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探馆丨尊老养老,2000多年前就有法律可依

刚刚过去的10月,是全国“敬老月”。孝老爱亲,是我国流传了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敬老的内容,史书诗词里不胜枚举。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大道至简——简牍里的中国精神主题展”显示,我国早早地把敬老理念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最早的养老法律实物证据已有2000多年历史。


岳麓秦简、张家山汉简

孝的人受表彰,不孝行为被定罪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最迟到西周时,已出现了养老制度。

因为“严刑峻法”的印象太深,在对秦朝的研究中,曾有“秦人不重视孝道”的观点。不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藏的秦简《表彰孝亲简》用秦代的简牍实物证明,这个观点未免片面。

岳麓秦简《表彰孝亲简》

让我们看看《表彰孝亲简》的释文:

黔首或事父母孝,事兄姊忠敬,亲弟 ( 悌 )兹 ( 慈 ) 爱,居邑里长老 (率)黔首为善,有如此者,牒书

秦代称呼老百姓为“黔首”。这枚岳麓秦简反映了秦朝政府敦促黔首尽孝,不仅通过风俗教化,还有制度规定,要求将黔首中具有孝亲等善行的人上报表彰。

这表明,孝道伦理在秦代家庭类法律中具有重要意义。

出土于湖北江陵的张家山汉简《惩罚不孝简》则明确,有违孝道者要被惩罚。如殴打祖父母的人要被弃市,辱骂亲人也会有相应的处罚。

张家山汉简《惩罚不孝简》

读一读《惩罚不孝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的释文:

子贼杀伤父母,奴婢贼杀伤主、主父母妻子,皆枭其首市。

子牧杀父母,殴詈泰父母、父母叚大母、主母、后母,及父母告子不孝,皆弃市。其子有罪当城旦舂、鬼薪白粲以上,

及为人奴婢者,父母告不孝,勿听。年七十以上告子不孝,必三环之。三环之各不同日而尚告,乃听之。教人不孝,

黥为城旦舂。

贼杀伤父母,牧杀父母,欧(殴)詈父母,父母告子不孝,其妻子为收者,皆锢,令毋得以爵偿、免除及赎。

其中有不少对于“不孝”行为的定罪,据之可见当时法律对孝道的维护。


西汉《王杖诏书令册》

中国最早的养老法律实物证据

要说目前中国最早的养老法律实物证据,是西汉《王杖诏书令册》。

1959年到1983年期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些鸠杖,还有皇帝颁的诏书(木简)——《王杖诏书令册》与《王杖十简》。

西汉《王杖诏书令册》《王杖十简》

《王杖诏书令册》是关于西汉尊老养老制度的法律法规,原简共27简,除第15简缺失外,其余26简保存完整。虽然历经千年,上面墨书的汉隶依然清晰可见。

《王杖诏书令册》的内容丰富,记载明确:

一是尊敬长老,抚恤鳏寡;

二是抚恤孤独废疾,田不租市不赋沽酒列肆(种地不交租,做买卖不纳税,可以在集市上卖酒,古代酒是政府专卖物资);

三是年七十以上赐王杖,入官府不用跪拜,有殴辱王杖主者,为大逆不道之罪;

四是处决乡吏殴辱王杖主并弃市的案例。

《王杖十简》内容涉及西汉宣、成二帝关于给高龄老人赐王杖的诏书,以及对侮辱受杖老人的犯罪者的处罚案例等。

年七十以上赐王杖,王杖长什么样呢?

在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展厅内,陈列着一个木竿鸠杖竿头上的木雕鸠鸟。

鸠杖上的木雕鸠鸟。龙文泱 摄

《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和“久”同音,有久久长寿的寓意。在古代,人们认为鸠鸟是不噎之鸟,吃东西不会噎着。因此,鸠鸟表达了人们对老人吃饭不噎、身体康健的美好祝愿。

甘肃武威出土的其中一根木竿鸠杖,长1.94米,圆径4厘米,竿头上镶有一只木雕的鸠鸟。出土时,鸠杖平置在棺盖上,鸠鸟伸出棺首,木杖上系着10枚《王杖诏书令册》木简。

甘肃武威出土的木简和鸠杖,用实物证明,在汉代,我国就已形成了一系列敬老爱老的法律法规。

整理、编辑丨龙文泱 管震

[编辑:王姚冰]

[来源:湘遇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