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凡享”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比赛总决赛圆满收官——看临床俊杰分享精彩“战例”!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这场“不同凡享”的病例决赛,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2022年12月3日,由和黄医药举办的“不同凡享”——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比赛总决赛,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隆重举行!经历全国各地近六个月的层层选拔和精彩角逐后,共有9组临床医生入围本次云端总决赛,并各自带来了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真实世界精彩案例,展现了临床工作者的精湛诊疗水平,以及创新药物索凡替尼在NET治疗中重要的地位。

本次决赛邀请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由众多国内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的知名专家担任比赛评委,围绕参赛临床医生的精彩病例分享,交流与探讨NET诊疗领域的最新动向和临床经验,从而将病例总决赛变为学术交流的极佳平台,带动我国临床工作者诊治水平的提升。

会议主席徐建明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NET的治疗发展迅速,尤其是索凡替尼的临床研究成功,有力提高了我国中青年医生对NET的诊疗水平,本次病例总决赛将充分展示青年医生的风采,同时进一步推动临床工作者的学习与交流。”共同担任会议主席的虞先濬教授也在开场致辞中指出:“NET是一种罕见肿瘤,但近年来患病率逐渐升高,和黄医药近年来通过药物研发和举办病例赛等学术交流活动,对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1.徐建明教授作开场致辞

图2.虞先濬教授作开场致辞

和黄医药副总裁马须春先生代表本次病例总决赛主办方,对参赛选手和与会专家表示欢迎,马须春先生在致辞中表示:“NET是一种‘常见的罕见病’,我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患者人数众多,且目前能接受规范诊断和治疗的患者比例仍然较低,和黄医药与我国临床工作者历经多年的不断努力,让索凡替尼成功获批用于NET的治疗,并在上市的两年来惠及了许多中国患者,希望各位参赛选手本次能够赛出水平,赛出精彩。”

病例分享,精彩不断

本次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比赛总决赛的病例分享环节,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徐建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洁教授共同主持,9组参赛中青年医生依次进行病例分享,而由11位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委评审团,则基于分享病例与参赛青年医生进行交流互动和权威点评,碰撞出精彩的学术火花。

(以下病例仅系相关研究者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的病例简述,供医疗专业人士科学交流和参考。个体病例通常具有差异性,具体治疗方案及用药应当结合个体情况并严格遵循医嘱。)

病例一:

讲者:中日友好医院苏菲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56岁男性,2010年开始出现“上腹痛、腹泻”症状,服抑酸药可缓解;2012年8月患者因上述症状加重于外院就诊,查胸部CT提示“纵膈肿瘤”,遂于2012年8月13日接受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高分化NET,查PET-CT提示存在纵隔和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遂于2012-8-27补充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符合癌转移,并行依托泊苷+卡铂(EC)方案化疗4程;2013年7月患者复查PET-CT,提示存在纵隔及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能,于2013-7-17再度接受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符合癌转移;2015年3月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于外院复查胃镜提示小肠黏膜慢性炎;2015年7月复查胃镜,提示患者十二指肠病变为NET G2(胃泌素瘤)。2015年8月患者首次来院就诊,系统性治疗一线使用兰瑞肽,但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3个月,二线在兰瑞肽基础上加用CapTem方案化疗,PFS为7个月;后患者多次调整用药方案及剂量,但肿瘤仍不断增大并新发骨转移,遂于2021年3月开始予患者索凡替尼250mg QD治疗,后加量至300mg QD,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除轻度腹泻外无明显不良反应,PFS达15个月,至2022年6月发现患者淋巴结及纵隔病灶增大,遂在索凡替尼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依维莫司,目前患者索凡替尼用药时间已&21个月,助力了患者的长期生存。

图4.苏菲医生回顾患者诊疗经过

病例二: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顾海涛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61岁女性,2021年12月因“发现腹膜后肿物15年,偶发心悸伴体重下降2月余”就诊,患者于2006年体检时发现“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占位”,大小约4cm,未予重视;2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体重下降约6kg,偶有心悸、气促表现,查胸部CT提示后下纵隔内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脉管源性肿瘤;外院穿刺病理活检结果提示副神经节瘤,PET-CT提示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骨转移。经多学科讨论后,患者于2021年12月6日接受纵隔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并于术后接受针对转移性病灶的系统性药物治疗,基于患者肿瘤分级为G2,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提示Ki-67<10%,治疗药物选用索凡替尼,患者于2022年1月开始索凡替尼治疗,2022年7月、11月两次复查评估疗效均处于疾病稳定(SD)状态,各项肿瘤标志物变化不大,提示对NET中相对罕见的副神经节瘤,索凡替尼也可用于转移性患者的治疗,并带来明确临床获益。

