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河南出彩故事讲给你听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我国六个行业性节日之一,11月8日迎来第23个记者节。在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45位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工作者讲述了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采访过程,畅谈工作体会、思考和感悟,充分展示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踔厉奋发、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使命担当。当前,我们要用心用情讲好中原儿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强大动力的奋斗故事,奏响“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河南强音。

我与“河南的路”一起成长

——访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最佳选手”董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能够登上央视的舞台讲咱河南的故事,我感到特别自豪。”11月6日,刚刚在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录制完《好记者讲好故事——2022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的河南日报记者董娉说。

近日,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董娉荣膺全国“最佳选手”称号。她是2022年河南省唯一进入全国十强并获得“最佳选手”称号的选手。

18年记者生涯,她12年都在和交通报道打交道。无论是“空中丝路”,还是“陆上丝路”,河南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有她在现场采访报道的身影。

“如果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特别值得去讲述的故事,那一定是‘空中丝路’和‘米’字形高铁网了。”董娉说。

提起“空中丝路”,就不得不提起第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

2015年,董娉远赴卢森堡,与卢森堡首相面对面聊起河南“空中丝路”的故事。也就是在那年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她把这些故事,在河南的舞台上讲给了大家听。

今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迈入了“市市通高铁”时代。董娉再次参加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一路过关斩将,代表河南登上了央视舞台,以“一粒‘米’的成长”为题,向全国观众讲述了她在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建设过程中的采访经历和故事。

时隔7年,她所讲述的主题从未改变,那就是“河南的路”:“不论是‘空中丝路’还是‘陆上丝路’,不论在哪个舞台上,我都渴望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告诉大家那些关于中原对外开放的故事和成就。”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弥足珍贵,正是这份热爱和坚持,让董娉与河南日报相伴18载后,还保持着刚入职时的初心和激情。她说:“到今年,我讲述的那些与‘空中丝路’和‘米’字形高铁网的故事暂时画上了句号。但我的记者生涯还在继续,我会一直记录家乡的发展与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平台,把更多属于河南的‘好故事’讲给人们听。”

温馨提示:

敬请关注今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好记者讲好故事——2022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倾听河南日报记者董娉讲述的出彩河南“好故事”!

一粒“米”的成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娉

我做记者18年,12年都在跟高铁报道打交道。

今年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迈入了“市市通高铁”时代。

当天,我和同事乘坐从郑州东站开往濮阳的首发列车做采访,完成工作后,我坐下来翻看起自己的手机相册,不禁陷入了回忆。从“点”到“一”,从“一”到“十”,又从“十”到“米”,10多年来,我与高铁一路相伴。

2010年,河南第一条高铁——郑州至西安高铁通车,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建设落下第一笔。那也是我第一次坐高铁。

从2012年起,“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全面提速。郑州至石家庄通车,京广高铁全线贯通,“米”字画上“一竖”;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开通,“米”字再添“一点”;郑州至徐州通车,徐兰高铁全线贯通,“米”字又写下“一横”。

2019年,郑州至襄阳和阜阳两条高铁开通,“米”字再添“一撇”和“一捺”。今年6月,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补上“一点”,“米”字终于成形。

10多年采访高铁建设的经历,让我对怎么做新闻有了全新的视角。我想一定要多采访那些时代的亲历者,讲他们的故事。

2019年春节,国铁郑州局司机郭洪涛和郭宇朔父子搭档值乘从郑州开往武汉的高铁。我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在站台上吃了团圆饭,也看到郭宇朔的爷爷打来电话。老人是家中第一代火车司机,开着绿皮车跑了几十年京广线,如今,就想看看大孙子开高铁的模样。郭宇朔冲着电话喊:“爷爷,找个机会您一定得坐坐我驾驶的复兴号!”

天地之中,河南的“米”字形高铁网慢慢成长,打通了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部分断点,推动全国“一张网”建设进程。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的职业生涯能够与家乡的发展同频共振,我很骄傲,也很自豪。“米”字初建成,中原更出彩,民族在复兴,一切都充满朝气和希望。而未来,我也将继续带着责任和使命,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整理)

穿越时空的对话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翟健林

焦裕禄,比我大70岁。如果他还在,今年就100岁了。

今年6月20日,我在兰考遇到了李仙海老人。他比焦裕禄小8岁,曾在兰考县委当秘书。他说,作为秘书,他见到焦裕禄的次数并不多。焦书记在兰考475天,日日夜夜没闲过。全县140多个大队,他跑了120多个,在办公室,基本见不到他。焦书记年轻时白净斯文、幽默风趣、多才多艺,打篮球,懂俄语,拉二胡、吹小号。后来,还演歌剧、编快板、跳交谊舞。可他投入最多的,还是为人民风尘仆仆、鞠躬尽瘁。那把被焦书记顶出窟窿的藤椅,是李仙海用过8年的旧椅子。

