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整版报道!聚焦复旦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学深悟透 矢志团结奋斗

焦扬,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令学校师生尤为振奋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一整个篇章,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部署。

初心闪耀,使命召唤。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从政治上深刻领悟、从大局上全面把握,关键是行动上贯彻落实。复旦大学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充分发挥“三线联动”机制作用,在全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并不断引向深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到办学治校各项工作中。

全覆盖抓好学习培训,用情用心有深度。首先在“学”上下功夫。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专题学习研讨;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所有师生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好集体学习,并带动全体师生;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校教育培训必修课,对重点人群、不同对象进行全覆盖轮训。在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学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学、创新方式学。过去五年,学校开展“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主题社会实践,引导青年扎根祖国大地,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担当,五年逾10万人次参加。如今,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策划开展“强国追梦我奋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上好“行走的党课”,引导青年深入体悟新时代变化。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来”,要进一步发挥好《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和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作为红色地标的辐射作用,把复旦打造成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传播的高地。

集中式开展理论宣讲,有声有色有热度。以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初心使命的博士生讲师团20年如一日,义务宣讲3300余场、覆盖受众超过50万人次。过去五年,专家宣讲团、博士生讲师团、“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讲师团等各支队伍努力讲好创新理论、讲活生动实践,不仅面向校内师生,更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军营。“星火”队已累计服务各界参观者10万余人次,开发推出云讲解、微党团课、多语种等宣讲服务。如今,学校党委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遴选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精干力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集中宣讲。各青年理论工作队伍也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为基层一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供给,积极深入师生、深入一线、深入社会,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宣讲服务。

体系化推进研究阐释,走深走实有厚度。过去五年,我们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两大工程”一期完成,出版研究成果20卷,同步向育人工程转化。如今,“两大工程”二期建设再谋划再布局,组织专家团队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系统性研究。同时,整合学科力量、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服务党的理论创新;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政策研究、战略研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出谋划策。

多渠道融入立德树人,入脑入心有深度。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高校亦要能够回答好学生之问。过去五年,我们打造思政课程群,构筑以思政课为核心、以中国系列和哲社课程为支撑、辐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如今,学校大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贯穿各门思政课程,抓住契机打造一批课程思政“金课”,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继续以活页讲义等方式及时补充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引领推动高质量教材建设。

全方位贯穿办学治校,见行见效有力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终要见行动、见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既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也提出更高政治要求。学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让百年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赓续弘扬,彰显办学底色、熔铸大学精神;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高效推进“双一流”建设,牢记“四个面向”,坚持“四为服务”,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作出更大贡献;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坚持巩固扩大基础学科优势特色与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相结合,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瓶颈,加强有组织科研,把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争朝夕。复旦师生将把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奋斗融入新征程的时代洪流,在越走越宽广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贡献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复旦力量。

学思践悟凝共识 强国追梦再出发——复旦大学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李斯嘉 何浩然

10月16日,复旦大学学生组织骨干代表集中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王修平摄/光明图片

复旦大学航拍图。王一江摄/光明图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复旦大学】

一场又一场学习传达接连举办、一支又一支宣讲团整装待发、一堂又一堂“大思政课”走心走实……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复旦大学正迅速行动起来。


“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学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复旦大学学习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上,校党委书记焦扬表示。


联合备课、集中宣讲——让学习贯彻深入师生、深入一线

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大思政课”。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的第一周,在复旦大学校园,理论宣讲集结号已经吹响。

学校党委组建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包括校党政领导在内的宣讲团成员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集中宣讲,校内各支理论宣讲队伍也积极备课,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宣讲服务。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甫一结束,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时间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并进行第一次集体备课。

这支宣讲团由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征挂帅,成员包括深耕于教学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专业教师和学生理论宣讲骨干,通过理论宣讲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广大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今年,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迎来建团20周年。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大学生理论宣讲团体之一,这支博士生讲师团组织研究生20年来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军营等,宣讲党的理论,并成为复旦校园乃至上海、全国大学生理论宣讲的有生力量。抓住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重大契机,博士生讲师团组建主题宣讲团,开发一系列导学课程、制作口袋读本,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理论宣讲辐射能力,服务广大师生的理论学习需求。

