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兴:美丽屋场留乡愁

通村道路两旁郁郁葱葱,桂花树、茶花树错落有致,果园菜园与文化广场穿插其中……这是永兴县湘阴渡街道堡口村苟岭组的美丽屋场。建设范围涵盖周边50余户人家。

金秋时节,永兴县10多个美丽屋场示范创建点已基本完成,村民自发筹资、投工投劳,村居环境焕然一新。一幅生态美、人居美、产业美、风尚美、文化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留住乡愁,让老屋场“靓”起来

今年来,永兴县以屋场建设作为“小切口”,推动乡村“大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努力把美丽屋场建设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就是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永兴县委书记刘朝晖介绍,全县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核心,从“小切口”引入,选取10多个村做试点,启动美丽屋场建设。

该县按照“县引导、乡镇主责,村实施、群众主体”的原则,发挥村支两委及党员、组长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顶层规划时,永兴根据群众需求,注重“保持风貌、留住乡愁”这一理念,规划设计中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

如堡口村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自创建成农耕记、创意护栏、幸福菜园,与产业发展“双千计划”遥相呼应;松柏村注重乡土味道,凸显插标分田红色文化,在入村道路建成文化走廊,厚植了“文化地标”。

“我们把‘美丽屋场’示范建设作为今年乡村振兴工作主要抓手,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永兴模式’。”刘朝晖表示,该县聚焦“特”字下功夫,围绕“精”字做文章,以实现“生态美、人居美、产业美、风尚美、文化美”为创建目标,加快实现“农村有景可看,农业有钱可赚,农民有活可干”的农村幸福景象。

“美丽屋场”的永兴模式:就是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利用、推进农村改厕、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打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样板区”;是倡导乡风文明、同心美丽乡村、“五治”社会治理体系的“标杆区”;是控违治违、文明创建、乡村旅游等改革攻坚工作的“示范区”;更是永兴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检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中,展现担当作为的“试验区”……

另外,按照实现生态美、人居美、产业美、风尚美、文化美“五美目标”,永兴县美丽屋场建设标准细化了室内卫生清洁、网线管道整齐、无黄赌毒等40多项量化指标,以“先庭院整治、后公共设施,先核心区域、后外围打造,先基础工程、后细节打磨”的实施步骤,建设令人向往的美丽屋场。

在美丽屋场硬件建设过程中,永兴县探索开展“五个一”建设,即一园(一个规整的菜园)、一圈(一个集中圈养鸡鸭的栏舍)、一池(一个处理厕所粪污的化粪池)、一屋(一个堆放生产生活资料、农具的杂屋)、一沟(一条排放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水沟),通过鼓励和引导村民在门前屋后栽植花木果树、规范和整理好菜地,建设了一批美丽庭院,为美丽屋场建设增添了美丽元素。在软件建设中,则植入一个故事、一种精神、一首诗词、一个人物“四个一”,丰富屋场内涵。

走进永兴县几个美丽屋场示范村,一眼就能看出每个美丽屋场的不同,而且都有浓浓的“农村味”。

“农村的美丽屋场就要有农村味,而不是建成农村里的‘小城市’。”永兴县副县长李和表示,在美丽屋场建设过程中,该县十分注重保持山水田园风貌,结合区域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建设基础、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地方民俗风情等,因地制宜,形成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美丽屋场格局,做到各美其美,差异发展,各有特色。

不等不靠,自己动手装扮家园

在永兴县堡口村苟岭组美丽屋场采访时,占地面积60多亩地的小公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目前已投入60余万元,其中县农业农村部门引导资金20万元,其余全部是乡贤、村民等筹资筹劳,便勾出了一幅田园生活画卷。

“按市场价来建设,这60多亩的基础设施投入不会少于60余万元,但乡贤筹资及40余村民投工投劳,节约了人工费20余万元。”堡口村党总支部书记黄付平给记者算了笔账,原来美丽屋场都是些老旧房子和荒地,拆了后旧物利用,旧木头锯成长短不一的木桩打篱笆,陶陶缸缸做花坛,甚至旧酒瓶都变成了装饰物,既节省材料费10余万元,又增添了“乡愁味”。

黄付平还说:“在美丽屋场建设中,党员带头,村民们凝心聚力,主动投工投劳,有自行拆除以前搭建的钢架棚和简易鸡鸭圈的,有的主动拿出上万元资金修建的,有无偿捐助自家空房子,用于美丽屋场阵地建设的……每一位村民,都积极参与了进来。

