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泥,眼中有光,我们一直在路上 ——日照日报社第23个中国记者节特稿

  记者,是行者,行万里路,记世间事。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积淀真情:触摸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声音;感知人物温度,点亮心中灯火……这是新闻人的职责和担当。

  11月8日为第23个中国记者节,在此,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身边的记者们———看他们如何深入基层一线,记录日照城乡蝶变之迹;如何联系服务群众,书写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如何创新求变,在融媒体时代淬炼自己、增强本领。

  在一篇篇沾泥土冒热气的稿件中,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镜头故事里,记者们始终与人民在一起,用不变的初心、无悔的付出,书写着新时代记者的使命和担当。

他们,在一线记录城乡蝶变———

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新闻主业,深入践行“四力”

  作为党的喉舌,“抓党建就是抓主业,强党建就是强主业。”这条原则始终贯穿在日照日报社(集团)发展的过程中。今年以来,为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提升”,报社党委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落实和检查,以党建引领发展,把党建融入发展,用党建推动发展,靠发展检验党建,并把创新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精准精确及时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工作,日照日报社报、网、微、端等媒体平台精心谋划,协同作战,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先后开设“二十大进行时”“二十大时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栏目,迅速掀起宣传报道高潮。

  为助力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聚力突破县域经济”宣传造势,展现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中独具特色和具有启示性的招引故事、突破路径、建设经验,今年4月,日照日报社(集团)策划开展了“社长总编到一线”活动,由党委成员带领相关记者到区县、部门采访,指导编辑记者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作品,切实提升编辑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日照日报社(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牟敦波带领党委成员和部分记者,分组奔赴各区县工厂、项目现场,精采精写,先后采写了《用科技创新磨炼“一技之长”,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小巨人、瞪羚企业蓬勃兴起———东港区:力推企业迈向“专精特新”》《“一链一制”“一链一策”,一张张招商图谱、一个个建设现场———岚山区:“链式”发展拉动大项目拔节生长》等稿件。

  系列报道见报后,社会反响热烈。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刊发稿件30多篇,系列报道7期,有力地提升了新闻工作者“四力”,以实际行动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营造了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为地市党报记者,就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焦点,深入一线,实时报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路径和经验,还要密切联系群众,关注并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身为新闻记者,他们闻令而动,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勇往直前———

  五莲疫情期间,融媒体记者冷炳豪深入抗疫一线采访,所拍摄制作的视频被凤凰网、新华网主页采用,疫情之下日照的众志成城、互助温情被广泛传播。

  今年台风来袭,防汛报道小组的十三组记者们顶风冒雨,冲到防台风、防汛一线,合力采写出《战“梅花”,日照全力以赴!》,展示了敢打硬仗、敢挑重担的新闻“尖兵”形象。

  今年,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在日照举办。期间,各路记者在酷暑中奔赴赛场,一篇篇稿件、一个个视频应时而生,共刊发稿件、视频、照片468篇条,记录着精彩赛事和感人瞬间,见证了我市奋力兑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增彩”的申办承诺。

  身为新闻记者,他们常常将脚下的泥土变成笔尖的芬芳,把心中的感动化成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喜迎二十大·乡村十年看变化”集中采访活动中,记者们深入各区县农村,报道十年来日照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的生动实践。

  “90后”记者张莹在采访东港区南湖镇西沈马庄村村民王玉玲时,由王玉玲的生活变化,探究出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棚后给村民带来的红利,正如她在稿件《让大棚里有菜,饭桌上有肉,口袋里有钱———西沈马庄村:“种”出村民的甜日子》中所言———西沈马庄的合作社用实际行动和看得见的收益,“种”出了甜甜的果子,“种”出了甜蜜的日子,“种”出了致富的“邀请函”。如今,在西沈马庄村,村民们正沐浴在大棚的温暖之中,感受着新“菜篮子”带来的希望。

  身为新闻记者,他们常常寻找挖掘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使之成为照亮人心的温暖灯火———

