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一线教师必备的“技术活儿”,如何掌握好?

越是熟悉处,越没有风景。

如同每天吃饭,教师每天都要备课,不少教师在日复一日地重复中,越发感觉不到备课的乐趣,更不容易看到——备课是个技术活儿。

其实,让人熟悉的备课中,隐藏着对教学探索与琢磨的意趣。越是深刻的研究对象,越容易以普通到过目就忘的姿态,从你眼前飘过……备课中所蕴含的,就是教师职业成长的机密。把课上好,课比天大。在备课上下足功夫,让备课助力教师的成长。

打开密码箱,你需要一把“钥匙”

教学,一个密码箱;备课,犹如打开密码箱。

打开它,是个技术活。打开它,你会感受到教学中的惊喜与清醒,你能和学生一起,完成一层又一层的超越。哪怕仅是在细枝末节处的发现,也能让师生一起体验到学习无以伦比的魅力。

例如在《桥》一课中,当有人在洪水面前大喊“党员也是人”的时候,文中的那位老汉,仅是“冷冷地说”。在这喧闹的环境中,为何要“冷”?倘若“热”起来,“吼”起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备课时发现的一个细节,就像获得密码箱的钥匙,揭开人物身上隐藏的秘密,体现人物临危不乱的指挥智慧,尤其值得琢磨。这一细节一旦被捕捉,牵一发动全身,人物的品格立刻清晰可见。

只不过,在备课时,需要一定的技术。

再比如说《田忌赛马》。其中田忌和孙膑出主意时,两人有几轮对话。每一处,田忌都是着急忙慌地“问”,而孙膑总是胸有成竹地“说”。备课时,发现这一“问”一“说”之间,孙膑把握了时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小小的字眼,透露了天机。把握了细节,解开教学之秘。

发现字里行间之秘妙,需要方法,有难度。难道说,备课不是个技术活吗?

你会问:有具体操作的方法吗?当然有。例如备一节作文课,你需要“三点支撑”,这三点就是可行的方法:

第一点,认清教材的教学点是什么。“教学点”,就是明确到底要教什么?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要带着学生写出什么?完成什么样的作品?提升什么样的能力?教材中的训练点,必须解读。

第二点:认清写作的支撑点是什么。“支撑点”就是学生在完成本次习作时,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获得什么帮助?备课时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查证、筛选,要为学生顺利完成本次写作提供支撑。

第三点:认清教学的着力点是什么。“着力点”就是教师执教时的发力处。进入教学后,重点教什么?该教成什么样?为了达到目标,要如何计划流程?怎样确保效果?教学设计讲究流程,安排流程就是技术的体现。

写作教学备课时的“三点支撑”就是三个可供参考的方法,是备课时需要掌握的工具。就像打开保险箱,需要掌握密码,需要拥有钥匙。

课堂无常,你需要这些“应急措施”

备课的技术,还是一种“应急技术”,因为课堂中有“人”,那是千差万别的个体。

确实,有经验的都会提醒青年教师:在准备中,除了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对教学进行规划,还要考虑到突发情况。例如,课堂遭遇冷场怎么办?学生叫不动,不回应,如何是好?抛出的问题太难,没有储备方案怎么应对?遭遇意外情况又该怎么解决?

凡事预则立。备课时,多储备预案,用不上最好。但有了预备方案,心就不慌。在《备课是个技术活儿》一书中,你能储备一些“特殊技术”,为可能到来的意外情况提供支教和保障。不妨看看书中的一个例子——

执教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时,我遇到了一个很固执的“当代耕者”。教学接近尾声时,我创设了一个虚拟情境:一位同学偶然间套题成功,获得满分。于是,下一次考试来临之前,他不再复习,就等着继续坐享其成。我邀请一位同学来扮演这位“当代耕者”,并让其他同学对他进行劝告,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

有的同学直接劝,他回怼说:“这是我的事,你管不着。”有的同学告诉他,套题成功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他却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你怎么就知道不会发生呢?”还有的同学用“你的做法会让班级平均分受损”来劝告他,他说:“我只管自己,班级的事留给老师……”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当代耕者”占据上风。一时间,劝他的人竟哑口无言。

课后观课教师在一起探讨: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怎么处理呢?毕竟,这是教学的收尾环节,学生的表现可以直接证明教学的效果。可明摆着,这个学生的表现说明本节课效果不佳。遇到这种情况,难道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给出的第一个办法:将道理“回炉”。学生的表现说明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可以再次重温故事,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复习故事中的道理。

第二个办法:换个人试试。也许参与角色扮演的同学就是个很固执的人,不容易在当下实现转变。那我们就换个人试试,也许能一下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瞬间解决问题。遇到令人尴尬的情况时,教师也要灵活处理。

第三个办法:课后拓展接着聊。课堂上暴露出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的契机。问题,就是学习的切入点。因此,我们不妨组织学生将问题留到课后,展开自由讨论,还可以进行访谈、调查,展开深度的项目化学习。

也许教师更关心我当时是如何处理的。个性化的处理方法如下:

其一,从对写作背景的拓展中实现突围。我告诉学生,本文的作者韩非子在向君王讲述自己的政治理想、治国措施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劝告真的要费些周折,不仅要有些本事,更要讲究方法;不要太直接,也不要太急躁,可以像韩非子这样,用讲故事的方法去温和地劝诫。但是,即便你用尽了各种方法,效果怎么样也不好说。

其二,加深对教学的理解,进行自我宽慰。最佳的课堂状态就是百花齐放,如果有一朵小花逆向生长,我会很高兴。我会允许学生缓慢变化,我会接受不同的观点,我也欣赏个性化的展示。“慢生长”并不是“不生长”。试错,就是在迈向真实的学习。

其三,在对未来的展望中看到希望。下课并不代表学习结束了。我会在课外组织学生,将观察与体验的结果用来修正自己的认知。

从技术到艺术,你需要努力缩短距离

看出来了吧,我们是“技术派”。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拘泥于技术。将备课降为技术,就是为了让更多教师看到备课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我们更想说的是:当你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的时候,也许会将备课上升为艺术。

回到前文的“吃饭”,有人狼吞虎咽,吃相难看;有人优雅洒脱,吃出美感。备课也一样,着急忙慌、草率应对,是一种态度,暴露的是能力的不足。精心备课,周全考虑,仰仗的是技术,走向的是艺术。

从技术到艺术,你需要加把劲儿来缩短距离啦。

作者|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何捷

责任编辑|贾文艺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