记者漫步在堡口村的乡间小道,黑色的沥青路通到了农户家。老人小孩聚集在美丽屋场,享受着闲适的田园生活。

美丽屋场建设在堡口村引发了“蝴蝶效应”,村里的向东组等自然村纷纷仿效,打造裕农园、秋枫园等美丽屋场。随着美丽屋场建设的进行,村民们的思想也发生着微妙改变。

“我主动把围墙拆了,让自家花园与美丽屋场连成一片,既方便邻里乡亲,又增加了观赏性,多好呀!”,老党员黄跃云为了支持美丽屋场建设,主动拆除私家围墙或老旧房子。乡贤曹东主动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并第一个捐资16800元支持美丽屋场建设。

油塘村扯渡河美丽屋场建设改造启动后,需要道路拓宽硬化、修砌渠道,几位懂建筑、做过泥瓦匠的村民领头,组建施工队,全村湾共17户30余人参与土石方挖掘、排水管铺设、道路硬化施工,一方面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为了节省石料费用,村民还将一些老旧的石凳、石板抬到村湾里利用起来。

“村民参与到村湾的建设中来,让他们自己感觉到一种建设村湾的使命感,屋场的改造就顺利多了。”油塘村支书李进介绍,原本从谋划到建设要4个月时间的屋场,只用3个月就完成了道路硬化等建设进度,资金也节约了不少。

根据村民一致通过的改造规划,整个屋场需要拆除老旧危房、猪圈牛栏共7间。扯渡河党员曹丙生第一个无偿拆除自家房屋围墙为屋场建设让路,带动全村共拆除房屋11栋共1000余平方米,没有找村里要一分钱。

看着曾经杂乱场地如今正按照自己村民的规划一步步地实现,每天都有村民自愿来投工投劳参与劳动,村民曹丁生满面笑容地说:“自己动手建的家园,才让村湾更有家的感觉,拆掉围墙值!参与村里的建设更值!”

村民们不等不靠,美丽屋场自己造。永兴县10余个美丽屋场建设,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八成以上资金都是乡贤等村民自筹,随着一个个美丽屋场如同珍珠散落在西河河畔,两岸的人们正共享美丽屋场的甜蜜果实。

共商共管,幸福生活进行时

建设好的场地怎样为村民长期的提供便利?村里的人居环境怎样长期保持?

“为了实现美丽屋场建设的长治长效,有效解决‘昙花一现’问题,我们积极探索美丽屋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机制,确保美丽屋场事业坚持不懈、落地生根。”永兴县委农办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勇表示,他们坚持“一组一屋场”“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的事自己干”,通过村规民约等建立了公共设施村为主管护机制,改变了长期以来基层重建轻管的现状。

永兴县西河村成立共同缔造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理事机构,健全横向到边的村民自治体系,不断吸纳全村党员、村湾乡贤、能工巧匠为会员,让村湾群众在协商中增进互信、达成共识,形成共商共管的良好村湾风气。

“以前总为电器坏了的小事发愁,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在村里找到人来帮忙。”50多岁的村民蒋付山说。

西河村里的干部介绍,村里的留守老人比较多,家里总是有一些小事儿需要帮忙。为了方便村民的生活,村民理事会吸纳了一些村里的工匠,向留守的一些老人公布了联系电话,像是维修之类的小事儿打一个电话,村里的工匠就可以上门,老人只用出一些材料费用,就解决了生活的大麻烦。

“美好生活环境是需要我们共同管护的。”这是西河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话。村里的广场上常可以看到老年人在这里休闲、跳广场舞,广场各种健身设施齐备。村里的村务公示墙上,整齐地写着村民值日表,旁边整整齐齐书写着西河村村规民约。

该县还对美丽屋场建设示范村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工程,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保证美丽屋场建设维护资金,增强新动能。如堡口村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支部农场”建设模式,经测算,明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100万元,3年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200万元;松柏村和湘阴村坚持“村企合作”相继启动了千亩“稻油轮作”和“烟稻轮作”模式,年可增收20万元……

该县以美丽屋场建设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村庄清洁、拆危拆旧、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等“四大”行动,进一步扮靓了乡村面子、做实了幸福里子,走出了一条美丽屋场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湖南日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