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人就是好丨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孙士贞: 用生命诠释忠诚担当

“老黄牛”“顶梁柱”,这是费县薛庄镇城阳村村民对村里老党支部书记孙士贞的形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6年来,他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带领村“两委”班子搞产业、谋发展,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2020年疫情发生后,时年59岁的孙士贞连续抗击疫情6个昼夜,因过度劳累去世,用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2020年,孙士贞被评为“全市敬业奉献模范”。

抗击疫情的钢铁战士

2020年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当天中午,刚从镇里开完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的孙士贞,一口气没歇就马不停蹄上阵了。

孙士贞(资料照片)

城阳村作为费县薛庄镇的“南大门”,过往车辆人员复杂。在接到上级战“疫”命令后,孙士贞带领村“两委”,1个小时内封闭7个路口,设立1个检查站,24小时对过往车辆、行人进行检查、消毒。他本人则亲自到疫情防控任务最重、最危险的路口摸排检查,布防的警戒线还没送到,他就直接站在风雪中值守,用身体构筑防线,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1月27日凌晨1:20,值守人员发现村里有外人偷砂,孙士贞立即带人前往阻止。在偷砂人员的威胁面前,他毫不退让,一直忙活到5点多才处理完。精疲力尽的他也没有回家,又迅速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别的村是村“两委”干部24小时轮流带班,而他则是全勤值班,直到去世前,他已经连续工作了6个昼夜。

在做好值班工作的同时,孙士贞十分注重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在村里带领党员干部分头张贴悬挂宣传材料,同时利用微信等渠道传达上级倡议,利用村里大喇叭传达上级精神,“生命重于泰山!”“你现在在家中自我隔离,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疫情防控重在排查外来人员,在排查中发现村内有1户武汉返乡人员后,孙士贞临危不惧,做好防护措施后主动上门当面接触,详细了解情况。同时,安排村干部每日定时定点送饭菜、送常备药上门,并协调村卫生室乡医每日2次随访,对隔离户家中进行消毒,为隔离户测量体温,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

2020年1月26日—2月1日,孙士贞连续在抗击疫情一线奋战6个昼夜,因过度劳累去世。家属按照他的做事风格,当天下午1点火化,4点埋入黄土,在这特殊时期,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一切过程从简又从速,为防疫作了最后的贡献。

乡村振兴的头雁尖兵

多年来,孙士贞始终坚持率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村庄发展根基;团结群众服务园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积极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孙士贞(资料照片)

他发动群众流转村集体闲置的150余亩“五荒”地、滩涂地,先后引进投资了一系列过千万、过亿元的重大项目,镇政府每年给予10余万元“经济发展服务奖”,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余万元,并解决了20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村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村里有钱了,他没有忘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将集体收入重点用于民生工程。借助每年10万元的集体收入,他积极引导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动认领责任区并积极行动,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同时,他带领党员群众开展了中心大街改造、“改厕+硬化”等工作,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广大村民的贴心公仆

2007年,孙士贞在任村党支部书记10年后卸任。2013年原村党支部书记因挪用公款被开除党籍,村干部失去了威信,村里陷入混乱。在危难之际,党委和党员群众最先想到的就是孙士贞,2014年初他在党员群众的呼声中再次出任村党支部书记。

此时的孙士贞已年过半百,按理说,他本可以选择一种更加轻松、更为舒服的生活方式,但他却选择了一条忙碌充实、更具挑战的奋斗之路。有人问他,“你快60岁的人了还早出晚归、舍家撇业,动力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百姓需要!”

百姓的需要就是孙士贞前进的动力,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说孙士贞是个“大忙人”,总说见不到他闲下来的时候,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天天长在村里”。2018年,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城阳村200余亩大棚面临损毁危险,他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从迎台备战、疏散群众到灾后重建4天3夜扑在前线,疏散危房群众7人,抢救蔬菜大棚100余亩,开挖排水沟1万余米,用坚守擦亮了共产党员底色。

逝者已去,初心永恒。孙士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颗红心跟党走”的铮铮誓言,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在老百姓心中筑起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

临报融媒记者 李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