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鹏 看透地下三千米

文/吴文峰 赵 坤

深夜,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红色小楼里,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大鹏博士办公室的灯,明晃晃地 亮着。

他说:“地科院凌晨3点的星光最美。”

我说,比星光美的是凌晨3点依旧在奋斗的人。

9月7日,中宣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首届全国“最美自然守护者”名单。他成为9位“最美”者之一。

放弃北京户口逆飞泉城

毅然放弃了北京户口,李大鹏带着妻儿奔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只因情系桑梓、魂系山野。

2012年12月12日上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大鹏顶着北京第一场冬雪,走进了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会场。他认真地汇报论文成果,对答辩委员的提问应答如流。离开会场的那一刻,他禁不住蹦了起来,狠狠地做了个扣篮动作。

导师杜杨松教授说,他是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个4年半毕业的硕博连读生。研究生期间,他一直过着从实验室到工作室两点一线的生活。

4年多的时间里,他只打过一场篮球,还是代表班级参加的学校比赛。这对于身高1.88米、视篮球如命的他,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同学说他光顾研究地球了,篮球爱好都不要了。他笑笑说,“学好地质,不仅可以了解地球数十亿年的沧桑,还可看到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地球的奥秘太无穷了、吸引力太大了。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去研究月球呢。”他一本正经地说。

1986年3月,他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市赵虎镇一个叫丰乐李的村庄。受干地质工作的舅舅影响,他从小对各种石头充满好奇,对远方的大山充满向往。

2004年高考,他以当年全镇最高分634分,被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方向专业录取。4年的大学生活,他不仅收获了地质学知识,还赢得了同级、不同专业的一位女同学的芳心。

2008年,他俩双双考进北京。两所校园一西一东,校门相对。他走进了西边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门。因为刻苦博学,他获得了首届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两年后,一对恋人双双硕士研究生毕业。他爱人进入北京神州数码集团总部工作。2011年5月,在读博士的他登记结婚。2012年3月,儿子在北京出生。

博士答辩后,雪花漫天飞舞。他快走了几步,兴奋地掏出手机:“老婆,过了!很顺利!”“那好,快订票吧,咱回家!”

挂了电话,他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曲《水手》:“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渐渐的忽略了父亲母亲和故乡的消息……”

这次回家,意味着他和一家人的重大转折。

他主动舍弃了全家人已有的北京户口,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爱人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待遇。他义无反顾,回山东当了一名跋山涉水的地质科研人员。

2013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七。夫妻双双走进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安顿好后,他回北京迁移户口。派出所女民警惊讶地问:“户口迁回山东吗?你确定吗?我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业务。鼠标一点可就回不来了。”

“确定!”

在济南的派出所落户时,经办人也是位女民警。“这是我工作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办理这样的业务。”

他的妻子也曾提出:“咱们逆迁户口,孩子长大后,怎样向他交代?”他笑笑说:“只要有能干的爹妈,孩子谁不自豪?”

如今,10个年头过去了,他取得了数十项令儿子自豪的成果和荣誉。

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于学峰说,李大鹏是我院引进的第一个博士。他善担当勇奋斗,有魄力、有魅力,是各项工作的“领头羊”。

火眼看透地下三千米

从住宅楼到办公楼,他经常深夜往返。他既看到了地科院凌晨3点的最美星空,又能透视3000米地下的闪闪金光。

2021年的跨年夜,李大鹏和伙伴们是在栖霞市西城镇钻探现场度过的。

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的栖霞,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伴着轰鸣的钻机,大家围炉而坐,啃着苹果,谈着金矿,拉着家常,说着国家新放开的生育政策,心里热乎乎的。

因为在地下1000米,这一钻又打到了“金娃娃”。这与两年前在莱州3000米深钻打到金矿体一样,是他们创新找矿方法,运用“综合地球物理+三维地质建模+深部钻探验证”的重大发现。

聊着聊着,他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早在读研期间,杜杨松教授就对他要求严格。“至少被导师凶哭过3次,才养成了精益求精的习惯。”他说。

刚回山东的那两年,为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经常花费大量精力将申报书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求完美。

下班时候,总是妻子先回家。开门的儿子每次都伸着脑袋往后看,问爸爸在哪儿?有一次,儿子哭着问妈妈,“你怎么给我找了个不回家的爸爸啊?”

