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地所与CBD秘书处签署《合作备忘录》 共同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天山网讯(记者 谢慧变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获悉:加拿大蒙特利尔时间12月9日下午,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5年,双方将通过联合研究、能力建设、知识分享和联合举办会议、培训等方式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图为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合影。图片来源:中科院新疆生地所

  本次签约将加强新疆生地所与CBD支持的生物多样性科学伙伴联盟的合作,促进研究所更加聚焦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为CBD的实施作出全球化贡献。

  近年来,新疆生地所围绕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保育、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和试验示范,与中亚、非洲多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咸海生态修复、非洲绿色长城重点区域沙漠化防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尤其是在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穆雷玛肯定了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期待研究所作为干旱区,尤其是中亚干旱区的科研机构,继续引领中亚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CBD在中亚的有效实施。

  张元明向穆雷玛介绍了研究所未来的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合作备忘录》加强与CBD的合作,为《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干旱区的有效实施作出贡献。

  记者了解到,2021年10月11日—15日,CBD COP 15在昆明举行,并通过了《昆明宣言》。同年12月,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联合中亚、非洲国家以及德国和美国等,及CBD秘书处等共同发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宣言,倡议成立“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建立适合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加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共享数据库;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注重跨区域、跨境合作保护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