620余位居民参加了风筝、面塑、北京泥塑彩绘脸谱、团扇、皮影、汉服折纸等非遗项目的教学和体验。

两岸年轻人喜欢的电竞活动也如火如荼进行。9月19日,汇海上•2022两岸电竞文化节在线启动,今年在沿承“电竞交流”、“人文交流”、“文创交流”三大版块基础上,融合元宇宙、在线经济、青春文创等创新元素。9月28日,第一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电竞联赛在深圳启动,本届赛事分深圳、香港、澳门、台湾四大赛区,将于12月举办线下总决赛等活动。昨天(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77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坚持‘九二共识’ 推进和平发展”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年底前,各地还将举办多项重要两岸交流活动,有以下三方面亮点值得关注。一是今年是两岸开启民间交流35周年,福建、四川、河北、山东、广东等地将举办一系列纪念交流活动,回顾总结35年来两岸各领域交流的丰硕成果,积极探讨后疫情时代有关恢复两岸线下交流、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二是两岸文化艺术领域交流活动持续推进。中国文联、中国影协、中国剧协、中国视协、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将举办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北京、浙江、江苏、江西也将举行书画、摄影展和文创设计大赛。福建将举办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第十八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IM两岸青年影展”活动。广西将举办2022桂台“共享新机遇”暨桂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等。三是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特色鲜明。福建将举办第十届海峡青年节,预计邀请3000名台湾青年参与。湖北举办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系列活动,广东将举办第八届穗台青年论坛、首届广州台湾青年岭南文化讲解员大赛,江苏昆山将举办2022年海峡两岸全民棒垒球联赛总决赛,上述各具特色的交流活动欢迎两岸同胞踊跃参加。

香港中评社记者:我们注意到美台一些政客近来齐吹“台海战争”号,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频繁称“北京欲加速两岸统一”,台湾安全部门负责人陈明通也称“大陆可能在2023年以战逼谈”,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我们也注意到最近鼓吹所谓“两岸开战”的言论甚嚣尘上,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台湾岛内那些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士,是有感于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造成的台海危机,呼吁民进党当局改弦更张,回到“九二共识”、协商对话和两岸和平发展的正路上来,表达了他们对“台独”引发战争的深切忧虑。而民进党及那些绿营政客,他们则利用战争话题来贴靠和配合外部势力渲染所谓“大陆威胁”,是为继续“反中抗中”寻找借口,是为继续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甚至“以武谋独”寻找借口,是为能够继续依附外部势力裹挟欺骗台湾民众,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为一党之私服务。大家要高度警惕,认真辨析。至于美方一些人,我想强调的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涉。他们应当认识到,当前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动荡的根源是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外部势力打“台湾牌”“以台制华”。我们的对台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把不支持“台独”的政治承诺落到实处,不要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大陆方面是否会设置“战略防护栏”,把台海风险危害降低,或选择另一种局面?

马晓光:“台独”分裂就是威胁台海和平稳定最大的风险危害,只有遏制“台独”,才能制止风险,消除危害。舍此别无选择。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美方应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将不支持“台独”的政治承诺落到实处。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台湾岛内各方对“两岸开战”的忧虑,请问有何评论?

马晓光:首先,众所周知,当前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动荡的根源是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外部势力打“台湾牌”“以台制华”。只有坚决反对外部干涉、遏制“台独”分裂,台海才能够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第二,我们的对台方针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两岸同胞要辨明是非、认清利害,一致共同反对和抵制“台独”分裂活动,不能让“台独”分裂这个“灰犀牛”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台湾TVBS记者:蔡英文日前在所谓“世界民主运动大会”上声称,“台湾人民不会因为大陆的恐吓而动摇”。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马晓光:你刚才提到这个所谓“大会”不过是一场闹剧。民进党当局在岛内大搞“绿色恐怖”,打压迫害异己,在国际上欺骗舆论、招摇撞骗,有何资格和脸面奢谈“民主”?民进党当局打着“民主”的幌子拉拢部分反华势力谋“独”,煽动两岸对立对抗,从事分裂国家的行径,注定失败。

综合:中国台湾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