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展览聚焦一件珍品!上博70周年,这件国宝受到“至高礼遇”→

上海博物馆珍宝千万,但一个展览聚焦一件珍品却并不常见。上海博物馆在馆庆70周年之际,给予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馆藏文物展览里的至高礼遇。

上海博物馆秘藏瑰宝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图中景致呈现春夏之交、乳鸭嬉戏,一派生趣盎然的莲塘即景。

上海博物馆静悄悄地收藏了这样一件绝世珍宝,直到《国家宝藏》第一集播出才大白于天下,世人争相一睹真容,却未得所愿。

今天上午起,“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庆典之际的重磅策划向公众开放。

上博四楼第三展厅一般用于展示少量的稀有珍品,博物馆工作人员为这件展品将展厅灯光调到昏暗,以免文物受到损伤。

这幅缂丝画尺幅极大,受院体画派影响,以春夏间生趣盎然的莲塘实景绘成缂丝底稿。

图中绿头双鸭浮游于萍草间,尾有乳鸭相随,旁有白鹭一对,翠鸟、红蜻蜓和水黾点缀其间。青石质感凝重,周围荷花、芙蓉、百合、慈姑、白莲、营草、玉簪和芦苇等花草环绕,色彩雅丽,线条精谨。

上海博物馆工艺部研究员于颖根据图案推测,画面中所有动植物都成双成对,象征夫妻和合、多子多福的吉瑞寓意。

画面中青色湖石上缂织“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款,“克柔”朱文印。

朱刚,字克柔,云间(今上海松江地区)人,活跃在南宋高宗(1127—1162)时,尤善缂丝绘画,所缂作品令人缂绘难分。

再看缂织,全幅以彩线缂织而成,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花卉虫鸟惟妙惟肖。

缂丝技法主要有“合花线”配合长短戗缂、掺和戗缂和平缂等。纬线密度极高,一般在80—120根/厘米,局部可达140根/厘米。

“朱缂法”介绍

整幅画面所缂丝缕细密适宜,技法高超,因其于宋缂丝技法中独树一帜,被后世赞为“朱缂法”

缂丝传承人效仿“朱缂法”放大复制的《莲塘乳鸭图》局部

这件作品很少和公众相会,因为这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瑰宝是南宋花鸟缂丝中尺寸最大、织造最为精彩的翘楚(朱克柔本人的传世作品只有7件,其余皆为小尺寸册页)。但丝织品含有蛋白质,见光易老化、氧化。为了子孙永保,只有在重要节庆时才匆匆露面。于颖强调平日秘不示人,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看到它的原貌。

今日,上海博物馆得幸珍藏,要归功大收藏家庞莱臣和其家族。该作原为庞莱臣旧藏。后人庞维谨等于1952年连同5件明清缂丝书画一并捐赠,附函中云:“ 此种天壤瑰宝,不敢再自珍秘,亟宜献捐国家,公诸人民。”庞氏家族义举,使国之瑰宝《莲塘乳鸭图》得以公之于世,让“朱缂法”得到研究和传承。

捐赠证书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在前言中提到

丝路西来之技,入中华丝艺,于江南之地,融会丹青之美,方成《莲塘乳鸭图》之缂丝巨制。

今值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庆典之际,特出此平日难得面世的秘藏瑰宝供人们欣赏,为流传千载之绝色再觅当代知音,定能有助于今日传统工艺之复兴,其意义想必不止于研古鉴宝而已。

展览将持续到明年元旦。同步展出的还有明缂丝佛手花鸟图和清缂丝花鸟图。

作者:乐梦融(新民晚报·新演艺工作室)

编辑:吴旭颖 龚紫珺

图片:王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