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曝宿舍“丑闻”:人这一生,最该看透3个真相

最近,一条“我是如何从专科到斯坦福”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了。

他叫何世豪,是一名山东小伙。

高中的时候,因为天生爱玩,他的成绩一直都是班级倒数,高考后便只上了一个专科。

上大学的第一年,他依然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晚上经常会和室友一起通宵打游戏、看电影。

如果不是和室友的一次冲突,这样混日子的生活还会持续很久。

事情的起因,是何世豪为即将到来的四六级考试做准备。

没想到,他开着台灯学习的身影却刺痛了室友的双眼。

“他们要看恐怖片,就说我开台灯影响到他们看恐怖片的气氛了。”

见他没有反应,室友居然伸手把台灯砸了。

这一砸,不仅砸断了他们的友情,还砸醒了何世豪的上进心。

“我当时就觉得不能再这样了,跟他们不是一类人。”

从那以后,何世豪彻底觉醒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

有同学看到他学习,会直接将他的书拿起来扔掉,甚至撕掉他的笔记。

于是,白天他干脆泡在图书馆。

晚上宿舍断电,无法开灯,他唯一能学习的地方就是男厕所。没有桌子,他就把脸盆扣过来当桌子用。

就这样,他一个人窝在厕所学到四五点,还被人起了个略带嘲讽的外号“何五点”。

但何世豪不在意,索性将自己的签名改成:

“要么五点睡,要么五点起。”

他知道自己并不聪明,只能下笨功夫。

皇天不负有心人,何世豪专升本成功。

考上本科后,他依然没有放弃努力。

考研时,他又瞄准了国内神经外科最好的学校首都医科大学,被顺利录取,并一路直博。

最终成功逆袭到了顶尖名校——斯坦福大学。

回顾自己十年求学路,何世豪没有纠结,没有抱怨,而是坦然地表示:

“你想要改变自己,那么你就要去证明自己。”

何世豪人生命运改变的背后,隐藏了这三个人生真相。

保持正能量,是抵御平庸的开始

巴尔扎克说过:

“人总是适应自己的境遇的,早晚会忍受生活的平庸。”

生活是向前的,但很多人的日子就像被撕下的日历。

数字在变,日历在变,可自己却被困在时间里,日复一日,无法走出。

但心中有光的人,不怕路长,无惧平庸。

还记得那个从流水线女工到谷歌程序员的孙玲吗?

出生在湖南农村的她,因为父亲的一句“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不如早点回来帮家里干活”被迫辍学。

19岁的孙玲,选择了和村里大多数孩子一样的路,远赴深圳打工,成了一名电子厂女工。

工作算不上辛苦,只是每天一睁眼,耳边是机器轰鸣,身边是面无表情、埋头工作的一张张的面孔。

偌大的工厂里甚至没有一扇窗,让她感觉自己随时要被“吞没”。

如果这样一直下去,或许她的人生不会有任何变化。

但孙玲偏不,她想要“逃离”这样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她更不想变得日渐平庸,被身边人同化。

离开工厂的那个夜晚,她在日记本里写道:“还是有些不舍,但这里太狭隘了,容纳不了我。”

在20岁那年,她积极寻求改变,省吃俭用,用全部家当学习软件编程和英语。

这当中的难处和心酸,可想而知。

每当遇到问题时,她总是会给自己加油打气,调整状态,继续上路。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她成功申请到国外留学的机会,在纽约谷歌办公室上班,彻底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诗人狄兰·托马斯说: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人生在世,我们更不要坦然地接受平庸。

哪怕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消耗能量的过程。

身处困境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赋能。

当我们的内心足够丰盈,即便两手空空,也可以拥有无限可能。

来源:全景视觉

太聪明的人,反而不容易成功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这样写道:“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

他还说:

“大师都是很笨的人。

“只有很笨的人才肯下苦功,才会坚持不懈登上顶峰,才会十年磨一剑,一剑号江湖。”

其实,他口中所谓的“笨”,不是愚,而是痴。

简单来说,就是把会做的事情做得漂亮,把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

这句话,同样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1978年,刘震云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那时候,他班上的同学几乎人人都在写书,渴望一朝成名。

刘震云也跟着写。

写到身边的人都放弃了,写到班上最后只剩他一个人还在动笔。

一如既往,笔耕不辍。

他的执着,换来的是《一地鸡毛》《手机》《我不是潘金莲》……等多部耳熟能详的作品。

2011年,他凭借160万元的版税收入在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位列第26名。

甚至,他的作品远销海外,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是他的才华,远远超过和他一起写书的同学吗?

事实上,不是聪明的人容易成功,而是执着的人才会笑到最后。

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从小父亲就教育她,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个“笨人”。

小时候每次考试前,父亲都会说,不会做的题就不要做了,浪费时间,把会的题保证做对就可以。

这种“笨人”教育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她的人生。

长大的刘雨霖在成为导演之后,会让每位演员都花时间体验生活,学会一门手艺。

剧本中,不管“的”“地”“得”还是标点符号,一个都不能出错。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缺的是肯下笨功夫的人。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有人会放弃,有人会犹豫。

只有肯下苦功夫的“笨人”,才是离成功最近的人。

来源:全景视觉

只要不停下,任何时候都是起点

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有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会才明白的?”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说:

“很多人从高考结束放下笔的那一刻,就已经停止努力。

“放弃成长的人,一定走不远。”

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及时的。

不会因为所谓的“没时间”“来不及”停止前进的脚步。

感动世界的摩西奶奶,就是如此。

她的前半生,乏善可陈。

生活被带孩子、擦地板、挤牛奶……各种生活琐事填满。

直到76岁的的时候,她才第一次拿起画笔。

80岁那年,她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

在她漫长的人生中,留下了1000多幅油画作品,其中20多幅是在过完100岁生日之后的画作。

她曾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时机。”

每个人都有自己觉醒和闪光时刻,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有句话说得好:

“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

来源:全景视觉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1.自我觉察

后台经常收到这样的私信:

“我知道自己在虚度光阴,也想努力变好,却不得其法。”

每个人都有能力精确地知道自己所感受到的能量,以及感觉的真实性。

但我们的感受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想法淹没,无法安住当下。

而当你开始自我觉察,准确识别时,便是改变的开始。

2.正念练习

当我们捕捉到自己的感受时,很多人会陷入到内耗中:

“为什么我这么差?”

“如果当初不这样就好了。”

但我们可以通过正念练习,停止自我消耗,更好地疗愈自己。

比如,可以采取坐着或平躺的姿势,尽量让自己处于舒服、放松状态。

深呼吸5~10 次,仔细体会自己的身体与床的接触,体会身体回归到中心,展示内心对话。

3.投入行动

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不在其他,就在于行动力。

失于行动,再好的想法也只会徒增折磨。

如果你想要彻底改变,那么你需要的就是:立刻做

生活能馈赠的,永远是自己愿意向前的人。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会忍不住惊出一身冷汗:

我有多久没看过一本好书?

我又有多久没有学习过一项技能了?

与其每天下班后躺在床上玩手机、刷视频,倒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享受,去改变,去创造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切都来得及,怕的是你不开始。

看过这样一句话:“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

昨日种种,皆已过去;明日之事,尚不可知。对未来的最大慷慨,就是把努力献给现在。

请相信,再普通的人、再不起眼的付出、再不显著的坚持,都会在时间的雕琢下闪闪发光。

生命短暂,即使有些事只是徒劳,也请坚持徒劳,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赠礼。

作者:有书乔木,来源:有书(ID:youshucc)。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