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盐保中心开展盐湖水系调研第433天——走进绛县南樊镇槐泉村

槐泉是南樊镇最南边的村子,地处南樊、么里、卫庄、安峪四镇的交界处,黑河出卫庄地界后从村东自南而北穿行而过。

槐泉村西岭下有一圆形山头,便是有名的晋献公墓,村民俗称“朝廷坟”。其墓西南高,东北低,形似无柄木铎。传说晋献公薨后,其三儿子夷吾继位,调用近万军民站成一排,从几十里外的曲沃太子滩取五花土传至陵墓,一直干了好几个月,才堆起巨大的墓冢。1962年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晋献公墓地旁,早年有股清澈的泉水,旁槐树繁茂,槐泉便由此得名。

槐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靳水龙主持召开了水系调研座谈会,老书记靳维庆,治保主任刘亚平,网格长、人大代表王玲雪,镇党群服务中心干事程晓磊等参加了座谈会。

槐泉村现有405户,6个居民组,1592口人,耕地面积2570亩,退耕还林面积1040亩,大部分土地为山坡地。村里的主导产业是山楂和核桃。

靳水龙介绍说,槐泉村的核桃主要是青皮核桃,种植面积面积700多亩,每年七月份早早就被提前预订。山楂品种多,主要销往东北、北京等市场。村里耕地几乎全是果园,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很小。

站在村西的黑河大桥上,靳水龙指着上游不远处告诉我们,13年上游修了坝,给老百姓造了100多亩地,现在种的全是树。

据介绍,黑河历史上常年有水,早年间村里人还利用河水灌溉过,58年发大水冲毁了两边的地。自上游修了里册峪水库后河道多年没水。靳水龙说,黑河河道治理项目目前还没有涉及到槐泉村,把河道整修好,这也是槐泉村人翘首以盼的。

槐泉村西有1000多亩坡地,主要靠水泛沟水库的水灌溉,水泛沟水库位于槐泉村西北水泛沟内,是一座旁引式均质土坝水库,引用的是里册峪水库的水。建于1968年,设计灌溉面积0.5万亩,受益村为槐泉、郑柴、南柳、北柳等6个村庄,后荒废多年。

直到2014年—2016年,水利部门实施了里册峪水库主干渠修复工程后,村里的1000多亩坡地才基本实现了全灌溉,为村里的农业增收发挥了极大作用。

槐泉村共有5眼深井。表层水较浅,仅50多米,深井深100多米,以前水位比现在要浅。村里饮用水是河道边的一口深井,先把水抽到蓄水池里再送到家户,据村民反映,井水以前没有水垢,现在水垢较大。

槐泉村历史上在绛县曾富甲一方、人才辈出。最有名的当属村中的靳、王两大家族。

据党群服务中心东不远处,便是靳氏望族世袭府第,当地人称为“郡马府”。据介绍,靳家是西汉信武侯靳歙、汾阳侯靳强的后裔。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靳氏祖碑记载,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和灾荒,有位叫靳从谅的携家人从曲沃县迁到了槐泉村。靳家第四代靳杲任绛州州官时,娶了一位郡主为妻,成为郡马,府邸就建在槐泉村南街。

据老辈人讲,靳家在槐泉村有300多亩土地,买卖涉及粮、棉、油、布、铜、铁、药等多个领域。当时每年都有大批镖银运回槐泉村,多时达二三十头骡驮银两。

郡马府总共建有15个四合院、190余间房、占地4400余平方米,曾占去了村里五分之三的地方,房屋体量十分巨大。现存建筑物上较完整地保存着明清建筑上的三绝:木雕、石雕和砖雕,十分精美。彩色琉璃瓦脊,雕刻彩绘门窗,建筑风格雍容华贵、尊严显赫。特别是进大门正对的一石雕照壁,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上面用楷书雕刻着靳家家训。底座雕刻“八骏图”,四围博古器物,生动活现,令人十分震撼。

靳水龙告诉我们说,经历文革时期,这块影壁之所以还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是因为当时靳家后人用泥巴封住了影壁,这才得以保护。靳家院子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一企业家购得此院后,从外地找来专业的能工巧匠,参照院落中遗存旧房的结构和原有建筑的照片,对靳家院落进行细致的复建,总复建面积达2700多平方米,再现了郡马府昔日风采,并且想将此处建造成晋南古建艺术博物馆。

槐泉村东北角还有一通“功德碑楼”,是是清咸丰十一年,槐泉村民为感念靳族医官靳硕德,数十年为全村人免费医病用药、灾年舍饭、赈灾济民的义举,专为他修建了功德碑亭。

在槐泉,曾经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大夫府”,是被誉为河东盐池四大家族的王氏家族世居地。

从清朝道光初年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槐泉王氏家族经营盐业百余年,最鼎盛时期,在运城盐池拥有5个盐场,在河南宝丰县、山西绛县拥有土地上万亩,另在河南宝丰县、山西曲沃县开有各种店铺20余家,每年纯收入十万两白银。

当时王家在运城城内东街(运城市粮食局)设有名为“王行胜”的总字号,一连三进院落,建筑精巧、规模宏大。另一个就是在槐泉村建的“中宪大夫府”,其府院占地30余亩,有10座四合院、一座观景台、一座花果园、一个场院及亭榭、窑洞式库房等。

民国18年至20年,在王家最后一任掌门人——王楷的经营下,王家盐务生意进入最鼎盛时期,当时运城共有60余家盐场,每年由河东道组织盐场的东家抽红签决定当年的盐务管理和运销。只有抽到红签者才有权管理整个盐地并卖盐一年(其他未抽取红签者只可卖给抽取红签者)。王家连续三年抽取红签,仅盐业收入每年均在数十万两白银。当时王家在盐池、河南及曲沃等地的生意,有产业工人800余人,雇员300余人,佃户近千家。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王楷冒着生命危险偷运食盐救济全县百姓,这一义举深得人民群众和抗日军队的赞扬。

王氏家族的盐业,在日军入侵后,屡遭抢掠,逐渐走向衰败;中宪大夫府也被抢掠一空,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王家在盐池只剩下了丁光荣盐场,新中国成立后,并入运城盐化局。

历经岁月沧桑,当初靳、王两家曾经的辉煌与显赫早已消失于历史深处,唯有这些建筑,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无声地向我们讲述一段段过往。

靳水龙说,目前集体经济的来源主要是村里三个小型企业的场地租赁费用,每年大约在5万元左右。下一步,想发展更具竞争力的山楂深加工产业,实现错峰销售,增加农民收益。另一方面依托晋献公墓、靳家民居等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靳家院落有一阁楼,站在阁楼上,可将整个槐泉村尽收眼底。靳水龙告诉我们,村东山上有九条沟岔,像九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称九凤朝阳,村西山上的十条沟岔,像十条盘旋的龙,又有黑河从中间穿流而过,所以槐泉村自古就有“九凤朝阳十龙地”之说。

其实这山川与河流,正是槐泉村的魅力所在,是村庄的根与魂。只有守护好它们,才记得住乡愁,也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美丽乡村梦。

韩睿   陈晨   朱润娇   薛吉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