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进行时丨凉州落实“新十条” 保障群众安全就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就高风险区“快封快解”、疫苗接种、学校防控、涉疫安全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和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等进一步提出优化措施,凉州区不折不扣积极贯彻新十条进一步优化措施,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作用,构筑群众健康安全屏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服务保障群众健康最前沿,切实发挥“网底”和“守门人”作用至关重要。在凉州区永昌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了“新十条”政策出台后,针对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卫生院优化就诊措施,保障群众便利就医的具体举措。


凉州区永昌镇中心卫生院办公室主任杨彩梅介绍道:“‘新十条’发布以来,我们卫生院发热诊室24小时开诊,主要针对的病人就是我们在预检分诊时,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无法提供核酸(阴性)证明的时候,我们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有症状的由专人引导至我们的发热诊室进行就诊。和以往相比,现在的发热诊室不再实行三区两通道,就是针对普通的发热病人来进行就诊,这样既满足了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又为一些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提供了一个安全便利的就医环境。”


疫情防控“新十条”要求要精准细致做好老年人健康状况摸底、健康管理服务特别是疫苗接种工作,永昌镇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在问诊诊断的过程中,不忘动员老年人、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积极接种疫苗。


凉州区永昌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医师陈庚与就诊患者对话道:“老人家,你的新冠疫苗打了没有?”“打了。”“打了几针?”“3针。”“这个新冠疫苗一定要打上,可以预防感染新冠后的重症。老人家你的疫苗打了吗?打了几针?一定要全程接种疫苗……”


永昌镇目前有22个村组,成立了由一名村医、一名卫生院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的22个家庭服务团队,定期上门为特殊人群进行上门履约,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疑难危重症再转诊”的分级分类诊疗在基层发挥着真正作用,健康“守门人”上门服务,保障了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门诊疗的就医需求。


凉州区永昌镇刘沛村一组村民杨秀莲说道:“现在的政策好得很,有个头疼脑热的医院不用去了,王大夫来家里就给看了,条件就好得很,政策各方面都好得很,方便。”


疫情防控“新十条”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再要求、再部署,是对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能力的再考验,是对每个人疫情防控意识再提升,实现疫情防控措施精准有力和人民健康至上的双向奔赴。凉州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基层“网底”作用,分级分类提供健康服务,切实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就医需求,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为乡镇卫生院,我们要深刻领会‘新十条’规定内涵,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新任务,优化防控措施,规范就医流程,落实基层首诊、有序转诊,协调运用各种医疗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坚持‘应接尽接’,做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制定老年人绿色通道、流动接种上门服务等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最后一百米’,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提升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率。发挥乡镇卫生院‘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优化救治措施,保障重点人群就医需求,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等提供上门就医服务,继续从严从细做好院感预防,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凉州区永昌镇中心卫生院护理部主任王雪萍说。


作者:马艳  杨开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