我突然觉得,原来,焦书记那么青春、文艺、真实。

在随后的采访中,我发现“焦裕禄”在兰考随处可见。

80岁的魏善民,一家两代守护焦桐;84岁的雷中江,365天宣讲焦裕禄精神;90后徐亚冲,用焦桐做古琴,带动堌阳镇徐场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还有更多兰考人,他们虽然在郑州、开封买了房子,但还是常回来看看焦桐、摸摸老树干。与其说是看树,不如说他们始终守护着对焦裕禄的感情。

如今的兰考,产业兴旺,乡村和美。党员干部凭着“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激情,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兰考之问”,带领兰考这个“精神高地”走出“发展洼地”,以率先脱贫摘帽实现小康的成绩,告慰着他们心爱的焦书记。

此后,我们多次前往兰考,制作《青春榜样焦裕禄》、《夜空中最亮的星》、“焦桐发新芽、河南添新彩”等新媒体产品,我们要用青春的旋律、现代的科技,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焦裕禄、传唱焦裕禄。

百年大党正年轻,焦裕禄这位百岁老人也正年轻。焦裕禄精神也穿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也永远风华正茂。焦书记,请您放心,我愿像那茁壮成长的焦桐树,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逸菲 整理)

程保军和他的“梦肢队”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帆

“八一”建军节前夕,我跟随一支特殊的队伍来到许昌市襄城县首山。在建军95周年之际,他们想用一次登山行动向中国军人致敬。

说这支队伍特殊,是因为每位队员都穿戴着假肢。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梦肢队”。

队长叫程保军,河南漯河人,1996年入伍,曾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11年前,一场意外,导致程保军双腿高位截肢。

当时,安装假肢要10万元左右。程保军想,何不自己做一个假肢?谁知一做就是6年。

一开始,程保军买的材料是普通铝材,中看不中用。后来,零件啮合度不行,加工精度也不够,他便自己买了机床设备,把车间搬进了老家闲置的平房里。

一次次的失败,让程保军感到失望、气馁,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但骨子里军人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儿,支撑着他重新开始……终于,这个双液压膝关节假肢真的让他做出来了。看着丈夫在家里转着圈走路,妻子周娟笑着哭了。

最近,在漯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漯河市残联的帮助下,程保军正在和几家电商企业联系,给队员做培训,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让更多的人站起来。

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梦肢队”从6个人扩展到了现在的378人。队伍里年龄最小的6岁,年龄最大的85岁。在程保军的带领下,“梦肢队”登上长城,参加了敦煌戈壁无人区挑战赛,4天3夜走完108公里……

程保军说:“我是一个兵,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战场上,战友负了伤,我要把他背下战场;和平年代,我更应该帮助身体残缺的人,成就他们的人生高度!”

那一刻,我被他的话深深打动。遥想73年前,河南日报创刊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也是一手拿笔杆,一手持枪弹,在战火硝烟中铸就党的新闻事业。如今,我们也要像程保军一样,心里刻着忠诚,时刻想着奉献,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每一段感人故事,践行自己的新闻梦!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致文 整理)

拼出来的丰收

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记者 王翌珺

我是一名农口记者。

今年夏收伊始,我和同事来到宝丰县赵庄镇任寨村,遇到了老熟人——种粮大户王炳锡,他笑着说:“看这麦子,穗大籽饱,又是一个好收成!”老王怎么也没想到,今年的夏粮不仅没减产,反而丰收了。

老王带我走进麦田:“去年两场大雨让大片农田被淹,我的地也种不上,每天都心急火燎。一筹莫展时,镇里调派机械设备,确保农户顺利播种。”

小麦种得晚,灌浆时间短,产量就很难上去。那时,老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苗能长出来都中。”

我疑惑地问:“为啥今年没减产?”他指着田边戴草帽的常天佑说,“全靠他的‘航宇19’!”

常天佑是当地有名的育种人,2013年,他培育的小麦品种“航宇19”乘坐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现在,不仅河南,连江苏、安徽、陕西等地都种有“航宇19”,平均亩产1600多斤。

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关键时期,省里的专家组来到了地头,每天带领农户察苗情、观墒情,因“苗”制宜,精准施策。到了12月,专家又指导农户及时浇灌越冬水、对弱苗追肥,增墒保湿。今年清明节前后,河南部分麦田发生旱情,农户的麦地需要浇灌和“一喷三防”,费用全部由省里埋单。

麦收时节,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考虑到在外务工的乡亲无法返乡收麦,平顶山2600多支由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帮扶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联系收割机、拖拉机、三轮车,确保颗粒归仓。

老王感慨:“是政府给钱给技术,才让我们从受灾的田里获得了丰收!”