图5.顾海涛医生作病例小结

病例三:

讲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向柯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42岁女性,2017年4月于外院体检时查彩超发现肝占位,后外院复查CT提示胰头占位,并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考虑恶性;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CT引导下肝穿刺病理活检提示NET G2。2017年5月起,患者于外院接受CapTem方案化疗共7个周期,过程中还接受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并引流管置流处理黄疸,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PR);2017年10月患者首次来院就诊,经多学科讨论后建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患者拒绝并继续原CapTem方案化疗12个周期,疗效评价为SD,后患者至外院会诊后同意手术,遂于2019年4月11日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再次经多学科讨论,并兼顾患者要求继续积极治疗的意愿,仍予CapTem方案化疗,至2022年3月患者复查见肝内新发转移灶,综合考虑后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考虑将索凡替尼作为后续治疗的优选方案。

图6.李向柯医生总结患者治疗过程

病例四:

讲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曼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36岁女性,2015年3月起出现反复呕吐、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全身可见游走性坏死样皮疹,外院就诊完善超声及PET-CT检查,提示胰尾部恶性病变、肝脏多发转移灶,肝穿刺活检结果提示为NET G2,患者于2016年1月20日在外院接受胰体尾切除术+肝癌射频消融术,术后病理结果符合胰腺NET诊断(胰高血糖素瘤),患者术后仍有反复恶心呕吐、多发皮损等症状,且血糖升高至16mmol/L;2016年3月患者开始来院规律复诊,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肝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2016年10月疗效评价达PR,至2017年8月患者发生病情进展(PD),为肝内新发结节及右心膈角区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案遂调整为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SSA,患者经4程治疗后达到PR,维持1年后再度发生PD,患者接受1程PRRT治疗后再度达PR,但出现严重骨髓抑制,遂于2022年1月开始换用索凡替尼300mg QD治疗,不同病灶呈现差异反应,至2022年6月患者多处病灶均发生PD,考虑换用XELOX方案化疗。

图7.刘曼医生总结患者治疗过程

病例五: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志敏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55岁女性,2014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低血糖,最低2.1mmol/L,2016年1月患者于外院就诊,查上腹CT提示胰腺体尾部巨大肿块(100*75mm),考虑NET可能性大,遂来本院就诊并于2016年02月15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符合胰腺NET G2(pT3N0M0, II期)。2017年8月患者复查CT,见肝内多发低密度病灶,PET-CT检查提示胰体尾区域下方结节及肝内结节,均考虑转移瘤,患者遂开始接受长效SSA一线治疗,疗效评估为SD,经多学科讨论后推荐患者再度行减瘤手术,2017年10月24日患者于外院切除残余胰体尾及3个肝转移灶,术后病理仍符合转移性NET G2;2018年1月患者复查CT,见未切除的肝脏转移灶较前增大,且新发多个肝转移灶,遂推荐患者入组索凡替尼的临床III期研究,患者分至索凡替尼300mg QD治疗组,最佳疗效评估达到PR,且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级高血压,1级胆固醇升高/蛋白尿),至2022年2月患者肝内病灶发生PD,此时已接受索凡替尼治疗48个疗程,患者遂再度入组索凡替尼联合CapTem方案的一项单臂II期临床研究,目前疗效评估再度达到PR,提示索凡替尼对NET的优异疗效。

图8.刘志敏医生总结患者治疗过程

病例六: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贇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39岁女性,2020年12月于外院体检查胸部CT示前上纵隔结节,约2cm,考虑胸腺瘤可能,遂于外院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纵隔病损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不典型类癌”,2021年7月患者于外院复查胸部CT,提示前上纵隔肿块复发可能,遂来本院就诊,查PET-CT提示前上纵隔占位复发,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能。经多学科讨论后,建议患者接受索凡替尼系统性治疗,后评估手术可能,患者遂于2021年8月开始索凡替尼250mg QD治疗,至2021年11月患者复查CT,见前上纵隔占位缩小,建议手术切除,但患者顾虑风险而拒绝手术,继续索凡替尼治疗,但患者因高血压、尿路感染等不良反应仅能间断服药,中途于当地医院调整方案为索凡替尼+PD-1抑制剂治疗1周期;2022年3月患者因头痛、乏力、颜面水肿等不良反应自行停药,后于外院复查,评估发生异位ACTH综合征,同时原发肿瘤增大、新发骨转移,疗效评估为发生PD,患者遂再度接受减瘤性纵隔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仍为不典型类癌(相当于胃肠胰NET G3),因肝功能异常患者未能受抗肿瘤治疗,仅采用抗激素治疗(米非司酮+米托坦)控制病情;2022年6月患者复查胸部CT,见双肺及右颈部淋巴结新发转移,但患者一般情况仍然较差,现外院拟行双侧肾上腺切除。

