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岭村:“一头牛”踏出乡村振兴“大牧场”

  “当年村里的日子太难了!与其‘等死’,不如‘找死’!或许还有一条活路!”时至今日,回忆起村子的发展之路,岚山区碑廓镇马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朱孔明依然感慨万分。

  10月11日早,记者走进位于马家岭村的日照鲜纯生态牧业有限公司,转盘式挤奶机缓缓转动,80头精气神十足的奶牛“排队”走上转盘上的挤奶台,只需10分钟,挤奶器就完成挤奶程序,奶牛走下转盘,沿通道返回恒温牛舍,继续美嚼智慧化搅拌机拌好的配方饲料,挤出的牛奶则通过密闭管道等待进一步加工。

  这一幕,发生在自2017年以来的每个早上。这样自动化的生产环境让人赞叹,可它真的能够发生在这个小山沟里吗?

  马家岭村位于岚山区的最西南角,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偏远闭塞,地虽不少,但多半是山岭薄地。

  早前,传统的农业种植只能解决温饱,可改善村民生活、增加村民收入的难题怎么解?历届村“两委”班子做过不少探索:种苹果树、种茶、建桃园……都未成功。

  转机出现在2013年。

  有企业正在找土地,打算发展奶牛产业。得知这一消息后,村里当机立断,决定把这个项目争取过来。

  为此,村里前前后后召开了11次村民大会,凭着一腔热情、满心诚意,将企业留在了山沟沟里。产业上屡屡碰壁的马家岭村,也迎来了破局的契机。

  这期间,为了防止上当受骗,朱孔明还和村民一起特意跑到南京,去探探企业的“家底”,“一去看,可惊呆了,开个年会好几千人参加,一上班,几万人出动,咱在村里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这样我们就放心了,他们出资金技术,咱有土地有力气,这事肯定行。”

  自此,牵上这头“牛”,村民手里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一是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1500元土地流转费,其中村民获得1200元,村集体获得300元公益事业金。另外,土地流转费五年递增200元,归村民。比起种地,这相当于村民每亩地一年能多挣1000多元。对村集体来说,一年则能增收近30万元。

  二是村民的务工收入。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解放出来,马家岭村近100人成了牧场的“产业农民”;还有村民成立施工队,承包牧场里的工程建设。据统计,牧场目前共用工140人,其中本地用工就有100人左右。


  说起如今的好日子,村民贾秀团打开了话匣子:“我邻居家孩子刚结了婚。原先,哪家闺女要嫁到咱村来,大家在背地里都要议论一下,孩子是不是让人给骗了?现在你看看,一说对象是马家岭村的,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

  牧场的收益,远不止这里。

  观察到养牛需要大量的水,马家岭村便开始在“供水”上做文章。抓住机遇,“卖”水给企业,有了“细水长流”的收入。

  “一头成年奶牛一年能吃掉7吨青贮饲料,牧场三期投产后,存栏奶牛将突破1.8万头。届时,每年光青贮饲料,就需要4万亩地的种植量。”日照鲜纯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副场长李勇坦言。

  捕捉到商机的马家岭村立即行动。

  该村联合周边村庄种植青贮饲料,让企业投资出管理、出技术、出标准,村劳务合作社出劳力,双方收益分成。

  与此同时,在牧场周边,碑廓镇打造多种体验的高效循环示范农业片区,并同步推进青贮饲料项目,流转土地2万亩,规划实施万亩青纱帐现代农业综合体。

  产业链还在拉长。

  1.8万头牛,产生的粪污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对马家岭村来说,却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于是,村集体大力发展沼气产业,将牛粪发酵,生产高品质的有机肥,返回头再卖给生产青贮饲料的其他村庄。

  从最初单纯养牛向企业供应原奶,到如今打造种植、养殖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一头奶牛所带来的红利,正深刻改变着这个闭塞的“空壳村”———

  村里修起了“村村通”,笔直平坦的马路上,奔驰着一辆辆奔向全国各地的鲜奶运输车和村民外出游玩的小轿车;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干净整洁的小院里鲜花不断、饭菜飘香;华灯初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总是不断传出欢声笑语……

  这样还不够。

  站在牛舍前,朱孔明还有一盘棋想下:“近期的目标是规划种植和研学游相结合的100亩种植基地,做企业的蔬菜供应商;远期的目标是通过牛,发展旅游业和新农业。”

  这话说毕,恰好一声牛叫从牛舍里传来,朱孔明下意识转头,看着眼前活力满满的牛,他流露出的眼神,幸福又坚毅。

(统筹/策划 刘新英 采写 全媒体记者 张莹)

短评

前行之路更需“牛马精神”

张莹

  马家岭村把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和眼前的乡村实际结合起来,既拿出千里马的气势,抓住机遇、奔赴前行,又发扬老黄牛的品格,勤勤恳恳、苦干实干,让牛的产业链在村里越拉越长,把“牛气”的生活带到了村民身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