  今年8月份,由融媒体记者陈潇采写的新闻通讯《孔庆宏:“每一天,都是火热的征程”》在《日照日报》刊发后,编辑将其转发在“日照日报”人民号上,阅读量已过十万。

  无论风里雨里,还是严冬酷暑;无论疫情一线,还是艰难险阻,记者的身影始终在一线。

他们,在开拓市场中服务发展———

创新策划活动,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新闻内涵

  策划,从一定意义上说,让新闻更有内涵,可以更加提升新闻表象背后的内在价值。目前,新闻策划越来越受到各新闻媒体的重视,成为各家媒体争取读者、扩大自身影响的利器。

  已在日照连续举办五届的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可谓是日照日报社(集团)众多策划活动中的精品力作。该活动由中国记协指导,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与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日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中,在全国知名摄影记者和大咖的镜头里,日照城乡蝶变的足迹和亮点借光影之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日照、了解日照。

  在这个过程中,日照城市内涵不断被挖掘、被放大、被延伸,城市魅力不断彰显。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已成为日照城市形象的一张崭新名片。

  今年的第五届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暨主流媒体聚焦“链上日照 精彩蝶变”新闻摄影采访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分三个阶段举办。目前已分别于6月29日至7月1日,8月3日至5日成功举办第一、第二阶段活动。

  据初步统计,第一阶段活动中聚焦的内容已有43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刊发稿件900余篇;第二阶段活动中聚焦的内容已有360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刊发稿件600余篇,呈现出中央级媒体集中报道、省市主流媒体报道量大质高、新媒体宣传铺天盖地的宣传态势。

  今年以来,日照日报社(集团)积极策划、组织举办大型活动,除中国(日照)新闻摄影周以外,还统筹组织了日照市第四届“第一书记代言俺村好产品”展销会暨“庆丰收 迎盛会”活动、2022年日照房地产夜宴嘉年华暨宜居消费文化节活动等,提高了日照日报社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也得到了老百姓纷纷点赞。

  活动效果从数据中可见一斑———9月24日至25日,日照市第四届“第一书记代言俺村好产品”展销会暨“庆丰收 迎盛会”活动在日照香河体育公园举行。来自全市51个乡镇街道的171名“第一书记”纷纷化身代言人,使出浑身解数推介自家好品,3天内338种好产品被销售一空,实现销售额126.7万元,达成订单190.3万元。“报社组织的这个活动太好了,每年我们都盼着到这个活动中买土特产,既实惠又放心!”市民杜女士表示。

  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办好报纸的法宝。只有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报社的发展才能有深厚的根基和土壤。

  也正是基于此,今年5月份,日照市文明办、日照市民政局、日照日报社联合组织实施了“党报记者进社区专项行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波为社区记者授旗,副市长张金梅出席活动。活动开展以来,50名记者活跃在各个社区,采写了《76岁老人“双向奔赴”的这一幕温暖着抗疫的“大白”》《五年义务收缴水电费———这个热心居民乐为邻居当“管家”》《85后业委会主任贾师鲁:“我就喜欢这工作,不求回报”》等鲜活生动的稿件,并在《黄海晨刊》周五社区版上呈现。这些稿件记录着我们身边人的暖心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并为提升我市基层社区治理水平建言献策。

  社区记者隋言晨表示:“我们走到群众中去,走进老百姓家中,就是为了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纾难解困,以实际行动树立好‘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肩有担当’的新时代党报记者形象。”

  此外,报社搭建了“一线工作”新平台,开设“记者在一线”“现场新闻”等报纸、新媒体栏目,既传达党的声音,又反映群众的意愿,高频次刊发来自基层、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的稿件,提升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加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纽带”作用。

  坚守党报新闻人初心,担当党报新闻人使命。今年,日照日报社(集团)还策划推出了主流媒体聚焦“阳光下的麦盖提”新闻采风、教师节特刊、日照市首届美食大赛等活动,以及“领航中国”“生活在日照,就是幸福”“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栏目,用创新策划展现城市发展足迹,用小切口和鲜活事例展现城市之变,并在这个过程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新闻内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他们,在比学赶帮中淬炼本领———