图9.梁贇医生总结该患者治疗经验

病例七:

讲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晓芬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45岁女性,于2019年7月首次出现上腹部隐痛、伴反酸,饱餐后明显,外院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部,病理活检考虑为NET G2,影像学检查提示NET伴肝内多发转移;2020年6月患者来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NET G2,伴肝胃韧带淋巴结、肝脏转移(cT3N+M1, IV期)。经多学科讨论建议患者首选内科治疗,患者遂于2020年7月开始接受SSA治疗,疗效评价为SD,并接受肝动脉栓塞术,至2021年7月患者复查CT见肝内病灶增多、增大,判断发生PD,患者于二线换用索凡替尼300mg QD治疗,疗效评价同样为SD,此时患者强烈要求手术,遂于2021年11月27日行十二指肠原发灶切除+肝转移灶减瘤术,术后继续索凡替尼治疗,2022年5月、7月复查CT见患者肝转移灶略缩小,疗效评价仍维持SD,PFS达14个月,至2022年10月患者再度发生PD,三线治疗使用SSA+肝动脉栓塞,并针对L1腰椎因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行腰椎成形术。

图10.李晓芬医生总结患者治疗经过

病例八:

讲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毛晨宇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67岁男性,因“反酸、嗳气6个月”来院就诊,查胃镜及病理活检提示胃窦体交界大弯侧低分化癌伴坏死,遂于2017-11-16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胃NET G2,伴淋巴结转移,2018年3月患者术后复查见肝多发占位,考虑转移,遂进入系统性治疗阶段,一线SSA治疗4个周期后即发生PD,患者后成功入组索凡替尼的SANET-ep临床III期研究,接受索凡替尼300mg QD治疗(或安慰剂),最佳疗效评估达到PR,PFS共10个月,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2级高血压、1级蛋白尿;三线治疗患者接受CapTem方案化疗2周期,但因消化道不良反应无法耐受而停药,自2019年11月换用依维莫司治疗,PFS为14个月;五线治疗阶段考虑既往治疗史,再度予患者索凡替尼(250mg QD)+SSA治疗(期间曾调整SSA剂量),PFS同样达到14个月,即索凡替尼助力本例患者实现了达45个月的总体PFS。

图11.毛晨宇医生总结患者治疗经过

病例九:

讲者:湖南省人民医院周丽君医生

病例总结:

患者为56岁男性,2013年8月因“发现前纵隔占位10余天”来院就诊,肺部CT检查考虑胸腺瘤,遂行前纵膈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非典型类癌(NET G2),诊断为胸腺NET G2(pT3N0M0, IIIA期),并予患者术后辅助放疗66Gy/33次,患者规律复查至2018年4月,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提示双侧胸膜多发转移,患者因经济条件有限拒绝完善检查,治疗团队因此建议仅随访观察;2022年3月患者再度复查,见双侧胸膜多发结节较前增多、增大,综合考虑后开始予患者索凡替尼300mg QD治疗,疗效评估目前达到SD。

图12.周丽君医生总结患者治疗经过

9位参赛医生通过精彩的病例分享,充分地展示了个人诊疗能力,以及治疗团队在上述NET真实世界病例治疗中的决策过程。最终经评委团评定,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梁贇医生荣获本次总决赛的冠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晓芬医生获得亚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曼医生获得季军。

最后,会议主席徐建明教授、陈洁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两位教授在致辞中都表示,本次总决赛分享的病例,体现出各地医院对NET的诊疗普遍进入规范化、多学科时代,且新一代中青年医生对NET这一罕见且异质性较强的肿瘤,诊疗水平也呈现突飞猛进之势,而索凡替尼对各种不同NET的明确治疗获益,也支持其成为中国NET患者的优选治疗药物,未来期待索凡替尼能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NP-STD-22N112-Valid Until 2024 Dec本资料由和黄医药提供支持。本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宣传。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请勿分发或转发本资料。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