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子初的写作技巧,读《奇遇之旅》有感(明卫平)

谈谈女作家子初的写作技巧
——读《奇遇之旅》第一章 埃及奇遇 有感

文/明卫平

《奇遇之旅》是女作家子初(魏青)的旅行游记,由青年作家网策划,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发行,为2022年青年作家网重点推荐的精品图书。作者以游历埃及、意大利、印度、俄罗斯、德国、美国、葡萄牙等七国为主要线索,收录她二十余年来,在世界各地旅行过程中奇遇种种奇景、奇人、奇事。读完之后,我被作者那种女性特有的细腻文风、自然的叙事技巧所触动。似乎有一种她正领着我一同去游历世界的感觉。她在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好象我就站在一旁参与着、见证着、聆听着、感受着。
我作为一名读者,一名文学创作者,同时也是一名爱行万里路的“背包客”,今后如何写好游记?在阅读子初的《奇遇之旅》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她的许多创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笔者就此借青年作家网平台一角,以《奇遇之旅》之“埃及奇遇”为例,与文友们共同探讨女作家子初的写作技巧。

笔者认为《埃及奇遇》有两个写作技巧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无意中的故意:子初的写作技巧独到,主要表现在作品中随处可见“无意中的故意”。如:《埃及奇遇》第一节中,作者初到埃及在开罗尼罗河畔的饭店中,偶遇约旦商人纳迪尔时作者写道:纳迪尔问:“你丈夫为什么没有跟你一起来?”我一般不喜欢与人谈这样很私人的话题,但是看来躲不开了。“我离婚了,所以……我只好简而言之。”这一笔,作者无意中故意把她本人的个人隐私、经历、性格简约地展现给读者,为她在以后贯穿全书的放飞自我性格作了铺垫。
又如作者在埃及阿斯旺与友人的对话时说:“我很喜欢旅游,我已经独自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了,我每年会抽出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出国游览,到处走走看看……不同的历史、文化、艺术、建筑、饮食和民俗,非常享受,也是一种学习。”这段对话虽是与友人之间的闲谈,但无意中又故意透露出作者的旅游观念。读者自然会或多或少领悟旅游的真谛。几个小插曲,足以把作者自画像勾画得维妙维肖,不必花费大篇幅刻意地去推介自已,为后面章节中出现的林林总总奇遇和让读者产生存疑、不悦的问题显得顺理成章。因此我觉得游记擅用,在旅行中、在与人的对话中、在特殊的情景氛围里,把不好或不便表达的问题引申出来,这种写法妙哉!
二是天下处处有奇遇:子初在《奇遇之旅》卷首作者寄语中写道:“人在旅途,不仅是看到了风景,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哪些人,听到了哪些故事,悟出了哪些人生哲理。”是的《埃及奇遇》重在“奇遇”,而且子初笔下的“奇遇”事件不分大小,人物不论高下,使读者总是感到相遇得自然顺理,总是感到用心用情、用计用谋得体。
我看过一些游记原创文稿,许多爱写游记的作者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出行之前喜欢设定一个标题,旅游回来后围绕着既定标题大抒感受。这不是游记,这是“工作总结”或者说是“社会调研”。我们先撇开写游记不谈,就旅游而言,行前就框定目的的旅游,无形中就约束了旅行中对事物的观察视角。这样很易忽略了一些偶然奇遇,忽略了当地风情的细节和能触发文学创作灵感的素材。再说写游记,一些游记“大作”就了了几句“到此一游”之后,就从网上复制或者摘录文史资料,新闻报道等,摆显自已文化底蕴深厚,使之游记变成了地理教科书。
《埃及奇遇》不同,作者是把所见、所闻、所遇的点点滴滴储藏于脑海中,然后用独道目光提炼出代表性的素材为我所用,为文学创作所用,从而奉献给读者一个个可信的、生动的、引人的、惊险的、艳羡的、深情的、惋惜的旅行故事。
例如在开罗大街上奇遇的引路青年,这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用时下国内风尚来说,就是“一个外国女人,求助于一个热心的男性自愿者”就这么简单。可在作者笔下流出的是别样风致,大有“异国有心郎,遇上东方多情女”之感。又似乎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这就是游记,这就是文学。常见的事,平凡偶遇,短短的文字,把东方女性那种温文性格和那种异国男生那种开放思维写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对这“擦肩而过”惋惜不已,恨不得要追问“后来呢?”。这种奇遇可以说每个旅行者都会遇到过,只是我们没有用文学眼光去审视,去思考。
子初在《埃及奇遇》中对他国文化,社会现状的表述,也是恰到好处且会适可而止,否则就成了“政治报告”不是文学类型的游记。如作者写有:“开罗为什么有大量烂尾楼?因为埃圾有政策,房子建成后入住要交税,所以民众建房永远是未完工就入住。”了了几笔,使读者能想象得出开罗的市容市貌现状,再不必赘述、评论异国政策和民众观念。
读完《奇遇之旅》,感触颇多,欣然提笔。另有意抛砖引玉,邀各位读者同来探讨游记的写作技巧,来谈谈女作家子初的写作技巧。
独家之见,仅供参考。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明卫平
2022年12月于广西南宁市

图片/王小元/摄

书评人简介:明卫平 (网名: 明了了)、男、1958年出生,广西桂林市七星区漓东街道退休人员。业余文学作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省、地市、县报刊发表词歌、散文、随笔、小说、故事、文艺评论等二十余万字。退休后受聘担任七星区《花桥》杂志顾问、桂林市《七星区地名词典》、《七星区地名志》总编撰、文史类专家组成员。文学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憨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