加速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人才建设,强化内容生产

  近年来,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以及其他地市报推进媒体融合之势,日照日报社(集团)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融合举措,进一步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连续三年投资800余万元开展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100余万元,用于媒体办公区域改造和网络(案例)防护设施配备。目前,融合报道指挥、全媒体采编、媒体资源库、报纸排版、客户端、网站与数字报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平台系统已经部署完成,并持续进行优化提升;多功能新闻演播厅、融媒体指挥平台已经启用;超融合服务器、核心交换、安全防护等硬件设备使用顺畅。主流日照客户端、日照新闻网的新闻资讯数据已经实现与“爱山东·日照通”共享。

  至此,文字、图片、视频立体化呈现的融媒体宣传格局初步形成,从纸上到屏上,从平面到多维,一个全媒体的平台正在渐渐成型。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下,不仅硬件在加速更新,软实力也在不断优化。无论媒体呈现形式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始终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在融媒时代为读者奉送出更多优质的精品力作,人才队伍的加强必不可少。

  今年以来,为着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骨干队伍,推进报社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日照日报社(集团)党委推出了系列举措——— 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推进党建创新,加快提升编辑记者政治能力;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培训工作、强化实践锻炼、营造比学氛围,不断加强编辑记者在采编等业务能力上的提升。

  期间,先后组织到苏浙和省内新闻单位学习,并与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签订对标对表学习协议书,以先进地区的经验,来建立完善干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创新思维解决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融媒体改革等问题。此外,创新“一线工作法”,让编辑记者多到群众中,多到一线中,通过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提升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

  为提升编辑记者新闻业务能力,今年,日照日报社(集团)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科学设置了不同岗位的培训课程,开展岗位知识、新闻业务知识、融媒体知识、复合知识学习培训、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等五大类培训。集中召开了评论员队伍建设、文艺副刊工作、新闻摄影短视频制作、青年职工座谈会等,为员工的业务能力发展确定目标和方向。

  其中,杨家德主讲的《新闻价值的发现与新闻角度的选择》《“重大主题报道的写作——— 以五莲疫情防控攻坚战系列报道为例”专题培训》,通过具体案例深刻剖析了好新闻采写的精髓,进一步提升了编辑记者对新闻的敏锐度和实战能力。

  为给年轻编辑记者打造良好的成才环境,报社还实施了“9 0后”青年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配对开展“一对一”师徒结对,有效激发了青年员工队伍活力,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提升业务能力。

  同时,在一楼大厅新设置了书吧,开辟报社干部职工出版的图书专区,让广大干部职工以他们为榜样,尽快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报社上下勠力同心,新老记者“同台竞技”,比学赶帮的氛围日益浓厚,创造了可喜的成果———

  连续三年获山东新闻奖最高奖——— 在2021年度山东新闻奖报纸作品复评会上,本报记者夏宗伟、许静、王帅、何安娜采写的系列报道《我市“共克时艰 同心抗疫”打好五莲疫情防控攻坚战系列报道》,本报记者蒋月阳采写的消息《司法所长列席乡镇党政工作会,把违法事项排除在决策前 日照1385份“问题合同”被否决》分获系列报道类、消息类一等奖。《日照日报》已连续三年有两件作品荣获山东新闻奖一等奖。

  融媒体传播力不断加强——— 今年以来,日照日报视频号制作发布视频2747条,总阅读量2000万+;完成活动直播77场,累计观看人数248万;主流日照视频新闻150期,仅党代会和两会期间,拍摄制作109条新闻视频。不仅在自有平台上发布,很多也被学习强国、新华视频等平台选用。

  今年以来,日照日报融媒体平台传播力迅速提升,在全省传播力考核中,在32家市级媒体的排名由年初的第29名,提升到8月份的第9名。其中央级平台传播力始终保持在前10名。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

  向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