作为一名农业大省的年轻记者,我愿做一粒种子,深深扎根泥土,汲取大地营养,沉淀为民真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在这希望的田野上,记录中原儿女粮安天下的担当。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整理)

15小时爱的接力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 梁娇娇

去年9月14日,我们接到贵州山区一对夫妇求助,他们刚出生15天的儿子,被查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及时手术,活不过30天。河南省胸科医院远程会诊后表示,手术他们能做,并且按照国家健康扶贫政策,可以免费转运、免费救治。

可从贵阳到郑州1500多公里,孩子要吸全氧,而直升机最远救援距离只有300公里,高铁又规定不允许携带氧气瓶,只能通过救护车全程走高速转运,即使这样,也需要18个小时。

有一丝希望也要全力以赴!

9月16日7时许,我开始全程直播。上高速没多久,直播间就突破千万人次。这时,我突然接到很多陌生电话,有贵州的、湖南的、湖北的、河南的。原来,我们的直播引起了公安部交管局的关注,他们迅速协调部署四省交警接力护送。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当日下午4时50分,孩子突然发烧,肺出血增加,氧气告急!这时,湖北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到直播表示可以捐赠氧气瓶……

9月17日0时30分,经过15个小时的转运,孩子顺利到达医院。60岁的王平凡院长深夜赶到医院主刀手术。

那一晚,我和全国5000多万网友守护着、祈祷着。网友送来的衣服、奶粉、食物,摆满了医院的广场。

9月17日8时50分,手术顺利结束。那一刻,在场的很多人都哭了。

让这颗小心脏继续跳动的,是全国亿万云守护的网友,是上百名接力护送的民警,是不远千里的医者仁心,是国家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兜底。

这场高速公路与互联网并行的“爱的接力”,是我们国家守望相助蔚然成风的一个缩影,更是新闻媒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充分体现。一年来,我们通过直播募捐2720万元,救助了遵义的小幸运、青海的小婷婷、西藏的小拉姆和他的小伙伴们……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将继续用镜头捕捉患难之时相依、危难之中相助的动人瞬间,记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感人故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整理)

图① 河南日报记者 董娉

图② 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记者 翟健林

图③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 梁娇娇

图④ 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翌珺

图⑤ 河南手机报记者 刘晓帆

中原观察 | 记录时代 聚焦出彩

□丁新科

今天是记者节,讲一讲河南发展故事。近日,在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河南日报记者董娉荣膺“最佳选手”称号,这也是2022年河南唯一进入全国十强并获得“最佳选手”称号的选手。董娉以《一粒“米”的成长》为题,讲述了她在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建设过程中的采访经历和故事。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他们走进现场,近距离感知时代脉动,用笔墨、镜头记载山乡巨变。最近,大型纪录片《红旗渠精神》在央视播出,林县人的壮举再次让人思考: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人们何以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在红旗渠纪念馆,每当游客走过那张著名的红旗渠通水照片时,讲解员会向大家介绍,这张照片是河南日报记者拍摄的。红旗渠施工10年,照片的作者——河南日报摄影记者魏德忠跟踪报道拍摄10年,留下诸多经典镜头。事实上,河南日报社很多记者都曾参与报道红旗渠施工,当时报社领导带领编辑部在林县几次成立“小编辑部”,现场编稿、排版、发排。当年参与红旗渠建设报道的人早已退休,但河南日报社对红旗渠的报道延续至今,持续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核。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好的故事、好的作品从哪里来?从火热的实践中来。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河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半年不同程度加快、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翻开新篇,重塑重构省实验室体系,郑大、河大双双迎来院士校长,海内外人才纷至沓来……发生在中原大地的变化,就是好故事的源泉活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不但要干好,也要讲好,让更多人了解今日的河南。

身子沉下去,脚下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力量。在兰考张庄村,我们数次到访春光小院,见证了闫春光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逆袭,更全景展现了兰考人巩固脱贫成果、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光山,我们看到老乡们油茶园越开越旺;在卢氏,我们喜看乔迁新居的群众贴上“住新房感恩共产党,好日子不忘政府帮”对联,日子越过越美……

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曾经渣坡满山的小秦岭如今山青水绿,民权申甘林带草木葳蕤,大别山老区加速绿色崛起……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看工业,大国重器盾构机入地便一往无前;看文化,北宋州桥遗址重现千年繁华;看科技,阿兹夫定获批上市,河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亮相……以古闻名,以新出彩,在记者的笔触里,在火热的评论里,在灵动的视频里,一个立体、多彩的河南向我们走来。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新闻界前辈范长江认为,这个社会需要有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如今,新闻报道工具更加先进,传播平台更加多样,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我们更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中原大地,用心聆听奋斗者铿锵的足音,用笔和镜头忠实记录实干者拼搏状态,用情讲好亿万中原儿女奋进新征程故事。好新闻永远在现场,好记者永远在路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