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中国教育学四十年》:波澜壮阔的四十年中教育学的发展

“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春天的故事》中所唱的:“中国迈开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

四十多年里,中国社会科学也在守正创新中与时俱进。那么,教育学在波澜壮阔的四十年中有着怎样的发展?《中国教育学四十年》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它讲了什么?

《中国教育学四十年》由陈晓宇主编,商务印书馆2019年9月出版。它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社会科学丛书”中的一本,其总序由编委会主任杨河所写。

除了总序、前言、后记外,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教育学术”是总论,后面分述了教育学下面各个二级学科的发展,比如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技术学等等。最后两章分别介绍了定量研究方法和教育质性研究的情况。

这本书我也做了思维导图和读书笔记。书有点厚,共400多页,作为学术专著,内容专业、严谨,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学习。我来分享书中很有意思的两个小点。

寒门难出贵子?

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底层家庭的子女不具备中上阶层所特有的文化资本,因而难以取得高学业成就”。

不过,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出生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较低阶层的子弟没有中上阶层的文化资本,但依然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本,而这恰恰是他们获得高学业成就的关键——农村家庭强调的“本分”与学校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

寒门学子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文化资本,在个体能动性的主导下取得高学业成就,这也符合“物或损之而益”的内在逻辑。这是我看到过的,对“寒门难出贵子?”的最好回答。

什么是“真正的尊重”?

在第十一章“中国的教育质性研究:从孕育到传统的建立”的最后,讲到:“真正的尊重”,是在面对不同人的时候,一遍努力地理解对方,一遍小心地坚持原则并进行反思

这句话非常打动我。文中前面也有类似的描述,如“研究者必须学会与持着批判眼光的一线实践者共事,并对实践者给予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而实践者从最初的期待专家帮助他们直接解决问题,到后来慢慢学会挑选‘懂得时间’‘能够和实践者沟通’的教育研究者共商,去理解问题,创造新的文化,这也反过来促进了研究者身份的转化——实践意识和反思精神由此注入中国质性研究者的特质之中。”

讲得真得很棒,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在这里,做人、做事、做学问得到了殊途同归。

看完《中国教育学四十年》,有点心潮澎湃。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获得了波澜壮阔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和教育学科也是如此,这是一个黄金时代,是置身其中且有所贡献的人们一辈子的骄傲。

但同时,就像后记中所说的,“所有的时代都可以成为黄金时代,没有经历这一阶段的后人们,可以从回顾和缅怀中汲取相应的营养和能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未来更高水平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创造属于自己一代的黄金年代。”

我是虎皮柚子,主业做教育,业余写书评,喜欢分享美好的事物,欢迎您关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