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

来源:河南共青团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河南气象等

“冬至,十一月中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今日5时48分

我们迎来冬至节气

你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习俗吗?

冬至这天吃饺子

是为了纪念谁?

......

快一起来看!

冬至这天吃饺子

是为了纪念谁?

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你知道冬至吃饺子

是为了纪念谁吗?

故事还得从医圣张仲景说起

他是南阳涅阳人

著作有《伤寒杂病论》

集医家之大成

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

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

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

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

饥寒交迫

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

支起大锅

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

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

放在锅里熬煮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

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

喝了“祛寒汤”

浑身暖和,两耳发热

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

包成食物

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

原来是不忘“医圣”张仲景

“祛寒娇耳汤”之恩

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有啥天文意义?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

冬至这天

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

到达一年的最南端

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

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因此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

一年中白昼最短

黑夜最长的一日

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

是太阳南行的极致

在北极圈以北

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

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


对北半球各地而言

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

最低的一日

冬至这天

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

比南半球少了约50%

冬至过后

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

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

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值得注意的是

在冬至前后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运行的速度稍快

这造成了在一年中

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

比在北半球约短8天

因此北半球的冬季

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来了,有啥习俗

在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也有了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南方,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

在南方,“汤圆”则才是冬至美食。汤圆外表圆润,口感软糯清甜,被视作“团圆”的象征。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画九,九九消寒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具体意思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天气就暖和了。因此,人们把冬至也称为“数九”。

而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冬至腊月正做酒

冬至酿米酒也是历史上的传统习俗。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糯米甜酒对身体有明显滋补作用,活血化瘀,美容养颜。

冬至来了河南开启大风+降温模式

今天白天

全省西北风或偏北风3到4级

西部、西北部、东南部阵风6级左右

受冷空气影响

今天全省最高气温

北部、东部较前期下降4~6℃

其他县市下降6~8℃

23日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略有回升

一直到本周末

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多在5℃左右

同时,未来五天全省最低气温仍不足0℃

可谓天寒地冻

大家还是要多注意保暖呀

不少人此时正在跟病毒作战

在此团团愿你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也愿不幸中招的你

早日康复!

生活的复苏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一个过程

冬天从来不只有萧条

冬天像孕育着彩蝶的蚕茧一样

孕育着色彩斑斓、

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天

坚持就会胜利

春天就在前头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