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工匠丨刘小东:学一门技术,要学精学透


干活、创新、突破、带徒……18年来,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车组组长刘小东一直忙碌在生产一线,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成为数控加工技艺精湛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他虽然工作普通,但他的名气却不普通。

刘小东于2010年和2021年分别带领数控车班二次荣获“福州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他还曾获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福州赛区选拔赛获第二名、第八届全国技能大赛福建省数控车赛区获第五名、2019闽东北闽西南机械建装备(泉州)数控车赛区获第七名等奖项。最近,他还荣获“2022年福州开发区工匠”的荣誉称号。

从打工仔到技术骨干

上世纪90年代,刘小东还在老家四川渠县。刚刚中专毕业的他,悄悄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定要学会一门技术,要学精学透。

2004年,刘小东入职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学徒。他被分配到车床加工岗位,这个岗位不仅对技能要求非常高,而且劳动强度也非常大。虽然身处乱哄哄的车间,但刘小东想要学一门手艺的决心却从来没有懈怠过。

但这一切对于门外汉的他来说,这并非一件易事。别人看似简单易懂的编程,在他这里一度犹如“天书”,“我的起步太低,低到没法去问别人问题。” 刘小东回忆,别人和他讲编程,他需要补电脑基础知识,讲磨具,他需要补物理知识,工艺原材料等当时更无从谈起。

一有空他便通过书本来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刻苦研读材料学、编程、生产工艺等方面的书籍,精益求精练实操,快速提升专业技术。为了练就扎实的操作技能,他牺牲了无数个班后时间,反复实操。面对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复杂机械结构与装配精度要求,刘小东在工作空闲时请教师傅,每天回到家里还要查资料,学习机械相关知识。

也正是靠着这股劲头,刘小东渐渐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机械加工方法,并能熟练操作多种规格型号的机械,从金属冲裁切削的识图对模到手工去毛刺修模等各项作业,他都非常精通。在此基础上,他还拓宽知识面,自考大专,并坚持自学数控、金属处理等知识,做到对技术精益求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不懈努力,刘小东从一名学徒成长为企业数控车加工、编程、生产工艺等技艺精湛的生产骨干、技术能手、优秀高技能人才。不到三年,他便担任起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车组组长。他还加入林玉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成为核心成员。如今,他已经是公司响当当的技术“名片”。


“创新就是要不断追求突破”

多年来,刘小东带领数控车班组承担国家高精密仪器仪表,参与了多项军工航天领域的机械零部件的精密加工任务和技术攻关,创新了一套独特的数控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面对新品种投产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他积极找原因,想办法,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他需要付出数十次乃至上百次的工艺试验。

2017年,刘小东接到一个军工产品特种高温合金密封圈和多功能阀体的高精密加工项目,“刚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是一头雾水,完全是从零开始摸索,从材料到编程都要自己摸索。”在经历上百次失败后,2个月后,刘小东团队终于研发出军工产品特种高温合金密封圈和多功能阀体。

但刘小东并不满足于此,半年后,他又带领团队,开始着手对该项目中的数控车刀具进行了改进,在经过数百次的工艺试验后,他终于成功生产出新的数控车刀具,不仅大大优化数控车刀具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还节约刀具费用达80多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每个项目的背后,都是不断的否定与再创新。产品只有越改才会越好。”刘小东说,“生产中的经验会被固化到设备之中,问题会被解决,质量、效率、安全性等都是我们创新的维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学精学透,还要不断追求创新,追求革新,敢于颠覆传统,敢于挑战经验,我们始终相信任何事都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这就是工匠精神。” 刘小东这样阐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记者:薛海云 文/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