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有声秋日特惠:当我们谈论旅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点击图片进入译文有声秋日特惠)

《雨天炎天》是村上春树的游记之一,记录的是作者80年代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旅行的所见所闻。

希腊之旅是在阿索斯,内容大概是作者从一个修道院赶到另一个修道院,吃了些什么又作何感想之类的事。在这个没车、没电、没酒、没女人的“希腊僧侣自治共和国”上,旅行难免变成“苦行”:比如天公不作美,缺衣少食之类,总的来说,是跌跌撞撞,曲折狼狈时居多。

(点击图片收听有声书)

若说希腊部分能用清苦二字来概括,那么土耳其之行则只能用惧怵来形容。误入库尔德山岳武装游击队出没的地区,和暴躁的羊倌打交道,在小孩趴车的情况下突围等等,都让人很是紧张。

由此看来,村上的游记自然算是非典型的那一种。鲜有对山川风物的描写,哪怕历史遗迹就在眼前,也不会发出什么兴亡之叹。

林少华曾在《远方的鼓声》的译者短语中对此有过十分精准的评价,“当秋雨先生神色凝重地面对元老院废墟反复解读罗马如何伟大的时间里,村上百无聊赖地坐在公园草坪上看修女、看警察、看美少女、看热气球、看狗、还看人接吻。”

(点击图片收听有声书)

作者隔岸观火般的写作风格,再加上参透世事的作家变成无计可施的倒霉蛋,这种漫画般的“反差萌”更加让人捧腹连连。致力于把种种样样的细枝末节记个全,“将亲眼见到的东西写得像亲眼见到的一样”,有些日记体,充满自嘲和冷幽默,这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村上风格了。此类游记虽然不可用作旅行的攻略,但从感情上来讲却有着不可多得的真实。

阅读完毕,不禁思考,如果像村上那样冒雨在山间悬崖上逡巡,常怀 “要和狼们狗们一起露宿山林了”的担忧,是否也会乐在其中?离开之后也会因怀念僧侣们的生活方式,对阿索斯回味无穷吗?一路颠簸,心惊胆战的旅行难道不是大可不必的“劳什子”吗?

我们为何要旅行?

促使一个人出门,踏上旅途的契机有许多。新井一二三是受到森村桂的启迪,又吉直树(《东京百景》作者)是为了追寻当艺人的梦想,村上春树是听见了远方传来的鼓声……相较之下,村上春树似乎显得格外浪漫。

因为某个时刻,莫名的一个念头就走出门去实在是太过理想化,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起来总是比做起来难。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们似乎又有一个共同点:即不愿意稀里糊涂地应付日常,为了免于此类庸俗,他们便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探寻自我。

(点击图片收听有声书)

此外,这出走的渴望,这远方鼓声的呼唤,是否也受到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像《旅行的意义》里说的,是人类原始部分的遗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对流浪和自由漫步的渴望?

世间总不乏这样的人儿,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远方常怀期望,他们的自我似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更为广阔的延展。例如法国探险家妮尔,以前是一名歌剧演员,后来对西藏着迷,费尽周折,终于进入西藏,在梵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再如既不成家也不立业,毕生只求在山川中游历的徐霞客,没有张骞、玄奘、耶律楚才那样的受命,只是自己拄着拐杖,布衣草鞋去游历天下,且死也无憾。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直至两足俱废之时。不知为何,但就是要游历四方。何苦来哉?

(有声书即将上线)

马克·吐温在《傻子出国记》里探讨过旅行的意义,大概是旅行可以消除偏见、偏执和狭隘,获得对人和事的宽广、健康和仁慈的看法。《身份的焦虑》还将旅游(包括在现实中或是艺术作品中旅游)作为治疗身份焦虑问题的一种方式。无论如何,旅行的好处显然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当我们无法出门旅行,又该怎么办呢?

阅读游记或许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吧。阅读游记,类似于跟着作者“神游”四方,虽不能进行实地体验,但多少可以捕获些旅行的感受。就像看到杰克·凯鲁亚克对流浪者的称赞,听到成为“大路之子”的热切怂恿,轰轰烈烈的画面感便会扑面而来,一想到去感受世界的广阔无垠,仿佛立刻就有了自由。

而且游记中的各类饮食也是一个好看的话题。《雨天炎天》中频繁出现的 “甜得下巴发痒”的鲁克米和酒精度极高的乌糟,土耳其乡下“好吃得不得了”的面包,“试着往餐馆里进了几次,但都落荒而逃” 这样的描述和满腹牢骚的句子都让人忍俊不禁。

而且“偏见”并不妨碍阅读,“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差异反而增添了更多趣味。当然,食物对于村上春树而言,与其说是美味的冒险,毋宁说是果腹的必需,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对于专业的美食作家,则又是另一番模样。

(点击图片收听有声书)

英国女作家扶霞·邓洛普就是这样一位美食作者,她四次获得烹饪写作大奖,她的《鱼翅与花椒》广获好评。2022年又出版了一本美食随笔《寻味东西》,继续讲述一个喜爱中餐的英国人与美食打交道的故事。

《寻味东西》分为四个主题:吃东吃西、奇菜异味、心胃相通、食之史。从霉菜与奶酪的区别探讨,奇特的“试勺”晚宴,到大谈左宗棠鸡的名字由来,探讨的话题十分广泛。

(点击图片收听有声书)

扶霞是陈晓卿美食纪录片的顾问,在她眼中,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世界翘楚,自从吃过中国的食物之后,就立下“什么都吃”的誓言,甚至还去四川的一所烹饪学校学了几个月川菜。她的文章可谓文如其人,和善、有趣、可爱、率真。而且最为可贵的是那颗不带偏见,热爱生活的心。不管你是吃货与否,都能被她的热情所感染,被她不囿于文化隔阂的勇气所打动。

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也是将旅行和食物视为“宝贝”的作家。在她的书籍《这一年吃些什么好》《东京食味记》中都有对异国食物的介绍。

(点击图片收听有声书)

而《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一书除了讲美食,还提出了做终生旅人的观点,即带着对远方的憧憬,成为精神的旅人,通过阅读和美食带来类似旅行的满足感,足不出户地游历四方。而她自己还更进一步,平日里亲自烹饪异国美食,把旅行的经验融入日常,把日子当旅行过下去,既实际又浪漫。

游记的形式也不拘一格,有纪实,有小说,有风景,有美食,有历史的尘土,有时光的烙印。阅读《老残游记》可以看到清末“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在《艽野尘梦》中可以了解一百多年前西藏的风俗民情。有的作者为了读者能获得更好的体验,甚至更加别出心裁。比如在法国演员洛朗多伊奇的《地下巴黎》中,你甚至可以“乘上地铁,穿越古今”。

(点击图片收听有声书)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旅行的确不一定非得游历四方。事实上,有许多卓有见识的人物可能一辈子都没怎么出过远门,例如康德和艾米莉·狄金森,后者二十几岁断绝社交,埋头写诗三十余年。一千多首诗,讨论死亡、爱情、自然与永恒,足不出户似乎并未限制她丝毫。她的《头脑比天空辽阔》一诗似乎正好对此做了个说明。

当然,我们热爱广阔的四方!但我们也应知道,足不出户,也不是不能旅行。

(点击图片进入译文有声旅行专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