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袁凌推新著《汉水的身世》:希望喝它水的人知道它的名字叫汉江

袁凌

“写作的原因,简单一句话概括:希望在喝它水的人、在用它水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字,知道汉江。”作家袁凌用时8年采写出非虚构新书《汉水的身世》,该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中信出版集团日前举办线上《汉水的身世》新书分享会,请袁凌与北大历史学教授罗新对谈汉水的前世今生。

作家袁凌推出非虚构新著《汉水的身世》。

袁凌1973年出生于生于陕西安康市平利县,汉水上游河段横穿安康。袁凌九岁走出安康后,199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在北京多家媒体担任记者、主笔多年,从事特稿写作。近年他出版作品《记忆之城》《生死课》《我的九十九次死亡》《青苔不会消失》《世界》《寂静的孩子》等虚构和非虚构新著,曾获《新京报》2017年度致敬作家,腾讯书院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等。

《汉水的身世》新书分享会,袁凌(左上),罗新(中下),播客“忽左忽右”主播程衍樑(右上)。

“因为我长期北漂,在北京能够喝到千里迢迢从汉江调来的水,跟我在家乡安康的时候喝的水是一样的。我感觉非常奇特,有种很不寻常的感觉,距离这么远,我仍然受着母亲河对我直接的恩惠。这种感觉因为时代的关系变得重大了。这就促使我想要不只是写一些回忆性的散文,这种小文章我以前就写过,而是要写一本书。”

袁凌说,汉江哺育整个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地,共约6000万人口。到今天,北京市民打开厨房水龙头,每一滴水中都有70%来自汉江,而在天津则是全部。

一段尚在自由流淌的汉江,云山苍茫,江水迅疾。这里不久将成为平静的库区。    袁凌  摄

2014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马上要通水,汉水将要被输往北方,他赶在通水前去做了个采访。那篇长报道叫作《汉水的祈祷》,两万多字。这两年他远在北京喝到了母亲河汉江的水,这更让他觉得需要为它写这么一本书,回馈她的恩情。

这么一条伟大深远的河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需要长的时间去采访、理解和体会它。那几年,他的一部分精力在做《寂静的孩子》,穿插性地做汉水沿线的采访。由于没有长线的完整时间,采访是分主题和地域性的,比如这次去主要就围绕“移民”,下一段再去采环保有关的人,下一次再调查鱼类,当然也会有交叉;这一次去汉江下游,下一次去上游。最后一次采访是在今年的2月,回访几个移民村,才最终完成。即便如此,八年时间,可能也还不够。

现在的安康市下游江边,黄昏乘凉浴狗的人群。     袁凌  摄

中信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汉水的身世》是一本融合自然、历史、现实、人文与行走的非虚构力作,写出了汉水作为一条古老江河的时代感和生命感,关注它自身和它的子民与环境。配图百张作者亲摄图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家乡母亲河的深沉的爱与忧。

引江济汉运河和汉江交汇处,从长江调来的水。 袁凌  摄

全书分五章,第一章南水北调的宏图,以作者与母亲河的感情为出发点,揭示汉水的身世变迁和她在南水北调背景下的承担与命运,点明她对于中国的意义;第二章移民的望乡,看见汉水移民的牺牲付出与生活现实;第三章航道的兴衰,写汉江的航运史,包括沿江水手、纤夫、帆船、码头、商号的变迁,在历史上漕运的地位、与水坝的关联,以及“黄金水道”的未来;第四章“鱼与渔”的惆怅,以长江汉江十年禁渔为背景,谱写献给汉水鱼类和渔民的篇章;第五章河流的清浊,再现河水环保的不易与波澜……五个维度,书写汉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汉江航运博物馆收藏的船上老物件:油篓、马灯、斗笠和草鞋。   袁凌 摄

北大历史学者罗新说,汉水是他唯一泅渡过的大河,唯一爱过、至今仍然深爱的大河。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去北京,夜里过黄河,月光下看水波粼粼,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黄河竟然那么窄小,远远比不上家乡老河口的汉江。那还是在夜里,看不见水的色彩。“这一比较强化了我对汉水的想念,使我下决心要为汉水写点什么。”惭愧的是,他从未兑现这一承诺。

丹江口坝下,高大的升船机。    袁凌 摄

“齿摇发尽之际,还没能做自己心心念念想做的,总是人生一大憾事。然而,有时候你会觉得幸运,因为,天上掉馅饼一般,有人做了,做得甚至比你梦想的还要好。我读袁凌《汉水的身世》,就忽然间有了一种不再遗憾的满足感。这正是我想写却写不出的那种书。”罗新说。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罗文悦)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