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村改社区”平稳转型升级

(文/柳桂忠 秦明强)为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着力破解基层党建“老大难”问题,聊城市实施县(市、区)党委、市直有关工委(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以抓党建促发展、强服务、惠民生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顶格推进、品牌引领、规范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推动项目持续开展,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推出《聊城市县(市、区)党委、市直有关工委(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展示》专题,将各县(市、区)党委、市直有关工委(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进行分期展示。

在村改社区工作中,聊城市东昌府区坚持党建引领、区镇联动,围绕优化组织体系、健全治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拓宽增收渠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治理提升服务效能、以服务凝聚广泛共识,探索出一条从“你和我”到“我们”的社区治理路径,推动“村改社区”平稳转型升级。

由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试点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多部门在社区实施改革试点项目。选派精干力量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依法选举为居委会主任;选派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机关干部、下属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辖区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原村级骨干等在社区内担任职务,织密“一张网”。依法撤销下属自然村村委会,改为居民小组,并推动居民小区成立实体党支部,将网格细化,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一网联动,多网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村改社区全过程,把组织意图转化为“我们”共同的转型意愿。

全面推行“四议两审两公开”“问题化解在社区”“信义积分”等制度,构建起多元共治格局。村改社区后,明确社区党委对辖区各类组织、各项事务实行全面领导,规范社区和居民小组权力运行。充分发挥原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两代表一委员”“五老”志愿者作用,在社区内设置“聊来温暖”议事厅,通过开展“党群夜话”、上门走访等活动,引导群众有事来聊,遇事多聊,聊出和谐,聊来温暖,从而消融隔阂,将问题化解在社区。探索“信义+服务供给”模式,制定《居民公约》,把信义积分与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结合,兑现“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发挥信义自律和约束作用,引导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

一方面,与社会公益组织相结合,延伸设置“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助残扶残等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志愿活动,让“红马甲”成为社区一道亮丽风景,实现志愿服务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健全为民服务“微清单”,围绕党建活动、便民服务、就业指导、退役军人等民生需求,打造“党建+民生服务”综合服务平台、“零工驿站”“军人之家”等,将行政审批业务下放至社区,创新“6+1”受理模式、“4+N”处置方式,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网统管、一站通办”的党群呼应模式,实现社区“一站式”民生服务。

社区“两委”积极引导居民小组股份合作社党支部、理事会成员树立“经营社区”理念,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居民变股民。鼓励各镇(街道)成立党(工)委领办、各村合作社参股的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推动抱团发展、连片振兴。在社区打造“光影直播间”、电商产业园等,培育电商达人,以新业态新模式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和非遗文化产品,为产品赋能,为集体增收。依托镇街特色产品形成产业链条,实行“轻资产”运营,接管辖区居民小区物业服务,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同时,实现发展融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聊城市东昌府区在推动村改社区、“村民变市民”过程中,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各类组织、各类群体组织起来,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不再是“我”的独角戏,而是奏响“我们”的大合唱,实现了村改社区规范化水平、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