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悄现“新消费场景”:你有没有为向往的生活买单?

又是一年“双十一”将至,你的购物车有没有装满?今年“双十一”迎来一些新变化,预售时间缩短、购物车扩容、一键退差价、“烧脑”规则少了……

其实,人们的消费习惯之变不仅体现在线上购物狂欢,日常生活中也新添了不少消费门类,为更有意思的生活买单—有人放弃外卖,请人上门做饭;有人定期买花,为枯燥的生活添点颜色;有人每周都要剧本杀,体验多重人生……

为了自己向往的生活,你是否也有了“新消费”?

有人告别外卖

请阿姨“上门做饭”

“请做饭阿姨的第一周,快乐到‘飞起’!”

几天前,市民衣女士在社交平台发了这样一句话,配上5张不重样的饭菜图片,引来数百人围观点赞,还有网友询问价格。对衣女士而言,一个上门做饭的阿姨,解决了生活中的不少烦恼。

“这是我今年花得最快乐的一笔钱。”衣女士说,自己和丈夫都是上班族,公司没有食堂,几乎午餐、晚餐都是靠外卖解决,每月下来至少支出近2000元,而且很有负罪感,“每天吃外卖都会觉得好咸、好油,经常怀疑自己的身体已经因为长期吃外卖变差了。”衣女士偶然从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每月花1500元就能雇一个做饭阿姨,于是也找到中介机构预定了一位。

“我找的阿姨每天早晨7点就来,做简单的早餐和四个菜,两个放进冰箱晚上回来加热后吃,两个装进便当盒带走当午饭,这样一日三餐全都解决了!”衣女士说,阿姨大概每天工作两个半小时,算上食材每月支出2300元左右,并不比叫外卖贵多少。

在网络上搜索“上门做饭”,无数条帖子倾诉着“早八人”的心声——这些称呼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那些早晨8点到岗的上班族。济南日报记者搜索本地平台,除一些中介机构有做饭钟点工外,也有人发现商机做起了“私厨”,记者看到的账号几乎都是最近刚刚注册。

26岁的湖南女孩张要红是一名上门做饭服务的提供者,也是近日因“68元做四个菜”登上热搜的主角。两个月前,她无意中翻到了一个写着“上门做饭”的帖子。看着帖子中的菜品,她心想:自己也可以做。从接到第一单到现在,包含兼职人员在内,她的团队已经有几十名成员,时间仅用了不到3个月。

对于当前上门做饭服务的走红,张要红表示,当下一些年轻人不会或不想做饭;一些年轻夫妇平常的工作和家庭压力也较大,下班后不想再下厨;加上一些宴请聚会可能人员较多,自己做饭相对麻烦,而上门做饭服务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有人热衷买花

用一点颜色对抗焦虑

如果说上门做饭是一个解决健康生活的基础选项,日常买花则是一个为生活加分的进阶选择。

“疫情发生之前,我对鲜花没感觉。”市民露露是从疫情防控开始、电商直播兴起后,开始定期买花的。曾经,鲜花对她而言是特殊日子的仪式感,也是一种奢侈品——动辄上百元的一束花,不可能作为日常开销。然而直播里卖的云南鲜花,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几十元就能拥有一捧搭配好的玫瑰、向日葵、满天星、小雏菊,一点点鲜亮的颜色就让家里焕然一新。为此,露露买的花瓶也越来越多,几乎家里每个房间都有一点色彩和香气,她还为此学会了换水、切根等专业操作。

“现在偶尔有快递晚到两天、花瓶空着的时候,我会觉得很难熬,总觉得缺点什么。”露露说,自己还尝试着养花,工作之余打理花花草草,排解心中的焦虑。

除了网购,很多人习惯了“顺手买花”。盒马最新的消费数据显示,有近11%的盒马用户会买花,平均每十个买菜的用户中就有一人买花。在买花的用户中,月均购买1—3次的高频用户占比最高,达到了39%。买花的人多了,盒马鲜花的销售额也在不断攀升,比去年增长了近两倍。

鲜花消费日常化的背后,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从前鲜花主要用于送礼示爱,如今鲜花更像是送给自己的礼物。某种程度上,对于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的年轻人来说,鲜花成了治愈良药。不只是在心理上,今年9月在济南市平阴县召开的玫瑰花抗抑郁研究成果联合发布会就指出,玫瑰花具有抗抑郁的物质基础芹菜素、槲皮素、山柰酚等黄酮类化合物,为抗抑郁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新的研究思路。

“几年前,花店的鲜花销量主要靠节日拉动,可能一个情人节的销量比平时一个月都高。但现在,节日消费和日常消费的差值没那么大了。”在一处写字楼内经营鲜花档口的张女士说,越来越多的人把买花当成了日常。

有人“购买”快乐

从性价比到“兴价比”

有人“购买”快乐从性价比到“兴价比”

“这几年我生活中较多的花销,是买盲盒。本来是给女儿买几个当玩具,没想到自己迷上了,现在每次逛商场都要买一个,家里已经有了一面‘娃娃墙’。”

“我最近比较痴迷当‘簪娘’,就是购买各种材料做发簪,几乎每天晚上都忙到半夜。这东西挺费钱的,但看着美美的成品很开心很解压,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朋友。”

“剧本杀是我日常中比较固定的消费,每个周末都会出去跟陌生人‘拼盘’。一个人在外工作,没有什么朋友,剧本杀既能有人陪我玩儿又能体验不同的人生和情绪。”