“不是不回家。是回家太晚,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第二天离家太早,孩子还没醒。有几次回家刚躺下,因为思考问题睡不着,又开车到单位继续工作。”

同事们以为他经常走得太晚,其实是他很多次来得太早。

2015年,他开始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校长、我国著名矿床学家、年逾八旬的中科院院士翟裕生。

有一次他陪翟院士在胶东开展野外地质研究,谈到了胶东大规模出露的花岗岩中保存着的物质演化的信息,有可能为金成矿物质来源这个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提供证据。

为此,他执着地想找出一个可以直接反映岩浆演化过程中对成矿约束的样品。从上千个探针片中找出这个理想的样品,无异于大海捞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开启了焚膏继晷的工作。抱着不解决问题不回家的心态,他常常挑灯夜战。他采集了数百个岩石标本,并用这些标本制成数百块岩石薄片,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连续两个月后,他终于从其中的几个探针片里面发现了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证据,并依此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胶东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直接证据:岩石学和流体包裹体约束”。这是他入职后承担的第一项国家级课题。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认可。

那段时间,他天天盯着显微镜,有时一块标本一盯就是半个小时,连续一两个月。有人和他开玩笑说,眼球累得越来越小,白发越来越多了。的确,他的白发与日俱增,快得有点吓人。2021年5月,他应邀到大学参加青年事迹分享会。他风趣地说:“别看我白发苍苍,我可是个85后少年啊。”

2017年,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连续加班十几天。几万字的申报书,字斟句酌,夜以继日,他竟然累晕在办公桌前。最终该项目一次性通过评审,成为年度矿床学领域在胶东金矿集区唯一一个全国获批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这一年,他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胶东莱州吴一村实施了“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在垂深3000米处发现了25米厚的金矿体,最高品位达13.65g/t,实现了我国金矿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

这一成果被评为2018年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月球延长寿命10亿年

从地球到月球,李大鹏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成矿规律,分析岩石成分,撰写重要论文,对深地、深空、深海可谓是一往情深。

2022年3月22日,山东省地科院收到了中国地质学会寄来的荣誉证书:

你单位完成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获得最年轻火山活动年龄刷新月球演化认知”项目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2021年7月27日,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山东省地科院在济南举行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联合研究启动仪式。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鲁指出,省地科院参与本次月岩研究工作,将我国自主采集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首次带到齐鲁大地,是该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山东省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件大事、盛事、喜事,开启了山东参与月岩研究的新篇章。

在此之前,李大鹏进京参加中国地质科学院嫦娥五号接收暨“行星科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见到了来自38万公里月球背面的月壤及玄武岩、角砾岩岩屑,兴奋异常。

启动仪式后,他和国际联合研究团队顾不得休息,立即对嫦娥五号月球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分析。这些样品与2019年7月16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山东地科院分析测试的美国阿波罗号月岩样品相比,整整年轻了10亿年。研究完成的论文“嫦娥五号年轻玄武岩的年代与成分”于2021年10月8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他名列其中。

他回忆说,这次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实时远程在线讨论,用详尽的微区原位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SHRIMP)定年数据和坚实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数据,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目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10亿年。

参加工作10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7项。

他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荣获“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山东省青年五四奖章,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在他的办公桌上,可以看到取自马里亚纳海沟的3块样品,是由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采集的。从地下找矿,到嫦娥探月,再到蛟龙探海,目前他和团队正在开展深海洋中脊岩浆热液活动及成矿相关研究。

在不久的将来,他和他的团队一定能够在“深地”“深空”“深海”研究领域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2 年 9月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