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市473座小型水库全面推行专业化管护模式 更好发挥服务“三农”作用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日讯  小型水库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等多重功能,是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专业化管护工作是保障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11月1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改革情况。目前,青岛市现有小型水库473座,已全面推行专业化管护模式,小型水库管护改革样板县数量居全省前列。力争2025年之前,建设不少于2个省级样板县和6座山东省小型乡村样板水库,更好发挥服务“三农”作用。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周卫东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青岛市全面推进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改革,积极创新小型水库管护模式。青岛市以莱西市、崂山区为试点,先行先试开展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2020、2021年,莱西市、崂山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今年8月份,西海岸新区代表山东省完成水利部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专家评估,今年又推报即墨区创建山东省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目前全市样板县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市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积极助力了全市乡村振兴。

据悉,青岛市现有小型水库473座,其中小(1)型75座,小(2)型398座,总库容2.6亿立方米。目前,青岛市小型水库已全面推行专业化管护模式,主要分为区域集中管护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以大带小”管护模式等三类。其中全市472座小型水库实现区域集中管护,由县域直属或乡镇(街道)统筹管理。在实现区域集中管护的基础上,崂山区、城阳区、莱西市、胶州市全部小型水库及西海岸新区、即墨区部分小型水库,共计近300座,由政府购买服务管护,并规范服务流程,签订服务合同,建立考核机制。另外,即墨区1座小型水库实现“以大带小”管护模式,由即墨区河库管护中心代管。

目前全市小型水库专业化管护、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稳定管护经费渠道、巡查管护人员培训、管理房覆盖率达到5个百分之百,水库大坝超、到期未鉴定实现动态清“零”,今年经历了多次强降雨和台风“梅花”考验,保证了全市小型水库安全运行。

同时,青岛市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明确区(市)级人民政府是小型水库运行管护的责任主体,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涉及公共安全的小型水库,区(市)级人民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工程产权归属,落实安全责任;委托社会力量或相关单位代管的小型水库,管护责任主体不变。规范全方位推进流程,构建全领域规章制度,明确全要素服务内容标准,包括小型水库工程的巡视检查、维修养护、安全监测、运行操作等技术性工作,以及保洁、绿化、巡查等劳务性工作。解决制约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和标准化管理的关键, 把年度维修养护补助经费最低标准定为小(1)型6万元,小(2)型3万元,确保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到位。近三年,全市落实小型水库维修养护专项补助资金共计5929万元,除险加固资金1.45亿元,管理房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专业化管护工作的实施。

今年汛期,在各区(市)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的基础上,青岛市水务管理局派出4个检查组开展小型水库安全运行专项检查,抽查水库90座,整改152个建议和问题,实现了闭环管理。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青岛报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