“收集各种大品牌的联名款和一些动漫周边,是最近几年我的支出之一。这也算一种“社交货币”吧,通过这些东西跟朋友们有了更多话题。”

采访过程中,大家描述了自己生活中的“新消费”。这种为自己的情绪价值和兴趣爱好而付费的支出,被称为“兴趣消费”。今年9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中国“90后”及“00后”人口量接近3.2亿人,已成为国内消费生力军。该群体追求“自我满足”“乐于尝鲜”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推动着消费市场的结构升级,兴趣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调研显示,兴趣消费产品持续渗透到新青年消费者的生活中,拥有高颜值、IP联名的好看、好玩、好用的产品在新青年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较强。在当下,年轻人有了更多追求美好生活的选择,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精神和审美追求。“主要是因为物质生活相对丰富,青年追求更多物质以外的附加价值,从而形成了各种兴趣社群。”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不论是放弃外卖请大厨上门做饭,还是添置些可爱的小玩意儿,抑或是在兴趣爱好上有固定投资,它们成就的都是每个人心中向往的生活。而这届消费者的新选择,也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走向。

微观点>>

理解“新青年”的消费观

对于这些“新青年”的消费观,许多人直呼看不懂、不理解。“买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不如多省省钱买套房”“如此浪费的消费观真的不能接受”“买这个有什么用”“买这个能用几次”,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可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给予“新青年”的消费观一份尊重和理解。

并非盲目跟风的“伪精致”消费主义,“新青年”的消费观体现着一种务实的清醒。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曾提出“心理账户”的概念,指出人们会把各种支出或收益划分到心中不同的账户中,而这些账户在大多数时候是不互通的。例如,一万元的包包符合消费心理预期,不觉得贵,反之又很“抠门”几块钱的运费都不愿出。舍得花大钱,不舍得花小钱,是因为心理预期不一样,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在“抠”的另一面,当代年轻人在更务实的必要消费上不吝投入,“抠”是为了更好地“攒”,“攒”是为了更好地为自己的兴趣买单。

从“他人导向”变成“内在导向”,“新青年”的消费观以“兴趣”为牵引,注重内心世界的满足。

“新青年”的消费观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在百变人生里的一种追求。消费观的转变也在推动着“新青年”价值选择的转变,他们愿意为了兴趣爱好慢下来,在沉淀中挖掘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在职业选择上打破兴趣与事业的鸿沟,他们更愿意以情感价值为导向做自己的主人。(红网)

追求“兴价比”也是一种理性

“兴价比”导向的消费是一种能够满足精神、情感需要的方式。因为有“喜欢”因素的加持,加上兴趣消费型物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升、愉悦心情的持续等一系列功效,满足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

但在消费前,一定要冷静思考,分清消费的驱动力究竟是个人兴趣,还是受到了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有些人进行消费并非出于个人的喜好,而是受到了跟风、从众心理的驱使,希望通过消费行为获得认同感;有些人则是在不自觉中落入了消费主义的圈套,在商家、平台的诱惑下失去了理智与判断力。这样的冲动消费所获得的满足感是无法持续的,后续反而可能受到后悔、焦虑等情绪的困扰,也不符合“兴价比”消费的内涵。

与其说“兴价比”导向的消费是感性的,不如说这是一种感性外壳包裹的理性消费。消费是一种多维度的行为。消费者因为“喜欢”等情感因素而进行消费活动,并因此获得了情感方面的满足,这非但不是非理性的表现,反而体现了新兴消费群体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总体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取向。要注意的不是“兴价比”型消费,而是打着兴趣幌子的冲动消费。(中国教育报)

神回复>>

网友@嘤嘤:我多了哪些消费,这事儿要问李佳琦……

网友@神兽两只:兴趣消费和贪图享乐之间,就差了一份理解。

网友@锁上那个柜子:我需要上门做饭阿姨,再也不想吃“海克斯科技”了!

网友@糖宝:实体店也都在“双十一”卖券了,全方位狙击我的钱包。

欣视界>>

追求“兴价比 ”当心“精致穷”

想想看,我的生活里也相对从前有了不少新的开销:视频网站的会员、音乐软件的绿钻、娃娃机里的游戏币、每周一换的鲜花……包括刚刚兴起的上门做饭,每一笔为兴趣、为更便捷生活买的单,背后都是生活态度的转变。

这种转变里,包含着我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自我的认同,以及我们对生活圈层的选择。本质上说,这些花样百出的消费都是一种“悦己”支出,或许老一辈还认为有浪费的嫌疑,但我们大可不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年轻消费者对“兴价比”的坚持。哲学家鲍德里亚便曾说过,现代社会里的很多消费其实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性的消费,从物质追求上升到了精神追求。

新兴起的消费形式越来越多,既是社会分工细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因为市场给了人们更丰富的选择。毕竟,整个社会物质条件变得更充裕,是人们消费心态变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先决条件。多幸运,我们生活在相对有条件为自己的兴趣、舒适而买单的时代,它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乐于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自己的喜好和享受买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消费中的“坑”。一方面“坑”来自商家,新兴消费形式需要加强监督规范某些不良;一方面“坑”来自自我,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产生跟风、攀比的心态,花了钱却没有真正为自己的“喜欢”买单——当心为了“兴价比”,变成“精致穷”。(济南日报记者曹雅欣)

编辑:周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