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蕊为食,以花丛为家

蝴蝶在中国的文化中是美的象征,美又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无功利的状态。

蝴蝶身上向往光明、自由的特质使得古人得到了现实中所得不到的自由。有关蝴蝶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这一则寓言正是庄子物化观的体现。庄子认为人只有效法自然,才能体会到美的真谛,使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

物化成蝶正是庄子想像蝴蝶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的真情体现,也是他想通过自己变成蝴蝶这一梦幻实现对美的追求。

明 《花石蝴蝶图》陈洪绶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五彩蝴蝶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自庄周梦蝶之后,蝴蝶梦被诗人广泛运用到诗歌中,这一现象在唐代最为普遍。

诗人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无不注目蝴蝶在花间活动这一景象,也为诗人带来了美与希望。这样的蝴蝶意象遍布整个唐诗:

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 ——李世民《赋得李》

以花蕊为食,以花丛为家,蝴蝶戏舞花间。这些都流露出和谐美妙的气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清康熙 粉彩花蝶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在众多寄托相思的动植物中,蝴蝶也常常作为诗人的意象。之所以能成为诗人寄托爱情相思的媒介,是因为蝴蝶双飞双宿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关联。

两两自依依,南园烟露微。住时须并住,飞处要交飞。  ——吴融《蛱蝶》

蝴蝶纹样早在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上就有精细的刻划,后经唐宋元明清各朝发展,屡见不鲜。

但最能表现蝴蝶身体柔软质感和翅膀纤薄绒毛效果,唯有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最能体现。


清雍正 粉彩团蝶纹碗 观复博物馆藏

观复博物馆馆藏一件【清雍正粉彩团蝶纹碗】,此碗清丽脱俗,胎体坚致细腻,通施白釉,釉汁滋润匀净。足底滚圆如“泥鳅背”状,足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器是代表雍正粉彩瓷器极高水平的作品,端庄秀美,一派淡雅柔和,五处团蝶纹设有明黄、淡黄、水绿、墨绿、粉红、铁红、浅蓝、天蓝、藕荷、秋香、淡墨等色,鲜艳优雅。

内壁光素无纹,外壁绘粉彩团蝶纹5组,每组团蝶纹由两只相异的蝴蝶与四季花卉纹构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