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城市党建合力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今年以来,古浪县按照“党建引领聚合力、整合资源激活力、深化网格优服务、抓实治理提效能”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联盟体,让城市党建更有力度,社会治理更有温度。

突出“四责一体”,健全城市治理新机制。认真贯彻城市基层党建“1+6”政策文件,健全完善县委一线指挥、街道党工委“龙头”带动、社区党组织和网格党支部执行落实责任体系,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动力主轴”。全面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成立12个网格党支部、24个楼栋党小组,不断完善四级联动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一级抓一级,形成一盘棋,使组织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动员更加有力、推动工作更为顺畅、服务群众更加有效。发挥区域共商共治平台作用,制定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议事规则和兼职委员履职清单,选优配强街道“大工委”委员15名、社区“大党委”委员37名,按季度召开街道社区联席会议18场次,保障和推动重点任务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认真履行“四长制”责任,由县级领导担任“片长”包抓社区,做到路(巷)长、网格长、楼栋长逐级负责,形成点线面“一体化”包抓服务机制,推动街道职能定位从“行政末端”转为治理枢纽。   建强“红色堡垒”,打造党建引领新引擎。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以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和基层党建“十百千”工程为契机,选树市级党员先锋引领示范岗5个,评定“五星级”党支部7个,以点带面,引领带动,促进整体提升。坚持服务供给与群众诉求精准对接,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5个,协调解决网格党支部阵地12个,主动靠近人流聚集区、住宅小区建成以党员之家、爱心驿站、心理咨询室、读书阅览室等功能板块为主的“红色驿站”2处,充分发挥便民利民作用,让走进“驿站”的群众看得到党的惠民政策、听得到党的为民声音。实施“红色物业”培育计划,探索“党建+物业管理+便民服务”新模式,成立红色物业党支部2个,统筹协调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物业矛盾,督促物业公司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构建起“党建引领、条块联动、各方协同、群众参与、制度保障”的物业管理新格局。探索“区域党建”,形成共建共治新格局。   探索“区域党建”,形成共建共治新格局。深化区域党建互联共建,与160个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相互提供信息、阵地、文化等资源清单360条、需求清单210条、项目清单60条,推动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文明共创。实行在职党员“双吹哨、双报到”、社区“大党委”轮值等制度,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组织晒单的“四单一体”工作法,推动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三建融合”和党员、群众“双向互动”,199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及时解决居民诉求问题46个,圆梦居民微心愿329个,种植树木花卉17000余棵(株),规划停车位783个,架设庭院灯357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76次。成立街道关爱服务调度中心,紧盯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8类特殊人群,组建物资配送、生活保障、医疗咨询等志愿服务队5支,由“等着群众找上门”转变为“主动下沉解民忧”。

激发“联盟活力”,实现社区治理新突破全面推动党建网格与综治、疫情防控、民政等部门网格统一融合,优化“1+2+4+X”城市基层治理网格,配备巷(路)长20名、网格长40名、楼栋长275名、单元长915名,实现“一格服务、一网治理”。探索推行区域化“党建联盟”,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依托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等新业态企业组建红色骑手服务队、先锋队6支,发挥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移动探头”优势,引导他们有效参与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公共卫生组织体系,街道、社区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6个,发挥“前沿作战部”作用,在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设立“党员先锋岗”7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5支、划定“党员责任区”23个,采取“专业检测人员+1+2+3+N”核酸检测模式,结合开展“敲门行动”,全力保障重点区域、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极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供稿:古浪县委政法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