同时,复旦大学团委将推出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示范团课,作为各级团委、各团支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范本,指导各级团支部开展“青听二十大,青讲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

狠抓理论宣讲的同时,复旦大学还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推进研究,让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此前,“两大工程”一期研究已产出了20卷本的标志性的学术成果,展现复旦大学在重大理论与现实研究问题上的鲜明特色和学术影响。

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对前期立项的“两大工程”二期进一步谋划布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充实各项目内容框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深入学习研究,在推进理论创新中强化理论武装、加快成果转化。

编写活页、分享体会——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如何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0月18日下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党委学生工作部举办一场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伟大成就及内在规律”的专题讲座。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力带领选课学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一时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围绕“三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党建+三集三提”的组织优势,积极组织六个本研思政必修课教研室分别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进行了专题集体备课,面向六门必修课的选课学生举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活动,同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以活页讲义等方式及时补充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用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充分发挥教研室和教师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李国泉说。

“全球治理中的‘治理’用哪个词比较恰当?”10月27日,在“中级西班牙语”课堂上,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陈豪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时,讨论如何用西语传播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了更精准地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国际传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对应西语官方翻译很有必要,这让我们有信心未来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2021级外文学院本科生梅旭普分享听课感受。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明确部署。”在遵循原有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学校艺术教育中心教师龚金平及时调整《影视剧艺术》课程中用于例证教学内容的影片,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使“课程思政”内涵更丰富。

创新载体、以美育德——让一场场“大思政课”活起来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联合“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同发起红色巴士研学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线”,他们精选设计沪上红色主题实践路线,开展“移动式”讲解,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一门门“行走的党课”。

10月29日,这辆底色鲜亮的巴士正式启程,带领学生党、团支部在巴士车上和红色地标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

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制作“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10集系列视频微党课并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单集点击量逾10万次。如今,16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多媒体视频微课将陆续推出,继续擦亮“复旦党委党校微党课”品牌。

“后续我们还将依托学校的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和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在红色场景、奋进情景、追梦实景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现已开发设计‘建党精神、人民城市、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美丽上海’5个模块包括20余个实践研学场馆。”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晔介绍。

在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的大厅内,《讴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复旦大学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题书画展》正在举办。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水粉画……一幅幅作品背后,是师生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昂扬旋律。

校园里,《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正在排演。这部由复旦医学生出演的话剧,将让观众看到复旦大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不断成长。

电影《望道》也即将进入全国上映倒计时,影片以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信仰《共产党宣言》为切入角度,展现以陈望道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望真理、守大道的故事。

创新载体、以美育德,在复旦校园,党的二十大精神正以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于丰富多彩的场景中得到学习宣传贯彻。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和效能。

作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讲述人: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迟  楠

本报记者:颜维琦、任鹏采访整理

能作为一名光荣的党代表参加党的二十大,我感到十分振奋。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立德树人和科技报国使命。

我们要培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把学生培养好,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我所在的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我也是“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成员,主讲“前沿讲座”思政课程。复旦的百年历史,积淀了浓厚的红色基因,无数复旦大学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赴后继,这为我们建设“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要深耕三尺讲台、精研课堂教学,讲好“大思政课”,激励青年学子铭记国家使命担当,励志勤学、刻苦钻研、投身科研、勇于创新,树立与新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担新征程赋予的新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研究理念、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将坚持真理,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代代传承。

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科技工作者要展现出更大的攻坚勇气;在一些起步相对较晚的领域,要有奋起赶超的志气。我研究的是高速光通信和高速可见光通信。这项研究受到各国广泛重视。现在,复旦大学可见光通信研究已位居国际前列,学校还成立了上海市低轨卫星工程中心。未来,我们要继续瞄准基础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问题持续攻关,建设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新时代建功立业,作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章佩林

编辑:徐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