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细算经济账 多干效益活

 

今年以来,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牢固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的理念,强化效益管理,截至12月17日,通过8大类37项降控措施,实现控本降费1.1亿元,基本运行费减幅16.9%。

强管理 坚持效益核心

南堡作业区作为冀东油田本部稳产的“压舱石”,近年来老油田维护费用居高不下、效益工程成本刚性增加等问题日益凸显,影响着南堡的前途命运。

面对挑战,南堡作业区“量体裁衣”制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从电费、加药费、井下作业费、维护修理费、交通运输费、合同外包费等20余项费用中对成本“瘦身”,在压实内部运行管理、推进新工艺、应用新技术上对管理“塑形”,把提质增效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同时,坚持业财融合,实施“提质+预算”捆绑机制,将全年提质增效目标横向分解至业务部门,纵向分解至基层工区,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确保提质增效取得效果。

对于油气生产重头戏,南堡作业区开展单井效益评价,确定不同油价、不同举升方式的油井边际产油量,对高油价下可实现经济效益的油井恢复生产,摊薄单位成本,提升开发效益。今年,通过直接开井、检泵、捞油等措施恢复关停井,阶段实施开井101井次,累计增油7800吨,增加收入2572万元。对吨油运输费用较高的基层工区,业务主管部门结合产建部署完善地面管网,优化车辆配置,加快南堡2-3平台和3-2平台原油外输系统改造,通过摸清楚哪里能“瘦”、哪里能“补”,进一步将销售模式由产量分成变为技术服务,增加效益2744万元。

抓细节 坚持精打细算

10月14日,在南堡2146井配电柜前,第五工区电工韩红亮正在安装井口电伴热节能装置,这是他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节能装置,每年可节约电伴热耗电费用24.3万元。

面对提质增效大考,南堡作业区既要“西瓜”也捡“芝麻”,既在主业上立足于精,也在日常上实践于细。通过对每度电、每滴药、每方气、每根管锱铢必较,写就提质增效大文章。

在动力费用控制上,作业区从错峰用电、优化电加热制度、市电引入等5个方面实施节电措施,采取抽油机间开、控制现场照明时间、优化电加热装置等各种办法控制“电老虎”。作业区采取了合理减少下泵深度、杆管流转利旧、完井工具修旧利废等措施,降低作业成本1091万元。开展了提液举升技术研究,推广直驱螺杆泵、双作用泵和大直径抽油泵替代潜油电泵的低成本提液举升方式,降低作业费用。开展了堵剂配方研究,优化前置封堵段塞用量、堵剂配方,节省了措施费用。

重创新 坚持全员创效

10月13日上午10时,南堡生产建设保障中心电气班员工苑根强和李勇,正在南堡23-X2264井用他们创新研发的便携式电缆敷设器铺设电缆。

“我们研制的便携式电缆敷设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南堡生产建设保障中心主任季宏谈起维修队伍的创新成果,神情自豪。该项成果不仅将以往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缩减至1个小时,而且平均单井次节约成本1500元。

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抓好提质增效工作,南堡作业区从领导班子到基层员工,从生产一线到保障单位,全体干部员工以企业效益最大化、成本节约最优化为目标,推行“小机关、大基层”自主管理模式,引导全员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创新创效。鼓励员工开展小改小革,自己动手对工具不断改进、创新研发和加工制作,助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再升级。

工艺研究中心针对中高渗油藏储层出砂、敏感性、漏失等情况,制定卤水修井液代替JR体系优质修井液方案,今年实施19井次,平均单井节约3.5万元;吞吐反注入井增加高频加热装置,使泵出口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代替微泡暂堵技术,今年优化13井次,节省措施费用39万元。生产保障中心主动拓展重点维修项目工程,严把外委维修审核关,减少非生产性费用支出,今年累计压减外委维修项目34项,减少费用支出94万元。安全生产办公室优化租车方案,今年累计减少公务用车400余车次,节约费用24.5万元。

记者 | 杨军

特约记者 | 张雯

图片来源 | 冀东油田供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