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亲同事:有劲儿一块使,有砖一块儿搬

我妈“中招”了,体温38.4℃。我跑遍了社区所有的药店,逛遍了购药小程序,统统没有布洛芬,没有感冒药。可怕的“囤药”,让此刻真正有需要的患者焦灼地等待。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我的亲同事,也是我的邻居柴老师,柴老师有办法。

“布洛芬、连花清瘟、感冒冲剂我都有,但不是囤的,是闺女上次发烧的时候买的。我马上给你拿来。”柴老师说。在这个周遭大家都先后“阳”起来的时刻,柴老师剩的这点儿药成了珍贵的稀缺品。送到我手里的时候,药盒子还完好地保留着。反复叮嘱我“药不能同时吃”“多喝水”云云。我问她不留点儿么,她说病了再说。“济南17日将陆续投放60万片布洛芬,你没看新闻吗?”

有些关心,总是夹杂着“柴式”质问,就像10年前我认识的那个看起来温柔,却很刚的女汉子。或许是在奔赴汶川地震等灾害现场的时候,她在心底种下温暖的种子。或许是在采写首批寻亲成功的无名烈士立碑过程中,在泣不成声的码字经历里刻下对生命的体悟与敬畏。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实习生忐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柴老师背对着我,一袭柔顺的长发齐腰,一股生人勿近的清冷感。可是胳膊上的“套袖”出卖了这股清冷感。其实即便十年前,时尚女性也不戴套袖了吧?

如果岁月清浅,步步安然多好。可是现实是大江奔流。在汹涌的波涛里,我们的“亲同事”还在不同的岗位坚守着。越是狂风拔地,越是情谊无价。

我们融媒体新闻中心总监,是报社“老人儿”,每天都保持着学习的热情,鼓励大家守正创新。疫情防控期间,他天天在单位,帮着大家“跑腿儿”。看到中心群里最新的公告,突然一股暖意涌上心头:“报社发了一盒抗原,在我工位上,大家随时来取。如果不方便来的,给大家寄过去。”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每天都有温暖的情景发生着,默默地支撑我们每一个人乘风破浪。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赵璐 编辑:郑楚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